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39句至48句) 内容: (三九)南无婆伽婆帝【颂】无妄自在大定中 炽盛智炬照梵宫 端严威仪三千界 吉祥如意不老松【解】没有妄想就自在,有妄想就不自在。 若自在就在光明定里。 「炽盛智炬照梵宫」,智慧的火炬将天宫照耀,其端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再没有比这更端严了。 在三千界内是众生最尊敬的,这种威仪三千,礼仪三百,端严即有威仪,能如此便能如意吉祥,「吉祥如意不老松」,像松树一样永远都是青的,若要详说是说不尽的,现只略说一点。 (四○)摩訶迦罗耶【译】大梵天众。 【释】翻大作者。 谓大梵王。 能作娑婆界主。 法华云。 大梵天王。 为一切众生之父。 一翻大悲心。 东南方梵王。 名大悲。 东方大梵。 名救一切。 有云大悲光佛所现。 【颂】大梵天王名大悲 救护一切众生归四臂三眼观邪正 赏善罚恶守法回【解】这是大梵天众大梵天王,有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其中有一位大梵天王名叫大悲,很慈悲的,又有一位名叫救护一切,所以说:「大梵天王名大悲,救护一切众生归」,他看众生走错路走得太远了,便想法子教他们回来,不要误入歧途。 「四臂三眼观邪正」,他有四隻手臂,三个眼睛,很神气的,在天众中他的道德、学问、神通、变化都很高,所以他用他的四臂三眼视邪正,看世界的对和不对,「赏善罚恶守法回」,谁若做好事,他就奖励他,谁若做坏事,他就惩罚他。 (四一)地例般刺那【释】地例。 阿难陀经翻甚勇。 不空翻智光。 华严谓光遍十方梵王。 慧光梵王。 法华。 光明大梵等。 又名义卢波摩那。 此翻无量光天。 然灯佛现。 梵云提和竭罗。 【颂】光明遍照大勇王 不空智慧露真常然灯古佛权示现 普摄群机度法堂【解】这也是大梵天,地例翻甚勇。 大梵天王光明遍照十方法界,也是一个大勇猛王,「不空智慧露真常」,他有大智慧,总在真常的道上,真常即「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一种境界。 「然灯古佛权示现」,这大勇猛王是然灯古佛所大权示现的,「普摄群机度法堂」,他普遍摄受一切众生到佛法的堂里。 人们有时认识真理,有时不认识真理,佛法就是真理,认识就生信仰,不认识就不生信仰。 认识的都是有智慧的人,不认识的是因为被无明遮,见到佛法也不认识,这是一定的道理。 (四二)伽萝毗陀萝【译】天将众。 【释】牟梨经云。 迦罗皤底罗。 此翻五兄弟天。 又阿罗歌。 白色。 阿罗那。 赤色。 迦罗。 黑色。 水伽罗。 苍色。 犍陀罗。 黄色。 即成五种大功德光明。 云天。 陀罗尼集云。 毗摩罗。 无忧德佛所现。 【颂】天兵天将猛勇军 扫荡群邪镇妖氛法界澄清功德大 卫护正教永昌兴【解】这是天兵天将,天上的军队,「扫荡群邪镇妖氛」天上为什么还要天兵天将? 因为天上有阿修罗和天魔外道,他们有天福,没有天权,想和玉皇大帝(帝释)作战。 天兵天将是保护玉皇大帝来扫荡群魔,镇压妖氛。 「法界澄清功德大」,天兵天将把妖魔扫除澄清功德是很大的。 「卫护正教永昌兴」,保卫佛法常常昌盛兴旺。 这一句迦罗五兄弟天,天兵天将,这五兄弟天有五彩的光明,阿罗歌翻译白色,阿罗那翻赤色,迦罗翻黑色,水伽罗翻苍色,犍陀罗翻黄色,即成五种大功德光明云天。 陀罗尼集上说,毗摩罗乃无忧德佛所化现。 (四三)波拏迦萝耶【译】天兵众。 【释】波拏。 云究竟。 迦萝。 云能作。 下云。 吒织迦罗。 翻极障碍。 乃色顶天伴侣。 又经云。 迦留波陀。 此言终足迹。 天有十处。 居须弥垛。 【颂】四值功曹巡世间 观察善恶过不偏年月日时仔细记 因果报应毫髮端【解】四值功曹就是年值、月值、日值、时值,这四值功曹,各自去巡查世间,「观察善恶过不偏」,看谁行善,谁行恶,很公平的,不会有偏见。 「年月日时仔细记」,他把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在什么地方,都详细记载下来。 「因果报应毫髮端」,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报应毫髮也不会错的,即使一根头髮那么细的错也不会有的,非常公道,非常正直。 这句波拏翻究竟,迦萝翻能作,即能作四值功曹的工作,能作赏罚人间善恶的工作。 (四四)阿地目帝【释】一云。 阿目多。 翻无能压。 亦云。 阿提目多伽。 翻善思惟。 三十三天中。 威德轮天。 善见天。 色天中善见。 善现等。 一云。 降伏众魔王佛。 善意佛现。 又牟梨经云。 何例地此翻七姐妹天。 【颂】无能压义善思惟 三十三天抖雄威四大部洲杵逆者 恶报难逃堕轮回【解】阿地目帝的意思是无能压,也叫善思惟。 「无能压义善思惟」,无能压,也就是不能遮盖,不能遮盖他的智慧。 「三十三天抖雄威」,他在三十三天上面是很威风的大英雄。 四大部洲: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庐洲。 在这四大部洲的不孝顺和杵逆者「恶报难逃堕轮回」,凡是杵逆父母,或不尊师长的人,都会做饿鬼,或堕地狱,或做畜生。 轮回有三善道,三恶道。 三善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罗。 三恶道是地狱、饿鬼、畜生。 三恶道就是受恶报,受苦。 (四五)尸摩舍那泥【释】音意云。 尸弃那。 此云有髻。 论云。 尸弃刺那。 翻云火顶。 宝髻,即尸弃大梵。 一云。 宝火佛现。 又澮显传。 尸摩赊那。 汉言弃尸田地。 亦翻寒林。 昔有一天人。 到林香花供礼。 因前生故身。 受持佛十善戒。 得生三十三天。 自然快乐。 一切鬼神。 皆来跪拜。 【颂】宝髻火顶大天神 奉行十善积功勋鬼仙灵物来瞻礼 躬行实践因果真【解】尸摩舍那泥翻译成宝髻,又翻译成火顶,这是一个在天上的天神。 他怎样得到宝髻火顶的相貌呢? 因为他奉行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綺语,不两舌,不恶口,一点贪嗔痴也没有,「奉行十善积功勋」,一点功一点功地积聚,久而久之便很多啦,所以「鬼仙灵物来瞻礼」。 一切的鬼,一切的仙,以及一切有灵的东西都来瞻礼这位宝髻火顶天神。 「躬行实践因果真」,他自己做什么事,实实在在,躬行实践对因果很认真,一点不马虎,所以他有这种威德,有这种宝髻相好。 楞严咒里面包括的一切天神众,天将众,功曹众,一切天王圣贤,佛菩萨阿罗汉,我们一诵这个咒,一切的鬼神都要恭恭敬敬,守规矩啦。 因为这些都是鬼神王的名字,他们听见王的名字,就都循规蹈矩守法啦,不敢为非作歹啦。 常常诵持楞严咒,就能得到大感应,世界也就没有灾难。 所以楞严咒的力量是最不可思议的,我们现在用很浅显的句子,来表达它的万分中的一分意思,虽然只有万分之一分,你不妨记一记,因为只有这点点,就可明白很多。 讲楞严咒,这个讲法是从来没有的。 希望多一点人能知道楞严咒的妙处,这个世界就会平安,所以现在我们讲楞严咒,也就是转移世界的灾难。 (四六)婆悉泥【释】或波斯匿。 翻云胜军。 下云。 婆吒霰尼。 即是外道。 无想天属。 一云。 鬬战胜佛所现。 【颂】所向无敌号胜军 不战而降弃甲兵以德服人弭灾祸 望风披靡护安平【解】波斯匿翻胜军,又翻译外道。 外道住在无想天,那地方总是没有事情,要找事情干,有军队叫胜军,是天神众组成的,好像天上的游击队似的,游击队所向无敌,无论到什么地方去,一定胜利的。 所向无敌,只要军旗往什么地方一指,该地方的军队就抵抗不住,「所向无敌号胜军」,这个军队叫常胜军队,什么时候也不打败仗。 「不战而降弃甲兵」,这个不战而降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尽打败仗的军队,到什么地方,不需要打仗,就把胄甲、刀枪剑戟丢了便跑,对方说:「老乡老乡! 缴枪缴枪。」他说:「OK,yes!」把枪放下就跑。 这叫弃甲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跑五十步的兵,就笑跑一百步的军队多没用,跑得那么远,你看我才跑五十步。 五十步笑百步,说军队没有尚武精神,不够勇敢。 以五十步笑百步,你说这应该不应该,对不对? 都是跑,只是跑得慢一点,怎可笑跑远的人没胆量! 这是不战而降弃甲兵。 另外一个讲法,你本身是常胜的军队,到处所向无敌,对方一听说常胜军队来啦,就弃甲逃跑。 弃甲兵就是把穿的胄甲、拿的刀枪都放下就跑,这是对方向自己投降,不战而降弃甲兵。 弃甲兵又有两个意思,有的弃甲而跑,有的把武器放下投降,听你的指挥。 「以德服人弭灾祸」,这个军队要以德服人,并不是以战而战,用尚武精神,杀人愈多愈好,所谓「争地一战,杀人盈野;争城一战,杀人盈城」以杀人为能事,这是不对的。 所以兵不血刃,到处人都竖起白旗投降,用德行来处理军队,不要以杀人为能事,不要像秦国大将白起把降卒(赵国)二十万,都活埋在一个几英里的大坑里面,所以秦将白起,到了现在还要受地狱畜生的果报,还做猪,因为他太残忍了。 所以要以德服人弭灾祸,消灭世界的灾祸。 「望风披靡护安平」,如果能以德服人,敌人便望风披靡弃甲投降,世界便能获得平安。 (四七)摩怛例伽拏【译】天男女众。 【释】一云。 摩纳缚迦。 翻云云童。 一云。 摩怛理迦。 翻云本母。 牟梨经云。 摩怛罗建。 此云三十三天。 此即忉利天一切天男天女诸眷属也。 有云。 悉达菩萨摩耶菩萨示现。 又梵云摩偷。 翻日美地天。 亦居须弥垛中。 【颂】云童木母御风行 闪电霹靂醒瞶朧万物并作原无事 真俗互用本圆通【解】「云童木母御风行」,因为上面是云童,摩纳缚迦翻云童,摩怛理迦翻本母,我大胆改了,把本母改成木母,因为云童木母都是属於天上腾云驾雾的,若说是本母,好像不合云童的意思,云童属於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变化。 总而言之,这句咒文天男女也可以说是云童,也可以说是本母,所以两个翻译法都可以的。 这翻译法没有把意思完全翻译,所以我不管对不对,给它翻译成木母,因为这个天男女,用木母这个名词没有什么讲法。 从前吴教授说华严经讲本母,那是华严经,但是在楞严咒,不能那么讲的,学问的问题不能马虎,也不能千篇一律,要有活动的智慧。 「云童木母御风行」,在风里面走,「闪电霹靂醒瞶朧」,有眼睛的人看得到闪电,没眼睛的人看不见闪电,於是乎打一个霹靂,那么聋子也听见了,因为它声音很大,所以醒瞶朧,醒就是把看不见的,听不见的,都给它一个醒觉。 「万物并作原无事」,这个天地间的事情,生生化化,化化生生,自有化无,自无化有,这是本来的一种道理,原无所事事的,不是头上安头故意造出来的,本来无所事的,万物并作而不相害,有道理并行而不悖,万物生也。 假如说上帝管这个世间,他不是每一个事情都管,看看这个蚂蚁怎么样? 那个蚊虫怎么样? 他不管那么多的事情! 生生化化,化化生生,这是一种很自然的道理,它无所事事,不是像我们做一个总统,简直不得了,今天坐也坐不住,明天躺也躺不好,看怎么办,石油有了问题,能源又不够了,啊! 这怎么办呢? 无事找事情干,没有那才能,有那个才能,根本不需要忧愁。 「真俗互用本圆通」,真不碍俗,俗不碍真,真俗互相会用,不好的也好啦,不会用,好的也变不好。 会用,可以逢凶化吉,避难呈祥,不会,很多很多的意外就发生了,不知明哲保身,诸葛一生唯谨慎,这个道理,所以本来好来,到你那里你不会用便弄坏了,本来不好,你若会弄它就好了,所以一切法,没有定法,没有一定的,就看你这个人会用不会用。 你要懂了,什么事情也就不需要那么认真执著,有什么可执著的,到死的时候,看你死不死,你执著,你说我不会死,到时候一样死,你信不信! 所以佛法是圆融的,不要看不穿。 真懂了一切事OK。 (四八)南无悉羯例多耶【释】同前。 如是权实天神。 皆当皈命顶礼。 【颂】能礼所礼性相空 感应道交默然通如是权实现天众 悉皆皈命永无穷【解】这句以前已经讲过了,然每一句咒文都有无量的意思,这句的意思就是礼拜诸天,一切天众,天兵天将,天曹众,天男女众,都不存贡高心,都要向他们礼拜。 所以说「能礼所礼性相空」,能礼是我们礼拜,所礼的是一切的天众,性相空,也就是能礼和所礼,都不要著相。 无相,不要执著说我是一个能礼的,一切天众是我们所礼的,没有执著这个性,也不执著这个相,无性无相,性相是空的。 「感应道交默然通」,虽然是空的,但是功不唐捐,你所行所做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礼人者,人恒礼之」,你能礼一切诸仙,他们对你也是欢喜的,帮助你的,虽然帮助你,可不要存这么一个心,不要说,我叩了头,就得到什么结果,一切天众都来帮助我,一存这个心,那就是著相了。 「如是权实现天众」,一切诸天,天兵天将,天曹天众,天男女都是大权示现来维持法界的规律,因为这样,所以要「悉皆皈命永无穷」,我们都要皈命顶礼,恭恭敬敬的,不可存贡高我慢心。   发布时间:2025-10-27 09:30:55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33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