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佛教不让僧人结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内容: 和尚不结婚是佛教基本教义的体现。 佛教的教义总的来说有四个方面,即苦谛(说世间的苦)、集谛(说苦的原因)、灭谛(说苦的消灭)和道谛(说灭的方法),这四点统称为“四谛”。 而所谓的苦,就是人在没有悟道之前,执着于六道轮回之间(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再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六道之间升降无穷)。 因此佛教徒所追求的解脱就是要摆脱这六道轮回的命运,达到无爱无嗔的涅盘境界。 如果结婚就是执着于六道中的人道,就等于甘愿沉沦于六道之苦,与佛教苦集灭道的基本教义相违背。 宣化上人讲述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七日晚讲于万佛圣城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 其心不淫。 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若诸世界’:假设所有一切世界。 ‘六道众生’:天道、阿修罗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这六道众生。 ‘其心不淫’:他的心不淫,没有淫欲心。 ‘则不随其生死相续’:要能没有淫欲的心,生死流就断了,就不会随著生死相续接连不断,生死也就停止了。 汝修三昧。 本出尘劳。 淫心不除。 尘不可出。 ‘汝修三昧’:‘汝’是指阿难;佛说:阿难你所修的定力。 ‘本出尘劳’:本来是为了超出尘劳,超出生死。 可是你‘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你如果淫欲心不断,你想超出尘劳,是无有是处的,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 淫欲心就是尘,就是一种尘劳。 所以不要说你去做淫欲的行为,你就是心里生一种淫欲的念头,有这个淫欲的心存在,这也就是尘劳,没有超出去。 所以说你要是不除淫欲心的话,你想修道,开悟成佛,那是没有这个道理的。 因此一般最愚痴的人,就说又要有淫欲心,又要开悟,这种思想就是最愚痴的,这种人是最不可以教化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现在出世,也没有法子能令他得道证果。 所以这种人是最笨最愚痴的。 纵有多智。 禅定现前。 如不断淫。 必落魔道。 上品魔王。 中品魔民。 下品魔女。 ‘纵有多智,禅定现前’:你纵然有智慧,禅定现前,你修行,一打坐就得到轻安的境界,觉得非常的好。 禅定现前,就是你的功夫有所成就。 ‘如不断淫’:假使你的淫欲心不断的话。 ‘必落魔道’:你虽有智慧,不断淫心,就会做魔王去。 ‘上品魔王’:上品上等的做什么呢? 去做六欲天的魔王。 ‘中品魔民,下品魔女’:中品的做什么呢? 做魔民,做魔的老百姓。 下品的呢? 就做魔女,生得虽然漂亮,但是非常卑鄙。 有智慧的人要小心一点,聪明的人在这个地方要注意呀! 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了不起,你不明白,我明白;你不懂,我懂。 有一点智慧,这叫小智小慧。 你这小智小慧,就会把自己的前途给耽误了。 彼等诸魔。 亦有徒众。 各各自谓。 成无上道。 你看看,这种有一点小智小慧的人,他淫欲心不断,总讲这个爱欲,你爱我,我爱你,这么爱来爱去,爱到后来就成了魔了。 成了魔,你说怎么样呢? ‘彼等诸魔’:他那个诸魔。 ‘亦有徒众’:也有他的徒众,有他的徒弟,有他的护法。 ‘各各自谓,成无上道’:魔化自己不知惭愧,自称我就是佛呀! 我们就是最高无上的啦! 什么大他就说什么,因为他本来是魔,但他不承认他是魔,他说他就是佛。 佛也有假的,世间上其他的都是假的佛,他也想做个假佛,但是他还不承认他是假的,他认为他就是真的,他也认为他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我灭度后。 末法之中。 多此魔民。 炽盛世间。 广行贪淫。 为善知识。 令诸众生。 落爱见坑。 失菩提路。 ‘我灭度后’:释迦牟尼佛在没灭度以前就说:我现在在世界上,这些魔王不敢出世。 等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就是现在你我这个时候。 ‘末法之中’:法在末梢上的时候。 ‘多此魔民’:这种魔民多得很,到处讲淫欲,无论男的女的都欢喜淫欲。 又想要成佛,又想要开悟。 为什么我认识这个魔? 以前我看到某一个人,不要提他的名字。 他说他自己是佛,我就说他是魔,他问我:‘谁是魔? ’我说:‘你就是魔。 ’为什么我知道他呢? 他就是弄这一套嘛! 专门讲情讲爱的,I love everybody。 他有什么资格爱所有的人? 真不知丑,自己太不知惭愧了。 ‘炽盛世间’:在这个世间像火烧似的,到处燃烧,淫火旺盛。 一般无知的人,也就听他,他讲得不错啊! 他讲得很有道理的啊! 尤其一些青年的人,正对他的味道了,正对他的机,所谓臭味相投,你臭,他也臭,所以你说我好,我也说你好。 如果味道不同,就不会互相赞叹了。 道不同则不相为谋。 要是同道,思想相同了,大家就以盲引盲。 以盲引盲,就是自己是个瞎子,没有眼睛,还要给人家带路。 这不是骂人,‘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 ’师父下地狱,徒弟也跟著到地狱,两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进去的,你说可怜不可怜? 就是这一类的人。 ‘广行贪淫,为善知识’:自己就说:‘我到处讲经,我到处give lecture,我give lecture to everybody。 ’真是把牙都可以笑掉了。 ‘令诸众生,落爱见坑’:令所有的众生都堕落到淫欲的坑里。 ‘失菩提路’:把菩提道路失去了,没有了,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就跑到地狱里去了。 师父看见徒弟拱进来了,说:‘你怎么也来了? 这个地方不是很好的地方。 ’这徒弟说:‘你先来了嘛! 我当然也要跟著你来了嘛! ’师父说:‘唉呀! 你不应该跟著我来啊! 这个地方是一个受苦的地方。 ’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 先断心淫。 是名如来。 先佛世尊。 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一反一正只相差一点点,相差哪一点呢? 菩萨是爱人的,他慈悲爱护一切众生,而没有淫欲心。 魔王受护一切众生,但是他专门讲淫欲,专门注重淫欲,甚至于他说淫欲心愈重,开悟也开得果位愈高,以这邪说来害人。 菩萨没有淫欲心,对于一切众生都不分彼此。 有淫欲心就是魔。 爱护一切众生,这是菩萨的境界、佛的境界。 魔爱人是有所企图,有所贪欲。 菩萨爱人是没有贪欲的,没有贪欲也就是没有淫欲。 所以佛教讲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佛教和世间一切魔王的教不同也就在这一点。 ‘汝教世人’:你应该教一切世间人。 ‘修三摩地’:修这个定力。 ‘先断心淫’:先要把淫心断了,你能断淫心。 ‘是名如来’:这就是如来所教化的道理。 ‘先佛世尊’:以前所有的佛世尊。 ‘第一决定’:以此为第一种的决定。 ‘清净明诲’:清净而明白的教诲一切人,一定要断淫,这是第一个先决条件,一定一点也不能改变的。 这是决定义,而不是不定义。 不是说没一定,你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 唯独淫心一定要没有。 若有淫欲心,那就是落魔了;你要是想有淫欲心来开悟,那就一定要落为魔王的眷属。 是故阿难。 若不断淫。 修禅定者。 如蒸砂石。 欲其成饭。 经百千劫。 只名热砂。 何以故。 此非饭本。 砂石成故。 你看,这又举了个比喻,你要不相信,讲一个道理给你看看。 ‘是故阿难’:因为这个,所以阿难! ‘若不断淫’:假使你不断淫欲心。 ‘修禅定者’:你天天打坐、修行,你一边修行一边漏,你修一点就漏十点,修一分就漏十分,修十分就漏百分,怎么样啊? 你想要打坐,又离不开淫欲;想开悟,又想要寻求这一种颠倒的快乐。 ‘如蒸砂石’:像什么? 就像蒸砂和石一样。 ‘欲其成饭’:你想将石头和砂做成饭。 ‘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你这样子,即使经过百千劫,只叫热砂子,没有旁的用。 ‘何以故’:什么道理呢? ‘此非饭本’:因为它不是米,不是饭的根本。 ‘砂石成故’:你所蒸的是砂石,如果你想要不断淫心而开悟,就像蒸砂石,想要把砂石变成饭一样的道理。 没有淫欲心,则没有男女相,也没有人相,也没有我相,心没有众生相,也没有寿者相,有些不知道惭愧的人说:‘我就是这样子。 ’你说你是这样子的,那是靠不住的,那是没有什么凭据的,你怎么知道你是这样子呢? 你要是这样子的,根本就不知道是这样子的。 你也不会说:‘喔! 我没有淫欲心。 ’不会有这一个见解,没有就是没有了,不会各处去卖广告、登报纸的,不会对人说:‘我就是这样的。 ’你这一卖广告已经不是了,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 要是你真能没有淫欲心了,‘眼观形色内无有’,眼睛看见什么形形色色,内里头没有的;‘耳听尘事心不知’,耳朵听见什么好声音,心里不知道的。 那就是有点火候了。 要连心里都不动念,根本淫念都没有了,那才是真的,你有的时候如果还知道女人是怎么样子,那就靠不住了。 有一个人开悟,就到他师父那儿请开示,说他开悟了。 他师父问:‘你开的什么悟啊? ’他说:‘喔! 以前我都不懂,现在我知道师姑是女人。 ’他知道师姑是比丘尼;他知道比丘尼是女人了。 他师父用佛眼一看:‘呀! 他是开悟了。 ’所以就给他印证:‘你可以了。 ’你说这谁不知道呢? 但是你要不开悟,你就不会说这句话,因为开悟了,所以会说这句话。 并且,这也不能骗人的,因为他师父有佛眼,用佛眼一观察,知道他是得道、证初果了。 所以就给他印证说:‘是这样子的。 ’ 汝以淫身。 求佛妙果。 纵得妙悟。 皆是淫根。 根本成淫。 轮转三涂。 必不能出。 如来涅盘。 何路修证。 佛告诉阿难说:‘是你欢喜这个摩登伽女,那你不断淫心,而且这个淫身也存在的,以这种淫身来求佛妙果,想得到佛的果位。 ‘纵得妙悟’:你纵然就是得到这种很妙的道理。 ‘皆是淫根’:这还是你的淫根没有除。 ‘根本成淫’:那根本就是成了一种淫欲心。 ‘轮转三涂’:你将来一定堕到三涂。 三涂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 ‘必不能出’:一定不能出离三恶道,或者转生畜生,或者转生饿鬼,或者堕地狱。 ‘如来涅盘’:佛涅盘的果位。 ‘何路修证’:你凭什么,你凭那一条路可以证得如来涅盘的果位呢?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 断性亦无。 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你必定要使淫机,‘机’即最小最小的那一念,这就叫淫机,就是无明,你把无明断了。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你身的淫机也断了,心的淫机也断了。 ‘断性亦无’:你就连知道断的性也没有了。 ‘于佛菩提’:在佛的觉道上。 ‘斯可希冀’:你才可以有所希望。 如我此说。 名为佛说。 不如此说。 即波旬说。 像我这样讲就是佛所说的法,如果不合乎我这个道理,就是魔王所说的法。 来听经一定是都要有眼睛的,瞎子不能来听经,聋子不能来听经,哑巴也不能来听经,到这里来听经的都是愈听愈聪明,不会愈听愈愚痴。 所以你们现在每一个人都应该把你们那个真正的智慧眼睁开,真正耳根要返闻闻自性,不要向外去找,这是我今天告诉大家的话。 发布时间:2025-11-11 08:27:53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33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