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普贤菩萨《净土圣贤录》 内容: 普贤,梵语邲输跋陀。 悲华经,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第八王子泯图,于宝藏佛前,愿于是不净世界,修菩萨行。 复当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令其严净,如青香光明无垢世界。 亦当教化无量菩萨,令心清净,皆趣大乘,悉使充满我之世界。 佛即改泯图字,号为普贤,授记未来于北方知水善净功德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智刚吼自在相王如来。 普贤行愿品。 普贤菩萨,称赞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若欲成就此功德者,当修十种广大行愿。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 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 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 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 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 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 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 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偈曰,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据此经文,诚欲长菩提苗,行殊胜行,而不知回向极乐,发愿往生者,犹却行而求前也。 至普贤所示念佛三昧,别见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经言,尔时世尊入于三昧,名如来不思议境界。 普贤菩萨告德藏菩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求无上菩提,发心欲证此三昧者,是人要须先修智慧,以此三昧,由慧得故。 修智慧者,应当远离妄语绮语,及诸散乱无益之事。 诣精舍中,睹佛形像,金色庄严,或纯金成,身相具足,无量化佛,在圆光中,次第而坐。 即于像前,头面礼足,作是思惟,我闻十方无量诸佛,今现在世。 所谓一切义成佛、阿弥陀佛、宝幢佛、阿閦佛、毗卢遮那佛、宝月佛、宝光佛等。 于彼诸佛,随心所乐,尊重之处,生大净信。 想佛形像,作彼如来真实之身,恭敬尊重,如现前见,上下谛观,一心不乱。 往空闲处,端坐思惟,如佛现前,一手量许,心常系念,不令忘失。 若暂忘失,复应往观。 如是观时,生极尊重恭敬之心,如佛真身,现在其前,了了明见,不复于彼作形像解。 见已,即应于彼佛所,以妙华鬘,末香涂香,恭敬右绕,种种供养。 彼应如是一心系念,常如世尊现其前住。 然佛世尊,一切见者,一切闻者,一切知者,悉知我心。 如是审复,想见成已,还诣空处,系念在前,不令忘失。 一心勤修,满三七日,若福德者,即见如来现在其前。 其有先世造恶业障,不得见者,若能一心精勤不退,更无异想,还得速见。 何以故,若有为求无上菩提,于一事中,专心修习,无不成办。 譬如有人,于大海中,饮一掬水,即为已饮阎浮提中一切河水。 菩萨若能修习此菩提海,则为已修一切三昧诸忍诸地诸陀罗尼。 是故应常勤修匪懈,离于放逸,系念一心,要令自得现前见佛。 如是修习,初见佛时,作是思惟,为真佛耶,为形像耶。 知所见像,由想生故,乃至虚空,毛端量处,一切真佛,皆亦如是。 犹如虚空,平等无异。 自心作佛,离心无佛。 乃至三世一切诸佛,亦复如是,皆无所有,唯依自心。 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极乐净佛土中,常见如来,亲承供养。 按此经文,与观无量寿佛经相发。 修净业者,其毋忽也。 发布时间:2025-08-24 09:01:56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31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