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随法师:观自在的意义,观音菩萨为什么有自在的能力?
菩萨的名字代表一种功德。观音菩萨示现的是菩萨身份,我们来看观自在的意义。
观自在的名字出自大家都熟悉的、佛教里最短的一部经典《心经》,经文里写有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的意义在哪里呢?《心经》没有讲,在《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曼殊室利就是文殊师利)里面有讲:
若有众生,应以摩醯(xī)首罗身得度者,即现摩醯首罗身,为彼众生演陀罗尼秘密之法。乃至应以帝释之身,迦楼罗身,紧那罗身,摩呼罗伽身,悉地明仙,日月星宿,童男童女,种种之身。乃至异类,二足、四足、多足、无足,有情、无情,三界之身而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演说。以是义故名观自在。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观音菩萨遇到众生,众生想以什么身得度,菩萨就现什么身。这里举了几个代表,摩醯首罗,在其他翻译的地方也称之为摩伽首罗。
摩醯首罗是指的谁呢?是色究竟天的天主。天上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色界天最高一层的天主叫摩醯首罗;还有迦楼罗身,紧那罗身;还有一个帝释天,指的是六欲天的天主;迦楼罗是天龙八部的八部之一,八部都不是天人,都是异类众生。迦楼罗是我们民间讲的大鹏金翅鸟,它是鸟类,但是神力广大。紧那罗身是一种神类,介于人与非人之间。摩呼罗伽是一种蟒蛇,大蛇,也是属于天龙八部之一,观音菩萨可以示现这种身份。
我们从这里可以知道,观音菩萨不一定要显得很庄严、很清静、很高大,他可以变成天人之身,可以变成异类神主,乃至于后面讲到悉地明仙,日月星宿,童男童女等等他还可以示现为大仙,乃至日月星宿,草木、山河大地,甚至异类即非人类,就是畜生或其他族类的众生,两条腿的、四条腿的、多条腿的、没有腿的(比如蛇,它就没有腿)。
观音菩萨可以用种种示现来度化众生,众生需要以什么方式得度,他就示现什么方式。比如对方是异类众生、畜生道的众生,他就示现异类众生、畜生道众生来陪伴、来度化;对方是人道众生,他就示现人道众生来度化;对方是天人众生,他就到天道来度化。
这个就叫观自在,他是自在的,不固定一个模式。不像我们人,只能是这个样子,一辈子都是老样子,想变也变不了。我们度众生的时候自不自在?好像挺困难的,要说服对方非常难,既不理解对方,也不知道他想什么、需要什么。就像我们跟父母、家人生活了几十年,劝他们念佛,居然都没办法。我们没有这种神通、自在的能力去度化他人。
世间人通过做手术、整容来改变,观世音菩萨不用整容,想变什么就变什么,这就是神通自在。观自在菩萨这个自在,就显示出他度化众生的方式是自在的,这是观自在的一层意思。这层意思在提及观音菩萨的经典当中讲得特别多,第一个是《普门品》,第二个是《观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都有说明。
《普门品》和《耳根圆通章》讲:
应以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乃至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比丘尼身得度者,即现其身而为说法。
我们应以何身得度,观音菩萨就示现何身度化我们,所以他既可以是佛,也可以是菩萨,也可以是罗汉,也可以是凡夫之身,也可以是天人,也可以是出家人,也可以是在家人,他没有固定的形象。观音菩萨可以示现成我们喜欢的形象,比如有些人喜欢出家人,他就变成出家人来度我们;有些人看到出家人就讨厌,愿意过世俗的生活,观音菩萨就示现在家人,到身边来关心、帮助、引导我们,但他不会说:我就是观音菩萨。
有可能我们经常跟观音菩萨见面、打招呼,但是不知道他是观音菩萨这就是观自在在度化众生方面的功能,通过度众生的方式来说明他是自在的。
还有两部经典也说明观自在的意义。《一切功德庄严经》讲:
常以净眼观察世间所有众生,慰喻成熟慈悲利益便得安稳,若称名者有所愿求咸令满足,以是因缘名观自在。
佛都有五眼六通,菩萨也是一样的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观音菩萨以净眼观察世间,净眼清净的法眼。观音菩萨随时在盯着我们、照顾我们,就像父母随时在照顾子女,无论子女在什么地方,哪怕出国了,他也在关心我们、看着我们。菩萨的能力,父母没法比!父母只能打个电话,或者视频,或者寄一封信来关心我们,菩萨什么都不要,就在空中站着一看:某某人现在很痛苦;某某人的日子不好过,需要帮助,他就来了。
因为观音菩萨能够满足众生的需求,所以叫观自在。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祈求我们的时候,父母亲有困难,要去关心他们;朋友遇到困难,要去帮助他们;周边有很多穷人、很多遇到困难的人,当他们伸出手求助的时候,我们也想帮助,但是发现帮不了;父母生病了,我们只能看着他们生病,无法代替他们生病,也无法让他们的病好起来。
朋友烦恼的时候、痛苦的时候,我们也关心、安慰他,但是解决不了他的问题。这说明我们不自在,我们没有威德自在的神力去度化他,帮助他。观自在菩萨就是我们有需要的时候,他一定满我们的心愿,这个就叫自在!
他为什么有这个自在的能力呢?
这就是圣人和凡夫的差异。圣人神通自在、辩才自在、度众生自在,包括我们所需求的物质方面,他也自在。无量宝藏,随应所求!
他有无量的宝藏满众生的需要。你想身体好,他可以让你身体好;你想消业障,他可以让你消业障;你想求平安可以得平安;求子得子;求富贵得富贵;求官位得官位有求必应。这就是观音菩萨,他是自在的。
我们看净土,就是这样一个境界。净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去供养他方十万亿诸佛,一念之间可以千百亿化身,去供养十万亿诸佛;想去度化众生,可以示现到任何一个世界去度化众生。这种能力从哪里来?人自在之后,就有这种神通、智慧、能力,去随意示现,去满众生的需要。
观音菩萨是已经念佛往生净土之人,到了净土之后,就可以随意示现这种境界,所以观音菩萨展示的,就是佛菩萨的功德,在人间可以用不同方式、不同内涵、众生不同的需要来随意示现,这个就叫观自在。
观自在菩萨的功德,我们念佛人也可以得到,只是时间的问题。观音菩萨已经往生、已经成就,他可以观自在;念佛之人往生之后,莲花化生,花开见佛,就成为菩萨之身,就跟观音菩萨为胜友,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就有观音菩萨的自在威德。
来源:《与你为伴的菩萨》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净宗书院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