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华严经》法句 内容: 《华严经》法句--一1. 作佛所作,净佛所净。 2. 其心平等,住一切智。 3. 入如来智,无有障碍。 4. 应自修行一切智道,应勤增长菩萨境界。 5. 善知于时常行法施,开悟一切名为智者。 6. 于一切法心无动念,得智慧明灭诸痴暗。 7. 应知一切心识如幻,应知世间诸行如梦。 8. 行如来行,住如来道。 9. 于诸众生,恒起大悲。 10. 求一切智,净诸心海。 11. 所见诸佛,皆由自心。 12. 普为诸世间,修行菩萨行。 13. 普应群生心,庄严诸愿海。 14. 发起大悲心,勤求无上觉。 15. 如地不倾动,如水普饶益。 16. 但愿益众生,以此庄严心。 17. 恒以深净心,供养于诸佛。 18. 心常寂静,知足少事。 19. 心如灵空,无所分别。 20. 以深净心,入菩提舍。 21. 立志如大山,积德若深海。 《华严经》法句--二1. 正念观察,调伏己情。 2. 慈济悲无倦,喜法舍烦恼。 3. 于法得自在,以道化群生。 4. 不取为实,不着为净。 5. 永离诸相,心无所住。 6. 大慈无碍,大悲究竟。 7. 为欲利世间,专意求菩提。 8. 住一切世界,心无所著。 9. 知身从缘起,究竟无所著。 10. 不住诸相,永断分别11. 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12. 无我心调柔,能得如来道。 13. 若计有我人,则为入险道。 14. 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 15. 若无我相,则无增减。 16. 于诸世间心如虚空,无所染着。 17. 断世渴爱常求佛智,离欲境界得法喜乐。 18. 所作众善为众生,悉以智慧而回向。 19. 见佛闻法勤修行,如饮甘露心欢喜。 20. 专念于佛法,未尝有散动;而以悲愿心,方便行于世。 21. 远离一切虚妄想着,如是究竟到于彼岸。 《华严经》法句--三1. 不生染着,永断世间贪爱烦恼,修清净行利益众生。 2. 愿一切众生一心向佛,常遇无量清净福田。 3. 究竟清净,无诸渴爱,身行永息,心善解脱。 4. 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着。 5. 分别取向不见佛,毕竟离着乃能见。 6. 我当于一切众生犹如慈母,生长一切善根大愿。 7. 不染世间一切诸味,常勤修习一切佛法。 8. 世间种种法,一切皆如幻;若能如是知,其心无所动。 9. 但为断一切烦恼故,而行精进。 10. 菩萨离迷倒,心净常相续。 11. 若得亲近善知识,则能修习广大善。 12. 于佛境界起信心,得佛灌顶心无着。 13. 如实观法,出生妙慧。 14. 入佛种性,到于彼岸。 《经典》法句--四1. 善自护念,广度有情。 --《六祖坛经》2. 不离自性,即是福田。 --《六祖坛经》3.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六祖坛经》4. 菩萨于一切有情,起同体大悲。 --《大集大虚空藏所问经》5. 心如平地,离于高下。 --《大集大虚空藏所问经》6. 无为无染常解脱。 --《大集大虚空藏所问经》7. 心缘定静。 --《文殊师利菩萨授记经》8. 专习闲静。 --《文殊师利菩萨授记经》9. 既离见闻,则为法性。 --《文殊师利菩萨授记经》10. 入平等观,无怨亲想;常以爱眼,视诸众生。 --《梁皇宝忏》菩萨回向法11. 知一切法空,于诸怨亲同以善化。 --《梁皇宝忏》解冤释结12. 身心寂不动,以求无上道。 --《大乘妙法莲华经》叙品13. 愿一切众生,速达心本永灭罪根。 --《占察善恶业报经》14. 离欲寂静,是最为胜。 --《佛说四十二章经》 发布时间:2025-10-09 10:00:07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3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