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鉴定家孙玉辉:收藏沉香先要弄懂四件事

沉香资讯 2025-05-02 1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传发展变化,作为文化收藏领域的沉香近年来在文化市场与投资收藏市场表现良好,然而,由于沉香文化回归时间尚短,市场上仍然存在一些不成熟的现象,这就导致了一方面沉香收藏市场受到一定的阻碍,另一方面使得一些对沉香不了解的收藏爱好者踌躇不前。因此,沉香鉴定家孙玉辉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沉香玩家和藏家,更好的收藏沉香,必须先要弄懂四件事。

收藏沉香要藏真藏正不将就

随着文化的回归与经济发展,收藏沉香的人也越来越多。但要说到收藏沉香,就不是简单的收藏那么容易,起码要收藏到真品、其次是正品。

目前市场上沉香假冒伪劣产品颇多,收藏假香的人也不少,藏到非正产区的沉香就更多了,而要成为真正的沉香收藏家,首先就需要收藏真品、正品,并把收藏沉香看作是对中国沉香文化发展的延续。通过收藏沉香,增加文化修养和体会沉香收藏带来的精神享受。

通过沉香收藏,还能结交收藏圈子里志同道合的知己,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真正的建立良性的收藏观和认识观,而更好地传播和发展中国沉香文化。

收藏沉要有保持平常心

收藏不分贵贱,小收藏有小的境界,大收藏有大的观念。作为沉香收藏来说,在眼力具备的情况下,如果还不具备财力,不一定非得要收藏到几百万或者数千万一件的沉香精品,才算收藏具有一定的意义。

如果有这种思想,收藏则是很痛苦的一种选择。其实收藏品级比较好的沉香小件,照样也能成就梦想。通过收藏几万左右的沉香小件,如挂件、手串等,不仅能戴,而且通过这些小件,让自己开阔视野,更深入地了解沉香文化,这也是步入沉香收藏市场必须要理性看待的一件事儿。

此外,也要理性看待吃药和打眼,因为收藏是实打实的经验学,这些经验的获得几乎都是血的教训,都是拿血汗钱买卖出来的,没有一次比一次惨痛的打眼,就不会有痛彻心扉。当你发自内心感激让你吃药的抢手时,你才能把交学费看做是自己在沉香收藏路上的历练,这个时候你才能真正迈向成熟的沉香收藏之路。

收藏沉香要藏有所取

在沉香收藏市场,一夜暴富和一夜变穷的现象很常见,因而,平和心态很重要。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但是财力和运气不到,沉香藏品也是与你无缘。财力和运气都到了,没有眼力辨别真伪,或者不能发现是否是具有潜在价值的沉香精品,藏品也是与你无缘。那么,作为普通收藏和玩家,到底如何进入正确的沉香收藏轨道呢?

一方面具备眼力,即便那些商界精英或者政界精英,没有时间苦心专研具备一定的沉香鉴藏眼力,但必须要借助鉴藏眼力的人才来为之把关。

另一方面就是藏有所取,那就是:喜欢那一个产地的沉香?准备投资那一个产区的门类?开始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全面开花,慢不说精力和财力有限,就是一个门类的收藏,也是牵扯到很多的知识和内容。就拿奇楠来说,单奇楠的形成、分类及香气特征,与沉香区别等相关知识就牵扯到很多,需要花费很大的经历。一个领域搞透彻了,再跨到另一个领域,最后形成系列。

收藏沉香更重要的是要传播文化

收藏的最终境界是藏品从哪里来,再到哪里去的一个过程。很多收藏成功的藏家总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我就是这些藏品一段时期的保管员。

其实,纵观历朝历代的皇家收藏及私人收藏,想想陶瓷、玉石、书画等各种藏品收藏,莫不是如此。古人的收藏品,即便死后带到墓葬中,多年后还是被盗出或者被考古发掘,谁都不可能最终真正拥有。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先生,在民国收藏界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他收藏的西晋陆机的《平复帖》、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先后捐赠或原价转让给故宫博物院,使得这两件文物作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与民国其余的三公子相比,确实成为以后中国的收藏精神楷模。对于到达一定境界的沉香藏家而言,藏有所去,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盛世兴藏,在沉香文化的繁荣下,必将涌现一大批沉香收藏者,然而,作为一名真正的沉香收藏者,不仅仅只是藏香,其更多的是在藏香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传播中国香文化。

更新于:1天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