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近代往生男居士二 内容: 近代往生男居士二夏莲居夏莲居,少志学,博贯群籍。 穷研理性,兼擅众艺。 中年潜修内典。 由宗而教,由显而密,圆融无碍,会归净土。 乙丑,军阀张宗昌督鲁时,以莫须有之罪相加,籍没家产,下令通缉,乃避祸东瀛。 逾年归来,掩关津门。 丈室唯供弥陀像,一心虔持圣号,冥心绝虑,专精行道。 历十载。 感应道交,瑞征屡见,见佛见光,从不示人。 有诗云:‘一卷六字经,转破十年暗。 人云我念佛,我说是佛念。 迷云陈雾重重过,瞥见澄潭月影圆。 ’九. 一八事变爆发,国难方殷。 北京缁素一再坚请,乃来京卜居鼓楼之侧。 锐志潜修,尽心弘化,广赞大乘,宣扬净宗,诲人不倦,数十年如一日。 求道问学者,日盈于庭。 获沾法益者,不可胜已。 或明心见性,或生脱立亡,或往生现瑞,或舍俗出家。 至于闻教启信,洗心向善者,更仆难数。 乙巳仲冬,年八十有三。 一日谓人曰:‘余大事已办,决舍浊世矣! ’于时精神奕奕。 开示法要,及修持所现境界,多为平素未曾道及者。 旬日后,示微疾。 夜间家人侍侧,闻其念佛相继。 忽闻历声一唱,惊视之,即于此一句万德洪名声中,安祥往生矣。 正念分明,说行便行。 入弥陀愿海,为学人楷模,信乎! 有关中念佛诗若干首传世。 陈无我陈无我,号法香,居上海,原籍钱塘。 曾任‘太平洋报’、‘民国日报’等编辑。 邃于国学。 创办新世界新闻社,自任社长。 陈白虚居士导之信佛。 阅‘护生画集’,即立志茹素。 为弘扬佛法,开办大法轮书局,流通佛学书籍。 并编印‘觉有情’月刊。 月刊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稿件剪裁,无我亲任之。 出版十余载,订户遍国内外。 并編著‘皆大欢喜’、‘奇梦轮回’等书,皆契理契机之作,深为读者所喜。 年四十二丧妻,不复续娶。 无我笃信净土,尝谓其友窦存我言:‘曾阅中峰国师'三时系念’,殊感得力。 ’每日鸡鸣即起,礼诵甚勤,处世接物,诚实待人,蔼然长者。 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三日,因病念佛而寂,寿八十四。 子心纯,号念慈,亦精佛法,著有‘念慈笔谈’。 笃志净土,体弱先逝。 张大朗张大朗,安徽怀远大潘村人。 不识字,事母甚孝,业石匠。 从邑人徐本孝受念佛法门,其妻竭力阻止,不为动。 未几,妻死,乃一意精进,昼夜礼念,不稍休。 行之七载。 一九二○年,中秋节将届,示微疾。 谓其母曰:‘吾去后,定先来度母,勿悲也。 ’其母固茹素念佛,亦勉其子:‘一心念佛,以求往生。 ’八月十三日正午,嘱其弟根朗曰:‘你以后要好好侍奉老母,我马上要去了。 西方天乐来迎,你听见么? ’说毕,焚香趺坐,合掌而疾。 斯时,空中天乐忽鸣,似有小喇叭,其声悦耳,不可言状。 天乐响外,有二灯如碗大,晃烁荡漾,大众共见,历一时许始隐。 当时村外人皆闻大潘村上空天乐声音,来观者数百人。 但一入村,则又无声,而本村人仍闻天乐。 观者无不感叹。 时大朗年三十岁。 后数年,其母卧病,谓人曰:‘吾儿大朗来迎吾去矣! ’遂逝。 安徽余椒县大马厂王昆儒,以大朗事函告印光大师。 师覆示云:‘张石匠之事,即如此稀奇,其地必有认真念佛之士,当去打听的确,以资起信。 ’王昆儒遂函怀远探问,得该村潘渭生、胡嘉春、郑广义、潘复义四先生复书,证明为彼等所共见亲闻,确实无讹。 张石匠目不识丁之人耳,一闻念佛法门,即便信受奉行,虽遭磨折,志不为馁。 信愿行三,资粮具足。 七载勤修,便离火宅。 下手易而成功速,弥信净土法门之契机也。 周紫珊周紫珊,名毓英,江西吉安巨商周扶九之长孙。 幼失怙侍,由祖母谭太夫人抚养成人。 紫珊赋性聪慧,好学敏求,仁慈和蔼,虚怀如谷。 生长豪富之家,绝无骄奢习气。 居官为政,以忠直见称。 同寅亲友,以至婢仆,或有违逆,从无疾言厉色。 迨致仕归隐,杜门养晦。 偶阅内典,即知佛法为世间一切诸法之根本,福利社会,普度众生,胥赖乎是。 于是即皈依谛闲法师,法名智藏。 从此长斋念佛,戒杀护生,淡泊自奉。 亲友告贷,不厌频繁。 济人饥寒,率为常事。 一切善举,慷慨助成。 所行世善,悉以大菩提心,回向西方。 一九三二年岁次壬申,值知命之年。 四月初八,适逢释尊圣诞。 早晨七时,稍示微疾。 觉腰背疼痛,令人徐拍,以求轻快。 己则跏趺向西,专心称念阿弥陀佛,声音清亮。 久之,声渐低,溘然长逝矣。 拍背之人,以其良久寂然无声,乃探其鼻息,知已舍报往生。 异香满室,五日始散。 傅春浦傅春浦,名川,江西清江县东郭村人。 幼失怙,母聂太夫人苦节教养。 习法政巡警学,历充县署科员校长等职。 母夙奉观音大士,茹素念佛。 一九二八年,因母病,发愿朝普陀,母病旋愈。 遂于一九三一年九月,至普陀还愿。 礼梵音洞,感菩萨示现白衣持净瓶杨枝相。 复求明宿命。 见一头陀,衣服褴褛。 乃悟轮回非虚。 谒印光大师于苏州报国寺,始闻净宗法要。 从此信愿念佛,精进不懈。 并皈依德森法师,法名禅川。 一九三三年,充鹿江念佛林宣讲主任,诱掖劝导,从者甚众。 家道素寒,体弱善病。 是年春,梦观音菩萨示语,期在七月。 迨盂兰盆会后,遂抱病,一心念佛,忘其所苦。 二十三日,戚友为助念,已瞑,逾时复苏。 请大仁法师来,托以荼毗事。 二十六日,复绵惙,家人环泣。 居士笑止之曰:‘何泣为? 当于地藏菩萨圣诞之日西归。 ’至时,端坐椅中,结弥陀印,凝视佛相,安然而逝。 遍体冷透,顶门独温,面容妍泽,有逾生平。 闰七月初二日,樟树镇通慧寺住持大松和尚及大仁师至,为其料理入龛,趺坐合掌,宛如生人。 先日大风雨,迨子时举火,天忽光明,异香馥郁,非兰非檀。 白光一道,自龛出,向西而去。 春秋四十有八。 发布时间:2025-11-19 11:36:56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34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