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妙泽:佛学的真面目·44:一部经典能有多长? 内容: 44:一部经典能有多长? 我们常说的佛法即是指释迦牟尼佛所传下的法。 但过去未来,一切佛法的核心要义又是没有差别的,都是胜义般若波罗蜜多的方便示现。 一切十方三世所有诸佛菩萨皆由般若波罗蜜多生出 。 释迦牟尼佛一生的言说和行为,被其弟子记录整理下来,这就是所谓的佛经。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与我最能相应的,传达般若波罗蜜多最完整,最到位的一部经典是《心经》(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尽管它只有寥寥两百六十多个字。 《心经》确实是运用了一种高浓度的归纳法,直指人心。 当然没开悟见道时,我们阅读它、解悟它只能用演绎法了。 据说曾有一位大德单讲般若二字,便讲了一个星期之久。 《心经》将般若智慧已诠释殆尽,不破文字又不立文字。 比如释迦牟尼当初悟道讲法,针对小乘、中乘修行的特点,说的是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十二因缘等法要,讲了生命与存在的本质和若是修道则有得以解脱的可能性,同时传达了出离心是修行的基础。 而在《心经》等大乘经典里又说无苦集灭道。 实质是揭示出了胜义谛和俗谛的对应与平等无二,说明真空与妙有实是圆融不二,以及小乘修行若只求个人解脱(还有法我执),执著于空则不能彻底圆满。 因此,所有大乘经典无不是说小乘修行仍是不究竟的,要求小乘回小向大,须证得人法两空后才能究竟圆满。 《心经》更是如此,该经的当机者是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在小乘弟子中为智慧第一。 般若即智慧,波罗蜜多直译为彼岸到, 经题中心字的涵义有几种:一是中心,心要与核心的意思。 二是说明一个修行人最重要的是心。 三是大乘佛法是全部佛教的核心,般若又是大乘佛法的核心,而《心经》则是般若经典的核心的核心,所以称为《心经》。 其次,心是指明人的本心在《金刚经》中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心 ,是智慧本心,是不执著于诸相及概念假说的妙明真心。 由此,常读《心经》,不仅可以平心修性,驱魔抗邪,还能开启无上智慧。 现将经文转抄如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注 解:1、般若 读拼音bo re 的音 。 2、舍利子就是舍利弗。 2、菩提萨埵 是菩萨全称。 埵 读拼音duo 音。 3、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耨 读拼音nou 音,藐 读拼音miao 音。 4、诃 读拼音he 音。 发布时间:2025-10-20 12:37:00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33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