大愿法师:要有现观的智慧,走出二元对立的误区
我们平时在凡夫的状态下,一遇到新事物,大脑就会自动调动以前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去推敲它、分析它、判断它。在这个过程之中,就有了能知和所知的二元对立,就有了分别心和取舍心。所以,我们要走出二元对立的误区,超越所有的依赖。我们要放下对人的依赖,放下对理论的依赖,放下对自己所知、所能的一切依赖。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其实开悟的方法,就是超越所有的依赖。
弥勒菩萨在他的论典《现观庄严论》中开示修行的方法,指出由凡夫到成佛,必须要有直观或现观的智慧,以现在的心来观现在的人、事、物,才能契入真心。
现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打个比方来说,我们欣喜若狂地对别人说:我看到一盆漂亮的玫瑰花。我们真的看到玫瑰花了吗?事实上,我们只是认识了这盆玫瑰花,并没有真正看到它。为什么?因为我们看到任何事物的时候,总是有个二元对立,总是用过去累积的知识来解读现在的事物。我们学了植物学的知识,就调动出来,给它一个判断,说它是盆玫瑰花,它的颜色是红色的等等。这盆花本来是活的生命,但是被我们这么解读,它就死掉了。因为我们仅 仅是用大脑思维来认识这盆花,给它下个结论,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局限性。我们把这朵花看成是死的、静止的,而实际上,它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呼吸,都在变化,都在绽放生命的能量。我们用过去的知识解读它,只是认识它,并不是真正地欣赏它。我们活在现在,活在当下,这盆花也活在现在,活在当下。所以,我们只是单纯地看它,欣赏它就好了。
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法,因缘和合就有一法生,因缘散灭,法就灭掉了。正所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我们是由无尽的因缘成就的,花也是由无尽的因缘成就的。当我们的眼睛接触到这盆花的时候,如果用现观的智慧,不用过去累积的知识去分析它、解读它,那么就会生起智慧。为什么?因为我们无尽的因缘跟花无尽的因缘在根尘相接的时候又产生了新的智慧,有了新的因缘重组,所以生命的活力就完整地彰显出来了,灵性的智慧生命就现起了。六祖惠能大师在见到师父五祖弘忍的时候说:弟子内心常生智慧。为什么心中能够常生智慧?因为惠能大师用现在心、当下心来看现在的事物,就没有隔阂,没有距离,就能与物融为一体,不断涌现新的智慧。
反之,如果我们总是用过去的知识来解读现在的事物,隔阂就产生了,距离就产生了。并且,还会把外在事物看成是静止不变的。而事实上,外在事物是有活力的,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的。我们把它们看成静止的,就对它们起了执著心,有了执著心,就妄想占有它们,那么烦恼就生起了。
所以,走出二元对立的误区,就要有现观的智慧,要超越成见,打破一切局限。
在当今这个资讯非常发达的时代,凡夫众生的分别心越来越炽盛、他们总是活在一个以幻生幻的世界里面,总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总是执著于目已的想法。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他们不断找各种理由来支持它,从而失去丁心灵的自由。他们被自己的念头牢牢绑住,被困在物质的束缚和环境的局限之中,彼困在观念和思想的局限之中,使生命演变成监狱和牢笼。这样一米,他们的人生就很难有真正的大格局、大成就。
现在的人不懂得禅智慧,比以前的人活得更累、更痛苦。表面看起来好像物质享受更丰富了,但是他们的身体反而越来越差,精神反而越来越脆弱,心反而越来越迷失。
禅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开启内心的智慧,让我们的心彻底觉醒过来,去实践道信禅师所说的快乐无忧,是名为佛的解脱、圣者的生活。
《楞伽经》上说: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禅是最难的,也是最容易的。说它难,因为如果我们想要像学习知识一样去累积禅智慧,那是不可能的;说它容易,因为如果我们突破思维的局限性,超越凡夫的这种只会运用记忆和解读的大脑思维,将其提升到运用修行人的灵性生命的思维,只是觉照和欣赏,那么当下就是顿悟,当下就是快乐自在。
禅的智慧是鲜活的,永远都是活在当下的这种生命本源的活力,永远都在不断觉察。禅是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如果执著于语言,就落入相对和局限里,落入过去累积的知识里了。这就不是禅的智慧,而是禅的知识了。
所以,如果大家用一颗执著的心来记住我说了什么,或者不断思考能从我的话语中得到什么,就是用所得的心来汲取知识,就陷入二 元对立之中了。而你们能得到的也只是禅的知识,而不是禅的智慧。
知识是静态的,智慧是动态的;知识是死的,而禅的智慧是具足活力的。大家要学会开启源头活水,开启内在无穷的智慧,唯有用无穷无尽的活的智慧来面对这个纷纭复杂的、无常的世界,内在自由,外在自由,对一切都不执者,不被一切束缚,才能拨开生命的迷雾,洞悉生命的真相,奏响生命的最强音。
原标题:走出二元对立的误区
转自微信公众号:怀化洪江药王寺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