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愿法师: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12)
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12)
引言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菩萨,今晚我们继续讲《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昨晚我们讲了增长智慧的八种方法的前四种。
第一是多闻佛法,闻思修三种智慧。
第二是做法布施,成就其他众生增长智慧,我们都可以增长智慧。
第三是息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
我们要了解佛法来转变自己的念头,所以就有第四种文殊菩萨开智慧的方法,在一切的因缘中间增长智慧。所以我们要在一切因缘中间来提升自己的智慧。文殊菩萨说,文殊遇到这个因缘就是他的老师,遇缘则有师,就是他的老师,所以在一切的因缘中间来了解佛法,多闻佛法。
今晚我们继续讲增长智慧的后四种方法。
首先请大家发菩提心:为一切如母众生可以快速地由生死轮回中间解脱出来,所以我们就需要发菩提心;为一切众生可以得闻正法,早成佛道,所以要发菩提心。
我们要思维,非常难得到这个人身,而且又可以得到闻佛法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如果我们不把握,很快就消失了。如果我们不好好利用这个难得的宝贵的人身来好好地求正法,求解脱,我们是一天一天地走向死亡。如果我们不能保持正念是一天一天走向三恶道中间,所以应该趁我们现在还有精神的时候多闻佛法,在一切因缘是间去修。
文殊菩萨说,我们在每一个因缘是间懂得运用昨晚所讲的这四种方法,起、承、转、合。首先是超越,不被境界所困扰;第二可以承担;第三是转念,懂得转变自己的念头,降伏自己心,如果会转念,每一个因缘都可以令我们增长智慧和慈悲心,这个因缘就是佛法。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正知正念,每一天真正地修行,每一天真正地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要保持正知正念,这样你就可以懂得转念,就可以提升智慧,你就是真正的佛弟子。
否则的话,你是挂个名修行。每一天你会做点功课,但是你不了解佛经到底讲什么,而且你不会把佛法的智慧融入自己的生命,不会在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间去运用,这样你每一天同样的都会生活得有烦恼,这些就不是了解佛法,这种就是假冒产品。
所以希望大家做一个真正的佛弟子,不会浪费糟蹋宝贵的人身,真正地成为人中间的优良产品,不会成为一个假冒产品。如果你每一天都有起贪嗔痴,你起贪嗔痴都是与三恶道相应,你将来去哪里呢?去三恶道中间。这样你就糟蹋了你现在所得到的宝贵人身。
现在什么产品都有假的,人的身体都会有假的,一些人为了好看,甚至会做些什么?搞什么隆胸,样样都有假的。我们做佛弟子,如果你不好好修行,挂个名受皈依,受什么什么样的,都会做些功课,这样没有一个坚固的信心,不会修行就是假冒产品了。希望我们可以珍惜宝贵的人身,如法地修学。
昨晚我们讲到要勤修戒定慧,怎样可以勤修戒定慧呢?佛法说有三种世间,我们衡量一下自己在哪一种世间?
一种是器世间,就是说如果你执着于这个环境,受这个环境的影响,追求世间的,只是贪求这些世间的财富,你是在这个器世间。
如果你对这个世间的这些财产看得比较淡泊,便是你要执着这个感情,你是在这个有情的世间。
但是如果你懂得在每一天因缘中间提升智慧,可以保持自己的正知正念,我们昨天所说的,我们念《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样你可以做到对内在不会受六根的控制,不会受外面环境的影响,我们不会受六尘诱惑。这种就是真正的可以保持正知正念。你就可以在每一个念头中间去提升智慧。佛陀说,怎样是佛陀的生活呢?可以看破、放下,对于世间一切都不执着,回归到我们本来就具足的智慧,这种就是佛陀的生活。所以希望我们要超越这个器世间,有情世间,来升华到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生活在正觉的世间,每一天的生活都是非常的快乐,开心,有智慧的。
昨天我们说过有智慧的人他有三种特点:有智慧的人是快乐的,是自由自在的,是有慈悲心的。这个世间有非常多的不圆满的地方,在这个相对的世界中间,我们要保持我们绝对的喜悦的心,欢喜的心。怎样可以保持呢?就是要懂得运用文殊菩萨开智慧的方法,要会转变自己的念头。
任何境界其实都不会伤害到我们,如果我们会转变念头。比方说,有些人看到秋天,觉得这些树叶都落下来,觉得好象很悲伤,或者悲衰。但是如果你会转变念头,你就会觉得审非常好的。任何事情,其实世间法是相对法,你会转变念头就可以不伤害到自己,就可以保持快乐的心,这样就是你修行的境界。如果你不会转变,每一种因缘都会成为你的业障,你在任何地方都起执着心,正如我们昨晚所讲的,好象舍利弗尊者那样,他以前贪着这个金钱,所以七辈子都是做蛇,因为他有这个执着的心。他得到提升他的福报,可以让他生活得很快乐,但是他没智慧,所以这种因缘就让他堕落,这种因缘就是他的业障。如果懂得转变就是佛法。
我们昨晚讲的第二故事,就说宝志禅师所看到的孙子娶祖母,你执着于感情,这种感情就绑死你了,就是你的业障,就是你的苦海了,所以佛法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在哪里?在这个世间。如果你样样都起执着的心,有分别、有执着,起心动念,任何一件事都会成为你的苦海,都会让你痛苦,都会让你生不如死。
但是如果你会转念,我们说回头是岸,怎么样回头?就是转念的功夫。你运用文殊菩萨的方法去转变自己的念头,当下就在哪里?当下你就生活在西方极乐世界。不需要等到你将来往生的时候才去到,你当下就是快乐无忧的,当下你就是过一种解脱的生活。
怎样修呢?我们中国人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要由改变自己的习气开始,表面看我们很自由,其实我们不自由,外在我们受这个环境的影响;内心,内在我们受本身的欲望和习气、烦恼的控制;所以我们就没自由,就容易起烦恼。
怎样立地成佛呢?要放下屠刀。你不要以为我不杀猪,这句话不关我的事,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屠刀的。什么屠刀?你的烦恼,你的贪嗔痴就是你心中的屠刀,你不良的习惯。其实我们教育子女都是这样的,应该培养他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这此进最关键的,因为习惯就会决定的性格,性格就决定他的命运。
有时候有障碍是因为自己障碍自己,自己过不了自己内心这一关。改变不了自己的习气,就自己绑死自己,所以要放下屠刀。其实我们内心贪嗔痴烦恼的屠刀对我们的伤害还超过外面的屠刀。
外面的屠刀,如果你和一个有仇,别人一刀捅死你,如果你可以保持正知正念,你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记得念佛,你不会去分别、执着,知道我在娑婆世界是我做凡夫的最后一生,我将来成就了无生法忍,再回来度众生,所以当下就解脱。但是你做人的福报还没有享尽,有人一刀捅死你,都没问题的。因为你人的福报没有享尽,你四十九天之后,过了中阴身,又继续投胎,又继续做回人,又得到一个新的身体,所以不是很大的问题。
但是你内心的烦恼习气这种无形的屠刀,可以让我们不断地起欲望,不断地起贪嗔痴,不断地去造恶业,所以一次一次将我们抛到六道轮回中间,抛到三恶道中间。所以要放下屠刀,放下内心习气的屠刀。
每一天都要保持一些观想。
一早起床就观想:祈祷三宝加持弟子,今天可以过一个快乐无忧的增长智慧的慈悲心的非常充实的自在的一天。
你每一天早起床第一个念头就这样想,你这个功德就无量无边了。
保持这个正念,你一天随时提起正念,这样你一天可以很快乐,很自在。一起烦恼妄想,马上运用佛法的智慧转变念头,我们讲了这么多转念的功夫,马上转过来,这样你就没痛苦了。
到晚上就反省自己全天的生活,我今天哪些念头,哪些行为是如法的,哪些行为是不如法的,哪些念头是有问题的,是自私自利的,是起贪嗔痴的呢?
你观想自己的身体是一个宝瓶。如果我们有一个黄金做的宝瓶,这是很难得的,我们一定会拿它珍藏一些珠宝在里面的。如果有一个人拿黄金做的宝瓶装垃圾,肯定其他人会说这个人太愚痴了。
同样的,希望我们每一天晚上睡觉之前反省自己。在我们这个难得的人身,人身难得胜过摩尼宝,在这个比摩尼宝还殊胜宝贵的人身中间,我们今天全天在里面装了一些功德的财宝,还是装了一些贪嗔痴的垃圾?如果装了功德的财宝我很欢喜;如果我有起了贪嗔痴,当天马上忏悔。每一天保持这种正知正念,改变自己的习气,你可以反省一下自己,有哪些习气不是那么好的,拿一张纸写出来,看一下有哪些习气是容易改的。
比方说,我们很容易发脾气,别人讲一点点的事触犯我,我就很生气了,你可以怎样改变这种习气呢?首先发愿:祈求三宝加持,七天内我不发脾气。如果有犯,马上忏悔。
如果七天都不发脾气要多谢三宝加持,自己很欢喜。自己要有恒心,又发愿半个月,半个月做得到就一个月;一个月做得到三个月,甚至于一年,如果你一年做得到,那你的修养真的很好。你这种习气就改变了,这样你就提升自己的智慧。
所以我们一定要按照文殊菩萨增长智慧的方法来修,在一切因缘中间将每一个因缘都转变为佛法,这样我们吃饭、饮水,工作,任何事情都是佛法,都是修行。不是说我们一定拿着本经书来念就是修行,不是的。
我们前晚所说的,同样念《心经》,如果你只求今生的事,我们作为人,尤其是作为佛弟子,最起码希望保持我们来生不会去三恶道,希望我最低来生可以得到人身。否则的话,我只是追求今生今世的享受。每一天的念头都是起贪嗔痴,你说你想吃好一点,想环境生活条件好一点,这些动物都会懂得追求,一头牛都会找一些比较好的草吃。如果你只是追求今生今世的事情,自己没有出离心,甚至于将来人身都得不到,这样你叫什么?人面兽心!说得很难听,但是如果你只是追求今生今世,差不多是这样的。
所以人一定要明白,绝对不可以只追求今世。而且我告诉你,一开始发心念一遍《心经》,如果你只是追求今生今世的事情,这些不是佛法,不要以为你拿着本书念就是佛法,就是修行吗?不是的,这些是世间法,是世俗法。起码我求什么?希望我们来生可以得人身。
所以不可以看表面,希望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意思就是说在任何因缘中间去转变,去提升自己,升华自己的智慧和慈悲心。
《华严经》上面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个五十三参所参的善知识在哪里修行的?你以为个个都是在寺院修行,个个都拿着本经书念?不是的。各行各业都有大菩萨在修行,他的工作就是他的修行方法。
比方说,一个甘露火王,是一个国王,他如法治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他的修行方法。一个办厂的人他如法办理好这间厂,越来越兴盛,但是不执着。我们昨天所讲的,世间一切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不起执着心。
但是不起执着心,不是说我们不追求,不是说我们不需要,我们同样都可以需要的,主要是不可以有这个心。所谓放下,不是说不理世间的事,不是说不做事,是放下我们执着的心。事情要做得更好,应该非常的优秀,这样才是真正地了解看破、放下,得到自在。不是说你逃避世间,什么都不理,叫做放下吗?不是的,所以放下你执着的心,这样是真正地修行。
其实我们在任何事中间都可以修行。比方说,人开一间广告公司,怎样增长自己的智慧呢?通过电视播放人的作品出去,因为很多人看电视,每一个广告作品出来发布之前,你就对着作品念一遍《心经》,《文殊心咒》,三皈依。同时自己发愿:希望所有有机缘看到我这个广告作品的人,都可以种一个善根,有善根的继续增长,没善根的种一个善根;都可以尽快乐地闻到正法,尽快地求解脱。
你一念之间很快地用很少的时间马上就可以结善缘,你就马上帮到很多众生增长智慧。这个缘起的世界,要懂得运用缘起法来修行,这样你就很有智慧的。
同样的,比方说钦仔做一间时装厂,那些产品做出来,可以对着它们念《心经》,三皈依,文殊心咒,这样发愿,我这些时装运出去卖给别人,希望我这个产品,每一个得到的人,每一个可以穿这件衣服的人都可以披着如来的这件法衣,都可以增长智慧,与三宝有深厚的因缘。
其实大家不要以为生活会妨碍我们的修行,其实你了解文殊菩萨增长智慧的方法,你的生活就是你的修行,你的工作就是你的修行方法,就是你的修行法门,这样你就可以很快速地增长智慧。应该在任何因缘中间去修行、去用功、去提升智慧,主要不可以执着这个世间。
佛经上面称赞如来说:如莲花不著水,如日月不住空,心清净超于彼,稽首礼无上尊。如来在这个世间,他好象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不会被这个世间所染污,可以保持清净心。正如我们《金刚经》上所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你的清净心可以现前,在任何因缘中间你可以保持清净心就是什么?生实相。这个意思说你就是开悟地生活,你就开悟了。
六祖大师说明心见,我们怎样可以明这个心呢?应该在一切法中间,在一切因缘中间,在每一件事中间都可以常生智慧,都不会被它染污,这些就是见性成佛道。所以我们看六祖大师的开示,如果你了解文殊菩萨开智慧的方法,看到六祖大师的开示就觉得很亲切,很生动,真的很细致地指导我们如法修学。所以我们要这样向如来学习,如日月不住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超越这个世间生灭的假相而生清净心,在任何时间都保持清净心,这样你就是真正过一种解脱的有智慧的生活。
增长智慧的五个阶位
五个层次简介
今晚我们继续讲第五个方面增长智慧的方法,就是说增长智慧它有五个层次。
大家都念过《心经》了,最后那个咒都会念: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标准的念法就是噶底 噶底把拉噶底把拉桑噶底菩提萨瓦哈。
第一个噶底是资粮位,第二个噶底是加行位,把拉噶底是见道位,把拉桑噶底是修道位,菩提萨瓦哈是无学道位。
其实这个咒是般若佛母的心咒。我们如法地修学,就将我们从凡夫到修行成佛,所有的法门,及所有的修行位次都在中间。所谓的五道十地,这个五道、五位就是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
资粮道怎样修呢?我们现在问一下自己是不是资粮道的菩萨啊?有没有把握?知不知道怎样去衡量?你不要以为修行好象很笼统的,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将来能不能往生我都不知道,没有这么迷迷糊糊就往生。
首先我希望大家,如果是资粮道的菩萨更加地往上进,更加精进;如果不是的话,就快速地进入资粮道。
资粮道的标准是什么?首先打个比方让大家知道五道。这个五道,有些叫五位,这个五位通过比方我们可以明白。
第一个是资粮位,打个比方,2008年我们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你想去参加奥运长跑,行不行呢?不行,你没有这个资格,是不是?首先你要取得参加这个竞赛的资格。这个资格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资粮位了。我们进入资粮位,才是真正的菩萨,有资格。什么意思?我们经常看显宗的经典说成佛要多长时间?三大阿僧祗劫,三大阿僧祗劫时间是非常漫长的,但是你不要以为我现在皈依,通过三大阿僧祗劫以后我会成佛。你不要打这个妄想,你这个成佛还是遥遥无期的,除非你已经入了资粮位。所讲的三大阿僧祗劫,这个时间是从什么时候计起?由资粮位开始计起的。
你已经入了资粮位,如果不懂得运用一些善巧方便,你一味地按照显宗的方法去修行,你要通过这么长时间,你才可以解脱。
但是如果你没有入资粮位,你要多少时间?《法华经》上面讲尘点劫,就是说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中间每一粒尘土作一个大劫,你要经过这么漫长的时间你才可以成佛。
资粮位好象你得到参加竞赛的资格。
加行位等于热身运动。我们参加长跑了,跑之前做一些热身运动,希望我成绩好一点。
见道位好象这个枪一响,马上大家一起冲刺,一起跑。
修道位好象正式开始跑了。悟后,开了悟以后开始修,这才是真修。你没开悟以前这些修是假修。你不能保持正知正念,这些往往是形式上的修行。所以见道好象这个枪响,修道好象开始跑了。
无学道表示到达终点,要得到冠军了,这个是无学道,无学位了。
如何进入五个层次
资粮位
我们首先讲资粮位。你怎样去衡量自己有没有达到资粮位呢?入了资粮位有三个条件:首先要具足正见,第二是坚固的出离心,第三是广大的菩提心。你有了这三条你就是入了资粮位。
首先是具足正见。这种正见在这里有两种:
第一种是世间世俗正见,就是说因果如理取舍。我们昨晚说无念为宗,第一个层次保持正念,消除妄念;第二个层次是本来无一物这种境界。首先世俗的正见是指第一个层次,你在任何时间都可以保持正念,就是说因果如理取舍,不会错乱因果,具足正见,这是世间正见。
出世间正见是指空性智慧,是指中观正见。
第二是要有出离心。
对世间可以看淡一点,其实你想修行,最低层次,我们作为居士要将今生今世的事情看得淡化一些,没那么重视,不要一味追求今生今世的事情。你要抽点时间想一下,我将来会去哪里,希望我最起码将来可以得人身。就是说将今生的事情看轻一点,看淡化一些,注重后世。
出家人来说要舍弃今生今世来修,将来得解脱,这样你就是有了出离心。
之后有菩提心。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
资粮位里面其实它有四个小的阶段。
第一个是暖,暖法。这个暖法是容易得到的,但是你要保持。什么意思呢?就是法喜。如果我们修行非常有法喜,越修越高兴。我念佛,心越来越清净,越来越高兴。越开越开心,快乐。所以的烦恼妄想都不会起来,常生戒定慧,不起贪嗔痴,这样你就算入了暖位。
第二是顶法。你如果可以保持这种法喜,延长很长时间,可以保持正念,我们说念佛成片,跟着达到事相上的一心不乱,然后达到理体上的一心不乱。
你可以达到事相上的一心不乱,你就可以去资浪位中间的第二方面,第二层次就是顶法,到达顶。怎样去衡量呢?你修行在任何时间都保持正念,你的睡眠会减少。
大家如果有闭过关的很容易察得到。如果你可以在关房里面保持正念,你每一天睡眠的时间是很少的,我有试过。如果你可以这样,你不睡觉做不到的,凡夫的身体不睡觉不能坚持很长时间,但是你可以做到每一天在深夜中间两个小时就够了。因为你其他时间是保持正念的。
其实我们的能量百分之九二消耗在我们烦恼妄想中间。其实你要维持你的生命,你的呼吸,很少能量就可以。如果你要妄想不起,烦恼不起,你是很有精神的,你很少睡眠就够了。
第三就是忍法。这种忍法大家要明白,这种忍法是指什么?就是说你已经心安忍不动。世间的事,别人的干扰,别的人伤害你都可以忍。
我们昨晚已经说过,所谓忍不是说要压抑自己,不是克制自己,不是这个意思。忍是要懂得转变念头,任何挫折来的时候,你会转变念头,你的心真的不会生气,而且可以增长智慧,这叫忍辱波罗蜜。
所以这个忍,你如果达到资粮位的忍法,你就可以放心了,正如我们《地藏经》上面所说的永不堕三恶道了。你如果修到这个忍,资粮位上面的忍法,可以保持你很开心,为什么?你在六道轮回中间怎样去度众生,怎样去转都行,你永远不会堕三恶道。
永不堕三恶道,因为你安忍于法,法依止,自己依止自己的佛性,以佛法为依止,以佛法的智慧为依止,所以你任何时间都可以安忍,安忍不动犹如大地,所以你永远都不会堕三恶道。
看过《地藏经》的VCD怎么讲?我们念在藏王菩萨你知道怎么念吗?南无地藏王菩萨,你就念了地藏王菩萨了吗?你明白地藏菩萨教我们怎样做,你做得到,口要念,身心要做,这样才叫真正地念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可以帮助你,加持你永不堕三恶道了。如果你有口无心念,口是心非念,我看很难保证你不堕三恶道。所以这是忍法。
第四就是世第一法。资粮位的世第一,什么意思呢?你修到这个位次,你的业障是很少的,是很微小的。那个时候还是凡夫,但是他的心是清净的,他的业障是很少的,消了很多业障的,所以这就叫世第一法,在世间最为第一。
我们 昨天说过,有智慧的人是快乐的、自在的、慈悲的。怎样得到这个自在呢?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个故事,无著菩萨求见弥菩萨,无著菩萨他是修唯识宗的。唯心史观识宗是以弥勒菩萨为祖师,(释迦牟尼佛把唯识宗传给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传给无著菩萨这样传下来的。释迦牟尼佛把中观宗传给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传给龙树菩萨,两大法流这样传下来的。)无期待菩萨专修唯识宗,所以他求见弥勒菩萨,发心闭关,在山洞中闭关闭三年,每一天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菩萨尊佛,而且修唯识定。
闭关闭了三年,很用功都见不到弥勒菩萨,然后退心了,没有那个层次,没有那个境界,所以想下山。走到洞口,就见到一块石头上面有一个很小的洞,他觉得很奇怪,看那水在上面慢慢滴下来,水滴石头都穿了,所以提醒他要有恒心。其实这些都是弥勒菩萨化现出来指导他,点化他的,所以又发愿闭关三年,都是没有见到弥勒菩萨。
连续地这样发愿,坚持闭关十二年关,都没办法见到弥勒菩萨,没办法见到本尊,所以他真是很失望,就退心了,想着:我业障重了,我还是下山,回到寺院去。(我们闭关的规矩是黄昏的时候入关房,早上出来),所以一早出来下了山,肚子很饿,就想在一间店子买一些馒头,店主就布施供养了三个馒头给他。
刚想吃,有一条狗走过来了。这条狗很可怜的,全身都长满了疮,疮里面有脓血,而且有一条腿是瘸的,慢慢地一拐一拐地走过来,摇摇尾巴。无著菩萨那时候就生起了慈悲心,觉得这条狗很可怜,就将馒头给狗吃。
然后想帮它把脓血清除。首先用手,但是一看,原来那些脓血里面有很多小虫。他就很怕,因为救了这条狗,这些虫就会被死了,所以他就不敢用手。
他是有慈悲心的修行人,他就马上跪下伸出舌头去舔掉那些脓血,又不会伤害到那些虫,又可以帮助那条狗清除脓血。因为这些脓血很臭,那只狗又很脏,所以很难闻,捏着鼻子,闭上眼睛来舔,但是很奇怪,舔着舔着,觉得慢慢地变甜了,好象甘露一样。
一睁开眼那只狗不见了,见到弥勒菩萨。哎呀,他就很高兴,又哭又笑,马上顶礼。
他说:弥勒菩萨,您怎么这么不慈悲?我闭关闭了十二年,想求见您这尊大菩萨都见不到的,你现在才现身给我看。
弥勒菩萨就告诉他:不是吧,你搞错了,你闭关第一天开始,你念第一句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我就在你面前。
无著菩萨说:不是吧,菩萨,你不是打妄语吧,我明明十二年都见不到人铃铛说我闭关第一天你就在我身边 ,你怎样可以证明?
弥勒菩萨就告诉他:你看我这件衣服,全都是口水、痰,干的那些痕迹在我衣服上面,全身都是,整件衣服都很脏。你十二年中间好好修行,我都护着你。所以可以知道十二年中间我都跟着你。
但是为什么你见不到我?因为你有业障,而且因为你自私自利,想自己求解脱,不顾众生,没慈悲心,所以你自己障碍自己,你见不到我,见不到菩萨。
现在你闭了十二年关,你的业障消了很多。而且那只狗是我变化出来度化你的。你见到那只狗,真的生慈悲心,而且愿意真放下自己,一个比丘宁愿跪下来,伸出舌头帮那只狗舔掉那些脓血,你真正地有慈悲心了,一刹那中间消除了你的业障,所以你可以见到我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些什么启发?
第一个启发,一定要相信我们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在你的面前。因为尽虚空、遍法界都有诸佛菩萨的化身,你能不能见到就看你自己的修行了。你如果去到世第一法,你的业障很轻了,很少了,你一念就见到了。
如果修到资粮位的世第一法,要恭喜你了。为什么呢?你如果有学佛经不明白,很简单的,你直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现身,你直接请教观世音菩萨,或者求南无文殊师利菩萨,这样很简单啦。所以我们要修到世第一法,业障就很少了,就可以随时见到诸佛菩萨。
有些人说:我在哪间寺院佛像开光,见到观音菩萨现身,见到西方三圣。是真是假很难说。当然你的心很清净,一刹那见得到,有可能,但是你不要执着。
但是你平时说:我打坐,一闭眼我就见到观世音菩萨。靠不住的,往往是鬼变化出来的,你见到菩萨是假的,你见鬼是真的。
所以你一定要修到世第一法,修到这个智慧的层次,你真的见到菩萨,而且你可以请教菩萨。你的心很清凉的,很清净的,法喜充满的,提升智慧的。这是第一个启发。
第二启发:我们修行要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要自利利他。
不可以单单为自己求解脱,什么都不理,家里什么都不管。一味地说我求解脱,我是修行人。在哪里修?在诵以就是修行吗?家里的事不干,你搞错了,世间人的责任,你的义务,应该做的你要很如法地去做,做得非常好,做得非常优秀,被一切人赞叹,这些就是你的真修行。否则的话,恐怕你这是假修行。
所以要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这些是真修行。要有慈悲心,要关心一切众生,要无条件无私无我去关心一切众生。在一切因缘中间去转变念头,去提升智慧和慈悲,将这个因缘转变为佛法。
想一下我们每一天中间起心动念,起了很多念头,哪些念头转变为佛法,哪些念头是世俗法,哪些念头是贪嗔痴,有念头是贪嗔痴你不会转就是世俗法,你将来就去三恶道。你会转就是佛法,你将来解脱了。所以解脱不是等我死了以后才知道可不可以解脱。
如果你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分钟都知道可以解脱的,所以我们这讲题《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为什么?你可以无忧无虑,可以每一天很开心,很快乐,生活在现前的这一刻,这一分钟,每一个念头都转变它,你就是修行,你当下就解脱了。你用不着等将来解脱,你这个念头就解脱了。你如果每一个念头都解脱,你的解脱就靠得住。
念念弥陀念念觉,声声唤醒本来人。我们念阿弥陀佛,要唤醒我们心中的阿弥陀佛,才是真正地会修净土。否则的话,有口无心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心里起妄想,我今天买什么菜呢?你那个时候就是假修行,口念弥陀心散乱,你就喊破喉咙也枉然。这是祖师的开示。所以要知道在每一个因缘中间去转变,每一个念头中间去转变,要有慈悲心,要快乐自在。这是第二个启发。
所以可见我们修行要在因缘中间修,将每一个因缘转变为佛法。无著菩萨听了弥勒菩萨的开示就很开心,知道怎样叫真正的修行,怎样做一个快乐的修行人。
那时候弥勒菩萨再进一步告诉他:你这样,我们可以试一下,你背着我在这条最繁华的街道上走一圈,你看一下众生有什么反应。
无著菩萨真的背着弥勒菩萨在这条最热闹的街道走一圈,除了一个阿婆之外,其他所有的人都见不到弥勒菩萨。个个都说:这个比丘这么怪,他是不是有风湿病,那个手这亲弯着走,他的手不会动的,这样子走。
他们不知道他后面背着一个弥勒菩萨,觉得这个比丘这么奇怪,他是肩周炎还是风湿病?为什么他的手不会动?因为他们有业障,见不到菩萨。
唯一有一个阿婆她很小就吃素,整天都念佛,心很清净,她就看到一点点,她说:啊,法师,你这么怪,你背着一只狗这样走什么意思。
所以我们在成佛的道路上面,在提升智慧的道路上面,第一个位置就是资粮位。资粮位有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这些是资粮位。
加行位
第二是加行位。这个时候要加功用行了。不要以为说,我学了金刚乘,我修四加行、五加行,这些是加行吗?你以为这些加行可以入到加行吗?不是的。
见道位
第三就是见道位。所谓见道位是什么意思?简单说所谓见道位就是两个字,开悟。你开了悟就见道了。你真的大彻大悟,你就是入了见道位了。见道位是什么意思?禅宗说开悟,开悟了就到见道位。
见道位就是你已经成就了你的法身。那个时候你成就了法身以后,你与智慧的光明合修,你就成就报身了。你打开你的五个轮,顶轮、喉轮、心轮、脐轮、海底轮,打开这五轮你就有幻变,你就有幻身,千百亿化身,就可以一变多、多变一。
《普贤行愿品》上面所说: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什么境界呢?就是这个化身,一变多、多变一,一粒尘土中间都有恒河沙数诸佛,你可以化现出来。因为你成就了这个化身,变化自在。所以悟后,见道以后去修是真修。悟道,你们已经做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