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姜李达摩达罗:解脱的技能 禅定之初 内容: 禅定之初我们修习呼吸禅定时,已经讲过谨防五盖摧毁善果的办法。 我们必须专注出入呼吸,有念住连续掌管,同时随着出入呼吸,默念“佛陀”、“佛陀”。 如果你只想“佛陀”也可以,不过它太轻,你的觉知不会深入。 浅显的地方,尘土很快吹进去填满。 深奥的地方,尘土不容易吹进。 同样地,当心进入深定时,不容易受杂念影响。 因此当你只注意“佛陀”、“佛陀”时,分量不够。 好比拿把刀在空中砍来砍去,感受不到什么,因为那把刀什么也砍不着。 但是如果用同样一把刀砍树桩或者别的物体,你会感到手里有分量、臂上有力道、可以挡住威胁你的劲敌。 这就是为什么,经上教我们专注于单一点、置心一处。 坚实稳固,心会获得力量。 取四十个基本禅定主题中任何一个作为目标。 你的心会获得力量,你的念住会成熟起来,成为正念与正定。 *“佛陀”是禅定用词。 对出入呼吸有念住与警觉,是禅定本身。 一旦心智就位,你可以放开禅定用词。 禅定用词好比饵。 比方说,如果我们想要一只鸡走过来,把米撒在地上。 一旦鸡走过来吃米,就不需要再撒了。 *有念住,指记得跟着呼吸,是一回事。 有警觉,指检查流动于全身的呼吸感,了解呼吸是局促还是宽广、是浅是深、是重是轻、是快是慢,是另一回事。 两者共同构成禅定的因素。 *出入呼吸好比蜡烛、油灯的芯。 念住呼吸,好比点起灯芯,使它放光。 单单一根蜡烛,点起来能烧毁整座城市。 同样,念住能摧毁我们内心的坏东西: 杂染、无明、渴求、执取。 念住是修行之火。 *念住呼吸,好比在内心造一座佛像。 你的身体好比炼炉,念住好比铸模。 如果念住缺失,铜液会从铸模中漏出,你的佛像就毁了。 *让念住走失,好比你的衣服上出了一个洞。 让它再走失一次,好比有了第二个洞。 如果你继续让它走失,好比衣服上有了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个洞,到最后,衣服就不能穿了。 *念住走失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拿着内在事物思考。 换句话说,抓紧出现的光亮或禅相,这样你的正道便给冲毁了。 第二种方式,是把外面的事物拿进来思考,放弃了你的禅定对象。 第三种方式是失去意识,你坐着,却好像睡着了。 这些都称为正道的败坏,好比一条道给冲毁,到处是深坑。 把杂念挡在心外,是在开辟内心的正道。 把外在念头放进来,是让道路受破坏。 道给冲毁时,洞见与明辨不可能升起,好比冲垮的路上,开不了车。 定力这般熄灭时,不能有内观智。 除了关于内观的想法、根据过去的偏见而升起的观念、猜测、摸索之外,什么也没有。 你心里的福德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想回来重新开始修,不容易,好比回去走一条冲垮的路。 *入定的心好比纯银,白色、可塑,因为它不含杂质。 我们可以随意把它做成任何物件,又快又容易,不必浪费时间钉起来烧炼、去杂质。 没有定力的心,好比仿银或者掺杂质的银: 又硬又脆又黑,因为它混杂了铜与铅。 杂质越多,价值越低。 因此纯净的心好比纯银。 各种熏暗心智的念头,好比使银发黑、发脆、发钝的杂质。 如果我们让杂念与心混杂起来,把心变成了仿冒的银。 不会有清净。 这样的情形下,心不能寂止。 不过如果我们把污染心的各种想法、念头拨到一边,它会坚定地依照正道的道支,在定力中确立起来。 心一旦走上正道,得小心看守,好比我们严防路给冲垮一般。 我们得不停地巡查,寻找沟槽与凹坑。 哪里需要修整,立即补上。 如果不立即修补,放任它,到了一路坑洼或者冲垮的地步,很难修复。 心走在正道上,干扰它的五盖好比路上的裂纹。 不赶快修补,裂纹会越来越宽、越来越深,直到那条路变成一块普通的地皮。 因此,你在培养正道时,不要让自己健忘。 如果你让念住走失,让干扰的事物进入内心,构成正道的心态就给破坏了。 你的禅定受破坏、定力受破坏、心回到常态、找不到真正的善德之道。 *我们坐着禅定时,如果心不与色身守在当下,就好比有食物,却不看护它。 猫狗必定会吃了它。 这里的猫狗,指的是五盖——感官之欲、恶意、昏睡麻木、掉举、存疑;我们喜欢把它们当宠物养着。 转个身,它们就溜进来吃光我们的食物,即本来该从修行中得到的喜乐与福德。 *迷路强过睡着。 即使你有杂染,能保持这个觉知也强过心不在焉。 知道自己有杂染,可以去克服它们。 没有觉知的人,已经死了。 *如果你的心不能定驻在一处,好比站在草坪上: 如果你在十个不同位置上轮流站,那十处的草会继续长,因为你先这里站上一会、接着那里站上一会、又到别处去站着。 不在同一个地方站久,草就会长。 但是如果你真正定下来站在同一个地方,那里的草怎么会长? 脚底站着的那块地方,不会长起草来。 同样,如果你的心定驻一处,念住于出入呼吸,五盖杂染便不会升起。 *我们走的路是一条近路。 一条踏平的路。 沿着踏平的路走,意思是路上没有杂草与障碍,不需要这里那里停下来,延迟进展。 我们还不知怎样沿这条路走,原因是不会走路。 我们与世人走路一样: 往前走、转回来、左看右看。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停地相互碰撞、跌到爬起。 有时即使无人撞过来,还是踉跄。 无人绊脚,照样跌倒。 有时懒散起来,躺下歇息。 有时停下来,观赏路上风景。 这样做永远达不到目的,因为我们并不专心走路。 我们不走路,而是到处游荡。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走路的新方式,这是佛陀的方式。 什么是佛陀的方式? 佛陀的方式,好比士兵踏步,不像我们前后蹒跚,而是身体挺直、原地踏步、脚蹬地面。 这样就不累,因为不必走远。 如果我们原地走三个钟头,脚下的草就踩平了。 草要在那里长,也不能长出地面。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念住呼吸也一样。 如果真正专心,把注意力完完全全只放在呼吸上,而不是跑得无影无踪,那么五盖——过去、未来、好、坏的念头,就进不来、碰不着我们。 五盖好比那些草,必然给踩平。 恶念、不善巧之念不会在心里出现。 这样的情形下,心不会走上恶趣之路,而是走在越来越提升的正道上。 这就称为依照佛陀的方式,沿着踏平的路走。 *修习禅定,好比采掘钻石矿。 色身好比一块大石; 念住好比铲子。 如果你不认真挖掘——也就是说,你在这里那里掘几个浅坑,不在一处深挖,掘上一个月,还不及膝盖那么深。 但是,如果你真的专心在一处深挖,掘的洞越来越深,直到碰到石层。 蠢人碰上石头时,便扔下铲子跑了(这代表那些修习禅定,却忍受不了痛感的人 )。 聪明人遇上石头时,会继续凿下去,直到穿过它,那个时候就找到石头下面有价值的钻石了。 如果它是钻石层,一辈子不必再做工了。 *真正有价值的宝石与钻石,埋在地下深处,因此如果想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必须掘得深。 在表层下不远处找,结果只有沙土,卖起来只值五分钱一担。 *我们真心实意做事,不停下、不松懈、不放弃,必定会有大果报,即使它们出现得慢。 那些果报同时一起长出来,正是出现慢的原因。 好比一棵树有许多枝茎,造起大片树荫保护自己。 它必然比香蕉树长得慢,香蕉树只有一根茎,长出好果实,但有许多危险。 有些人,得果报快,其他人慢些。 慢的人不应当与快的人攀比竞争。 快的人也不应当与慢的人竞争。 好比擦木板与擦镜子。 擦亮一面镜子、看见自己的映像,不需要多少才干,因为镜子本身有反射性。 但是擦一块木板,使它光滑到能见着映像,即使花上很长时间,却代表了真功夫。 *为了保持心的纯净,我们必须斩断一切观念,不让它们粘在心上。 好比照料一幅白床单。 要注意风吹过会落下尘土、蚂蚁、床螨之类。 看见有灰,要掸掉。 有污迹,马上清洗。 不要让它留在床单上太久,否则很难洗掉。 有虫子,必须拿开,因为它们会咬人、起肿块、睡不好觉。 我们这样照看,床单必能保持干净、洁白,成为舒适的休眠地。 这里的尘土与虫子,指的是五盖,它们是心的敌人。 我们照料心,要像照料床具那样。 不能让任何外在念头进来,粘在心上、或者啃着心。 我们得把它们全部扫开。 那样,心会平静下来、不受干扰。 *你一旦斩断了关于过去、未来的念头,便不必担心五盖了。 *你观想外在事物时,必须仔细选择想什么。 要只想善事,不想会导致伤害的事。 不过,你观想内在事物时,什么都可以想: 好、坏、新、旧。 换句话说,念住与警觉,能对付一切事物。 好比我们的菜放在盖紧的锅里,苍蝇够不着。 无论是咸是淡,吃着安全。 *“琢磨”长。 “想着”短。 你使心寂止下来时,必须把这两个聚成一个。 “想着”的意思是,你只专注于一件事。 “琢磨”的意思是,你检查、评估,看看以某种形式安排因,会得到什么果,是好还是坏? *如果你睁着两眼,瞄不准目标。 想看个清楚,必须用一只眼,同样,人们使枪、使弓时,只用一只眼瞄准。 如果你使心与目标合为一体,同样能够明察内心事物。 *你必须在四个姿势的每一个上修习定力。 色身坐着时,心与它一起坐着。 色身站着时,心一起站着。 色身走路时,心跟它一起走路。 色身躺下时,心一起躺下。 如果色身坐着,心却站着,或者色身走路,心却坐着、躺着,那样毫无益处。 *身体六元素是地、水、火、风、空间、与意识。 你必须不断熟悉它们,直到它们成为你的朋友。 那时它们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你,而不是绑束你、囚禁你。 *心好比孩童。 念住好比成人。 成人负责抚养孩子、照看孩子。 只有那时孩子才能吃好睡好、不哭不闹。 你得给孩子好东西吃,也就是使心专注于佛、法、僧的品质。 接着,你得给它四个大玩偶玩耍: 也就是体内的地、水、火、风四元素。 孩子吃得好、有玩偶,就不会跑外面淘气。 如果你放它去外面游荡,会发生各种危险。 但是它呆在家里,即使有一些危险,不那么严重。 你必须教会心在这一尺宽、一掌厚、六尺长的色身里的各个元素之间游戏。 那样它不会惹麻烦。 一旦孩子玩累了,会在小床上躺下。 换句话说,心会在禅那中定驻,那是圣贤们的休憩处。 那样,心会汇合为一。 发布时间:2025-09-17 14:06:29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32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