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她名扬海外时尚圈,是中国最顶尖的设计师,因心疼动物,放弃皮草设计,选择素食! 内容: 马可,最为老百姓熟知的标签就是主席夫人御用服装设计师。 而实际马可在服装圈最早成名来自于1994年“兄弟杯”的金奖作品《秦俑》,此后二十几年,马可实现了从时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设计师、差点成为的艺术家,到“我”的蜕变。 马可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师之一,她名扬海外,曾先后创立“例外”和“无用”……光环加身,她也是一位坚定的素食和环保主义者。 马可关于素食的一次演讲: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跟动物共同成长的几段经历。 在我的生命中,动物对我的影响非常深刻。 我从小特别喜欢动物,在我七八岁的时候,第一个职业梦想就是非常想成为一个动物学家,远离城市深入大森林,在野外的环境下与动物相生相伴。 我一直觉得动物是我的老师,它们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和人与人之间完全不同的。 我家里有猫也有狗,我常常观察它们身体上的细节,猫的爪子跟人的手指数量是一模一样的,它有四个花瓣形的脚掌,就是人手的四个手指,脚掌上面有一个退化的脚趾,就相当于人的大拇指。 我们会在动物身上找到很多人类的影子,我经常拿着它们的小爪子或者是握着狗狗的爪子的时候,想到在千万年前,我们曾经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我们都知道地球生命演化的过程,从最初的水,水里面孕育了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从海洋生物转化成两栖类动物,再到陆地的动物,再到有脊椎的等等一直到哺乳动物,经过亿万年演化才到今天。 我们通过对动物的观察,能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是一体的,所有的人和动物追根溯源都来自于同样的祖先,我们和动物其实都是亲人。 第1个故事  动物在我的成长过程当中,教给我太多东西,我一直把动物尊为我的老师。 我记忆中的第一次不吃肉是「不吃鸡」。 那时候我大概只有五岁,还没有上学,七十年代的中国,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吃肉,就真叫“过年”。 除夕那天中午的时候,爸爸从外面回来,带来了一只活鸡,拎到家里,丢在厨房的地上。 我对所有的生命、活的动物都很感兴趣。 看到这只活鸡,我给它松绑放出来,给它找米吃,给它喂水. .. .. .我跟它玩了整个下午,非常开心。 到傍晚的时候,我爸拿出了菜刀,我才意识到:它要成为我家今天的晚餐。 我跑过去抱着爸爸的大腿使劲儿地求情:爸爸可不可以不杀它? 它是一只非常聪明可爱的小鸡呢,我们可以养它,它会生很多蛋等等。 但是大家都知道,一年里难得吃一次肉,这是不可能的,最后这只鸡还是被爸爸杀掉了,我关在房间里难过地流泪。 到了吃晚餐的时间,小鸡炖蘑菇已经做好了摆上了餐桌,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了。 爸爸妈妈一次又一次把鸡肉夹到我的碗里,我一次又一次把肉夹回去,来来回回几次之后,我爸爸很生气地批评我:“你怎麽这么任性,这么不听话,大过年的还不好好吃饭? ”我沉默了一会儿后说道:”我今天跟这只鸡玩了一下午,我们在一起很开心,它已经是我的朋友了,一个人怎麽可以吃自己朋友的肉呢? ”话音一落,我的家人就再也没有把鸡肉夹到我的碗里了。 那天晚上我一口鸡肉都没有吃,心里充满了对无法挽救它的生命的歉疚和失去朋友的悲伤。 我长大以后才知道佛家有“三净肉”的说法,我在五岁还不懂得这些事理的时候竟然做到了“见其生,不食其肉”,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次不吃肉。 第2个故事  我长大以后,学了服装设计。 大学毕业后的90年代初的一天,在翻看《汉声》的一本书,书的名字我已经不记得了。 大家知道《汉声》吗? 它是台湾70年代初期创建的一本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关于中国民间民艺的杂志,经历了四十多年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汉声》四位创始人之一的黄永松老师,他就坐在下面的观众席上。 我跟黄老师是多年好友,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是我们一直有惺惺相惜的感觉,彼此很珍惜。 在翻看那本《汉声》的书时,一张牛的图像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牛特别有意思,它是由文字组成的,于是我就从牛头开始顺着读了下去: 凡人听我说根由,世间最苦是耕牛,春夏秋冬齐用力,四时辛苦未曾休,犁耙肩上千斤重,麻鞭百万肩上抽,恶言恶口诸般骂,唱声快走敢停留。 田土坚硬耕不动,肚中无草泪双流,指望早晨来放我,谁知耕到午时头,饥饿吃口田中稻,全家大小骂瘟牛,一年都是吃的草,种得田禾你自收。 籼米白米做饭吃,糯米做酒请亲友,麦粟棉花诸般有,芝麻豆谷满园收,媳妇嫁女做喜事,无钱又想卖耕牛,见我老来无气力,卖与屠行做菜牛。 捆缚就把咽喉割,剥皮刈肉有何仇, 发布时间:2022-10-17 20:37:33 更新时间:2022-10-17 20:38:10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