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冯达庵:法华特论 第十一 阿难等授记品---授学无学人记品 内容: 法华特论达庵居士 冯宝瑛著第十一 阿难等授记品---授学无学人记品普通声闻人之缘熟者,皆蒙授记矣。 而多闻之阿难,密行之罗睺罗,虽亦示迹声闻;地位则较异。 或有学(未证极果),或无学(己证极果),此类根机约二千人。 今以缘熟之故,一一亦蒙授记。 尔时阿难、罗睺罗皆希授记,起座白佛言:阿难忝为侍者,罗睺罗忝作佛子,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莫不知识;倘无授记,何餍众望? 世尊慈悲,当满我等之愿。 时声闻弟子同此机类者二千人;或有学,或无学,各发是愿;皆到佛前,合掌待命。 阿难具云阿难陀,义为庆喜;斛饭王之子,佛之堂弟,佛成道之夜诞生。 时祥光充满其国,故以阿难名之。 二十五岁出家;侍佛二十五年;多闻第一。 佛说《法华》时,阿难仍示迹须陀洹(初果);以身为侍者,不合取证极果。 罗睺罗义为覆障;或云在胎覆障六年乃生,故名;佛之亲子。 佛成道之夜与阿难同时诞生;十五岁出家,密行第一。 二人皆随释尊成道而现身,其各为释尊差别智之流现可知矣。 同此机类二千人,则又二差别智之眷属也。 内秘法身大士,外迹仍待授记,显教仪式应如是尔。 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供养六十二亿如来,护持法藏,然后作佛;名山海慧自在通王世尊,十号具足。 国名常立胜幡,清净庄严。 劫名妙音遍满。 其佛寿命,无量千万亿阿僧祗劫;教化二十千万亿恒河沙诸菩萨,令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正法住世,倍于佛寿;像法住世,复倍正法。 阿难闻已,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佛法藏,通达无碍;如今所闻;亦识本愿。 阿难原出如来八秘印中之法住印(参观《大日经》)。 示迹世间,作菩萨形,则如文殊师利;作声闻形,则如阿难;皆以护持法藏为本德。 行人适合此类根性,从外迹习声闻道者,即成阿难同类之机。 当日现身为释尊侍者之阿难,是此中行人之一;与如来法住印相应者也。 六十二者,六十二见之总目也。 每“见”之附属心数皆以亿计,故称六十二亿。 一一见分能融归见大,则各成如来一德。 阿难因地,历劫亲近供养六十二亿如来者,分师诸如来之特长,递消六十二亿之俗见也。 消磨净尽,自然圆满成佛。 名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者,具足诸如来之法藏,智慧广大如山海;依此智慧而说法,一切自在通达无碍也。 胜幡,代表功德总汇。 国名常立胜幡,一切功德恒常具摄于国内也。 劫名妙音遍满,则说法之音普遍十方矣。 阿难过去虽曾供养无量千万亿佛,得闻诸佛种种法藏;隔阴所迷,容未及忆。 今蒙释尊授记,菩提大心顿发;表里洞彻;过去闻持诸法,齐现于心;与今所闻? 融合无碍。 本愿者,与如来秘印相应之弘愿也。 释尊说法二十五年,阿难始出家;与闻之经只得其半;佛灭后堪任经藏结集之主者,正仗忆念过去无量法藏之力耳。 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咸作是念:我等尚不闻诸大菩萨受如是记莂,而诸漏未尽之声闻人乃能得之;此属何等因缘耶? 佛知众念,告诸菩萨言: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无上菩提心。 阿难常乐多闻;我则勤行精进。 我证佛果,阿难则护持我法;亦护持未来诸佛所有法藏;教化成就诸菩萨众。 本愿如是,故得斯记。 三乘教中,初机菩萨见闻浅;诸大菩萨之受庄严记莂(即详细授记),因无缘与知;今于法华会上得见诸阿罗汉授记(舍利弗等),虽感稀有,尚以为漏尽之人应得是果;阿难示迹须陀洹,乃更蒙广大授记;自然不免疑念。 释尊俯就其机,略从外迹解说;函理却甚深奥。 于空王佛所同时发无上菩提心者,依法界本体发起圆觉之性,一聚“心王”、“心所”同时并作也。 “闻”、“修”二心所,并驾齐驱;因修得证,终成“毗卢”心印。 由闻而持,则成“法住”心印。 毗卢示迹释尊化身;法住开为声闻眷属,则有阿难行者起而相应;是谓我证佛果,阿难则护持我法。 未来诸佛之应现,必开其法住印;阿难亦以行者资格作护持法藏之人;藉以广其经验也。 所护法藏,不论大乘小乘,行菩萨道者皆应通达;故曰教化成就诸菩萨众。 阿难具此本愿,故得如是庄严记莂也。 佛告罗睺罗:汝于来世当供养十世界微尘数如来;常作诸佛长子,犹如今世;最后作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长子。 过是以后,当得成佛;名蹈七宝华世尊,十号具足。 国土庄严,寿命劫数,所化弟子,正法像法,皆与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无异。 罗睺罗原出如来内眷属中之执金刚印(见《大日经》及《金刚顶经》)。 示迹世间,作菩萨形,为金刚手;作声闻形,为罗睺罗;皆以执持自心佛性为本德。 行人适合此类根性,从外迹习声闻道者,则成罗睺罗同类之机。 当日示身为释尊长子之罗睺罗,即此中行人之一;而与如来执金刚印相应者也。 佛性中之一切种智,内心虽可一念具持;然发为外迹,须广学多闻乃能圆满;故其进修,恒与阿难平行。 心中十世界微尘数种性一一发展,外迹即为供养诸佛一一圆满。 其以金刚手能力,任持何佛特性,即喻如其佛之长子;以是如来眷属中魁首故。 示作释尊之子,则又力持释尊特性耳。 已与阿难平行并进,阿难功德圆满时,罗睺罗最后之身,则转持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特性;故仍作其长子;从此遂证佛果。 佛名蹈七宝华者,金刚手菩萨本德,恒步步蹈莲华而行也(见《密宗仪轨》)。 国土庄严,乃至正法、像法皆与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无异,一向平行故。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二千人住立面前,其意柔软,寂然清净,一心观佛;即告阿难: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如来,护持诸佛法藏;末后同时于十方各得成佛;皆名宝相世尊,十号具足。 国土庄严。 寿命一劫。 声闻菩萨,正法像法,数量悉等。 此学无学二千人,皆外习多闻,内修密行之流也。 其意柔软,寂然清净。 正是佛性将活之时。 一心观佛,以待如来加持;遂顿时相应,得蒙授记。 从内心种性开发,一一以五智接之;是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如来;此乃密行通例。 罗睺罗只供十世界者,金刚手已具五智,只未圆满,但依总智开发心数便得也。 若约显教,须言历若干劫,供养若干佛,而后成正觉。 示现应身,则宝相庄严,寿命一小劫云。 论曰:实修一乘大教,其始必由如来以神力加持。 自心接受法流后,发起菩提种性;而以金刚手力用密持之;是名密行。 无此密行,任何勤苦修习,不得真实菩提。 金刚手有如来长子之称,为能荷担如来家业也。 如来示迹比丘,金刚手从而示迹声闻;俗谛上则为如来亲生子,罗睺罗乃其一例。 非必化身佛之子皆名罗睺罗,亦非金刚手变作肉身声闻;乃因地行人有名罗睺罗者与金刚手法性相应而已。 内修密行,于事迹倘无所见闻,终囿于如来内眷属秘境。 就闻持方面观之,固类文殊法性;外现声闻身,非必名阿难,且亦非文殊化作;其义正同。 二尊者之授记共置一品,盖有密切关系也。 发布时间:2025-11-17 12:00:25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3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