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澄:佛法与世间

居士人物 2024-10-17 14:25
简介

吕澄栏目主要介绍:佛教人物,吕澄居士简介,吕澄居士讲座开示,吕澄经典语录

十八层地狱警示网介绍佛教人物-吕澄居士简介_吕澄居士讲座开示_吕澄经典语录等内容,十..

今讲此题,意在正确说明此两者间之关系。此题似平常而实复杂,因不能专尚理论,须兼顾事实,又佛家所谈理论,表面上颇纷歧异趣也。兹就本人依据大乘佛法立场作基本看法,分三层说。先说佛法对于世间之解释;次说佛法在世间之哂茫?慈绾螒?溃蛔钺彡u明其根据之所在。

初说佛法之解释世间,凡有三类,即行、有情、器三世间。总之,不外乎全体有情生存之一切。至世间之意义,应分就自相与实相而谈。自相即世之所以为世者,世间之自相只是言说之构想,染相之取着,业惑之系缚而已(此三层乃与三解脱门对立,非同泛泛)。以故佛法断言其不实在,而谓之为苦。但自相者其表,按其实在,即就实相言,则世间自性本寂,虽名言构想而实际离想(此谓不以想为自性,想应可,故曰离也)。虽染相取着,而实际离取;虽业式系缚,而实际离系。由其构想取着系缚,而谓之为苦。又以其自性离想、离取、离系,而状之曰寂。大乘佛法即立足在此性寂上。盖必先明实相,而后有自相之意义。以术语解,自相犹俗谛,实相犹真谛,二谛原是一谛,并非相对。以俗之云谛,并非将就世间,乃以真谛为批判之依据。若无离想、离取、离系之实相为据,又乌知世间自相是苦之何所指耶?故依大乘说,必以实相为主(后来中观家说二谛,误落到对待上,实是大错)。从龙树以来,谈此问题莫不强调世间与涅槃平等之义。龙树在其最要着作《中论》中谈及涅槃,说,世间与涅槃,无有少分别,反之,涅槃与世间,亦无少分别。即明白标此宗旨。

《中论》又释两者无别之所以,曰: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此义不可揣摩文字以作本质分量上相等之解,应依《大智度论》世间之真际,即是涅槃际之义解之。此非世间真际外别有涅槃两者相等也。但依《智论》着名之喻破壁成空,空不解壁而谈,于世间履践实际即是涅槃,且即从实际意义而说世间性寂。此乃佛法对世间加以肯定处,有情之生存事实固不能一笔抹煞也。在大乘根本经典《法华经》开卷《譬喻品》有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之说,意使众生知苦,似乎否定世间矣;但后分《如来寿量品》即说: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无退无出,亦无住世及涅槃者。以此为据,而后种种说法,佛事未曾暂废。由此经先后并提世间自相与实相,可知二者原来相贯也。佛法对世间之解释如是。

次说佛法如何应世,即于世间起何功用,此可以出世二字表之。出字须善为之解,此非去此之彼,有如常识空间上之意义,但是远离之谓。远离亦非弃绝,乃俱而不染,即相涉而又不相应也。小品《宝积》说佛法如淤泥中莲华,使在清水或虚空中必不能出生,此正以其出于淤泥乃见其远离,若居身九霄云外,虽一尘不染,又何足道?故相涉而不相应方真是不染。如何与世相涉也?必行世乃得与世相涉,犹莲之植根淤泥,乃有所吸收滋养也。《华严》末后离世间品即说:心净如虚空,永离一切有,行于世间事,其心无所依,究竟白净行,亦令众生然。于此可见佛法之应世乃在起出世之用。一切有情生存于世,只是沉沦流转。佛法则循世间实相从世间兴起,亦有所趋向直注彼岸。

此彼岸二字又不可依常识作水流两边相对之解。《涅槃经》说涅槃是彼岸,然无此岸,盖只示其趋向耳,随波逐流永无归宿即此岸,能乘风破浪有所趋向即到彼岸,此说彼岸之意义也。佛法之应世,依前说世间有自相之苦义,即不应染;有实相之寂义,即应相涉,此其践行之据也。于此可见佛法首着,亦不外指示有情生存之无倒趋向而已。所谓有情如以人为例,此即关系人生问题,于此佛法亦即解决人生,并不在人生问题以外,亦非于人生但提出生死问题已也(谈出世义先应知此,果能出世,自然使世变质,所谓转依,其详另详)。小乘人不知世间系全体有情共雀系,漫欲独自摆脱,以为超出,安有此事?故佛说其解脱为暂息化城也。若以化城为究竟,更欲于此安立兴起悲愿重行入世之谈,则益无据矣!

最后阐明其根据。佛法以此施设其教,自然出于佛之大智大觉,但此犹属片面的,其切实根据仍在有情本身,即不悖乎有情心性之一点。此应从有情生存事实上看其心性如何。平常对有情之生死,但知作十二有支解。此虽重要,但佛在另一方面又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其义更要(据南传《增一阿含经》,佛尝以一法概说世间,即谓众生皆依食住。又《集异门足论》首举一法,亦即有情皆依食住。可见此义之要)。十二有支只解得生死相续,如知有情依食而住,食即有所资取、希求,则生活可有开展,向善之义乃显着矣。食分段、触、思、识四类,先有资长、次求安适,进而希望,而把握充实,莫非食也。一切有情依此四食而后生活可有开展、向上,佛法施设根据于有情生存事实云者,即着眼于此。因众生由食住,进而有常、乐、我、净之要求,更进而有自在解脱之要求,此即有情生存之向善意欲也(大乘入道,于三类缘起中特以受用缘起为转枢;十八空观始于内外空,而慈氏解之为能食所食空;菩萨地上王大业,于佛三身中唯受用身之是修,而唐人译之为食身。食之于道关系可见)。此意欲以遍行之思为主,而与别境之欲相结合,不属于根本烦恼之贪欲。然在不得其道时,即成为四倒。

佛法利益有情,即根据其向善意欲而引导之,示以无倒之常、乐、我、净四德,非但取消四倒而已。然于此四德如真认识,真泯合于实际,亦即自然超过相对看法,不执以为常、乐、我、净,而行其所无事。故佛法非引导众生使于幻灭也,乃先导之以不颠倒,而究竟于超乎四德,以泯合于实际也。此义仍可取证于《法华》,《方便品》云:又诸大圣等,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此即表示佛法施设所据在于有情之心欲,又《譬喻品》说长者之使诸子离于火宅,乃以羊、鹿、牛车引之,三车以喻三乘,其合喻处即谓三乘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乘此三乘,以无漏根力等自娱,便得无量安稳快乐。佛法以此感动众生,自必众生原有此欲,要求自在,乃能投其所好,引之远离,此为佛法施设之根据,即一切有情生存向善之内在希求也(此即是善法欲)。于此可见佛法非破坏世间,乃真正安立世间。《般若》二分《佛母品》谓佛于众生有恩如母,即在能示世间相,其所示非破坏世间、无常、苦等相,乃示之以世间寂灭相,无生灭、增减、染净、来去相,乃至空相、无相相、无愿相,此即佛对众生之大恩。唯龙树释此,谓佛法中有处单说世间无常相者,为小乘说法(小亦不以此为究竟,应由无常进而说空)。大乘则不然,开始即直接示以实相空,循此实相,众生存在乃能有无倒趋向,直注彼岸,此佛所以于众生有大恩也。故佛法施设根据有情生存向善之意欲,非破坏世间,而正从实际安立世间也(《智论》说但破于世间执常、无常,不破世间,此即佛家破想不破法之通义也)。《法华经》云:我虽说涅槃,亦非是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法究竟亦只如是说此义而已,上来诸解又岂自作主张妄为之辩哉!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三日第六次院友会会讲记录

附识:

今之谈佛法有三大病,若不及时对治,终必不救药。

三病者何?

一曰泥迹,专讲娑诃苦恼,生死可畏一套话头,引人厌世躲闪。此从小乘出,却毫未学得小乘之严肃深刻精神,只剩有浑身自私自利解数。此为一大病。

次曰蹈空,专唱高调,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说得一片响,完全不着边际,反倒转来以涅槃菩提将就生死烦恼,由此引人向浮泛空虚,真同方广道人,于佛法一无所得。此又为一大病。

三曰纯任知解,无论说生道死,谈空论有,概从知解上理会,只图说得顺口动听,不管于自身受用如何,不问于他人利益如何,更不理会与此人世如何衔接得上,结果一场空话,竟与人生漠不相关。此又为一大病。

本讲三层,有感而发,针对立言,先提清由实相根据乃得世间是苦之真意味,使人于性寂处有着落,不是一味厌弃了事,经谓欣求涅槃而后厌苦是也。此治泥迹之病。其次说明佛法用于行世,不离世间,所着重者不在世间即涅槃之上,也不在世间实际是涅槃之上,乃着重于实践世间之实际而为涅槃,涅槃应统实践过程而言。应活用此语。佛法不外指示有情只有此一种趋向方是道路,并且只有在此上走着方是道路。此治蹈空之病。最后阐明佛法施设哂茫?炔浑x于世间,即应于世间有其根据,且应即在寻常日用之间得之。菩萨之悲悯盈怀,不避苦难,有情之依皈洲渚,如渴似饥,苟非出于寻常生活中所流露之内在甚深向善要求,则一切佛法施设皆同儿戏沙城,空无基础。故必把握得此,佛法之意味乃能亲切,而非海上仙山,可望不可即也。此治偏重知解之病。今世何世,岂更容空谈性命,无补人群?讲者良心未死,虽古调独弹,无人随和,亦不忍丝毫曲解,而以佛法为人情也。阅者谅之。

更新于:27天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