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胃癌离你有多远 内容: 指导专家: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张克俭有数据显示,中国13亿人口中,肠胃病患者有1. 2亿,消化性溃疡发病率10%,慢性胃炎发病率30%,我国每年新发现40万胃癌患者,占世界胃癌发病人数的42%。 面对如此可怕的数字,不禁想问,你的胃还好吗? 胃病为何如此普遍 关键词:胃、饮食、感染人吃五谷杂粮,食物都要通过胃,在胃储存、消化。 所有的内容物对胃都是一种刺激,有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从而诱发胃病。 另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是造成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胃癌的高发与饮食等生活习惯也息息相关。 惹胃癌的那些习惯 关键词:三餐、腌制、烫三餐不定有调查显示,经常三餐不定时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 3倍。 胃是一个守时的器官,一天中胃液的分泌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 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对胃黏膜造成损害。 喜食烟熏、腌制食物腌肉、熏鱼等加工肉类制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极易形成亚硝酰胺,在胃中直接诱发肿瘤,这也是沿海地区胃癌高发的原因。 瑞典科学家发现,每天摄入加工肉类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 (受戒弟子更不应吃肉类食品)吃得太烫人体消化道黏膜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黏膜就会被烫伤。 如果经常吃过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反复地烫伤、修复,会引起黏膜质变化,进一步发展成癌症。 饮食不洁刷牙不仔细、餐前不洗手及喜欢吃生食等都会导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40%。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2. 7至12倍。 如果没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至少有相当部分患者的胃癌不会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所将幽门螺旋杆菌定为人类I类致癌原。 此外,压力过大、抽烟、喝烈酒、药物刺激等都会对胃造成影响,从而提高患胃病的几率,也进一步影响了胃癌的发病率。 警惕胃癌早期症状 关键词:消化、疼痛、烧心胃癌早期没有典型症状,可能仅有轻微不适,因此要想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对最初的警告信号是否重视。 1. 上腹部疼痛(80%患者)2. 胃部闷胀、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泛酸(1/3的患者)。 3. 虽没有明显消化系统症状,但有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和疲倦无力(1/3的患者)。 4. 泛酸、烧心、恶心、呕吐、嗳气或黑大便等症状。 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想要及早准确的确定病情需要借助专业检查。 HP筛查、钡餐造影或内镜学检查都是胃癌筛查的重要手段。 胃病会不会变癌 关键词:胃炎、贫血、溃疡一般情况下,普通胃病不会发展成胃癌。 浅表性胃炎、胃溃疡都不会发展成胃癌。 但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胃息肉、残胃及良性胃溃疡等疾病的人是胃癌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进行检查。 参考资料  1. 伤胃习惯大排行. 生命时报. 2011-01-14. 2. 年轻人胃癌翻一番. 生命时报. 2008-12-30. 3. 留意胃癌的早期症状. 健康时报. 2009-07-24. (来源:新浪健康) 发布时间:2025-09-17 06:01:07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32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