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精神 第11节:第二章 随机而变,智慧胜于机巧(4)

玄奘精神 2024-10-27 11:03
简介 第一,他不屑于在皇帝和众大臣面前絮絮叨叨的讲述一路上发生的事情,觉得没必要;第二,他很清楚跟皇帝谈话的技巧,知道第一次见面该说什么,要如何说;从心理学来看,玄奘..

第一,他不屑于在皇帝和众大臣面前絮絮叨叨的讲述一路上发生的事情,觉得没必要;

第二,他很清楚跟皇帝谈话的技巧,知道第一次见面该说什么,要如何说;

从心理学来看,玄奘越是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唐太宗对西行取经的故事就越是好奇,无形中加重了他在唐太宗心中的分量;从当时的实际来看,贞观十九年正是唐初国力逐渐强盛、大唐在西域及周边战事节节取胜的时候,那时候的唐太宗志得意满,甚至有些自我膨胀,所以玄奘不露声色的捧一把,正好迎合了皇帝当时的心态--只有把所有的光环和荣耀都归于皇帝身上,把皇帝哄高兴了,接下来才好办事。

当然,唐太宗并非不辨事理之人,马上谦虚道:

此是师长者之言,朕何敢当也!

接下来,唐太宗就开始详细询问玄奘在西行路上的所见所闻和各国的风土人情。这可以说是双方试探过后的一个缓冲期,到这里,玄奘才开始不急不缓的对唐太宗讲述西行沿途所经历的风物人情,让唐太宗有身临其境之感,甚至忍不住赞叹:

法师词论典雅,风节贞峻,非唯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远。

意思是玄奘的谈吐风度一点都不输给以前那些高僧,甚至还超出他们很多。这时候,有一个人说话了,此人就是唐太宗的大舅子、也是他身边最重要的大臣之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祖上为鲜卑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长孙无忌自幼好学,太原起兵后投奔李渊,随即成为李世民的重要幕僚。唐朝开国后受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历任尚书仆射、司空、司徒。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贞观十七年,图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长孙无忌位居第一。

长孙无忌见唐太宗与选择相谈甚欢,于是不失时机站出来道:

诚如圣旨。臣尝读《三十国春秋》,见叙安事,实是高行博物之僧。但彼时佛法来近,经、论未多,虽有钻研,盖其条叶,非如法师躬窥净域,讨众妙之源,究泥洹之迹者矣。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唐高宗两朝最有权势的大臣,本身才干出众,又是皇亲国戚,所以他的话在唐太宗那里分量极重。他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这段话呢?

第一,他懂得把握时机,在最恰当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对皇帝观点的赞同--诚如圣旨。

第二,根据谈论的话题引出自己的看法--《三十国春秋》不如玄奘所言。

那么,长孙无忌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提到《三十国春秋》呢?

很多时候,领导只把说一半,叫做提纲挈领、抛砖引玉,没有说的话,或者不方便说的话,就需要下属主动站出来替领导分忧。

所以,聪明如长孙无忌者自然明白唐太宗在想什么--对于一个正在对外扩张的帝国来说,对于一个雄心勃勃的帝王来说,玄奘的所见所闻,就是了解当代西域和印度的第一手资料--《三十国春秋》只不过是个引子,它已经过时了,大唐需要的是最新的资料!

这才是长孙无忌的说话的用意,既是给皇帝分忧,又是在不动声色的提醒玄奘--你要做好为国家做贡献的心理准备了,皇帝陛下的礼遇不是那么好承受的!

长孙无忌做了一个大臣能做的,唐太宗当然深表赞同,紧接着又对玄奘提出了要求:

佛国遐远,灵迹法教,前史不能委详。师既亲睹,宜修一传,以示未闻。

意思是说,西天佛国离大唐十分遥远,那里的佛迹、佛法,现存的典籍记载的并不周全,法师您既然亲自去过、看过,何不把这些事物都记录下来,让大唐子民也了解那里的一切呢?

这样的要求,玄奘当然无法拒绝,何况还有长孙无忌的暗示在前。退一步来说,把自己前半生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也是每一个旅行家和探索者(我们完全可以把玄奘看成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旅行家和探索者)的心愿。所以,玄奘坦然的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且很快开始撰写旷世巨著《大唐西域记》。

更新于:17天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