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龙树六论本颂(十) 内容: 龙树六论本颂(十)迥诤论释上分第四释曰。 如汝所说我今答汝。 汝说偈言:若一切无体 言语是一切 言语自无体 何能遮彼体此偈。 我今答。 偈言:我语言若离 因缘和合法 是则空义成 诸法无自体此偈明何义。 若彼言语。 因中大中和合中无。 离散中无。 咽喉唇舌齿根断鼻顶等诸处皆各有力。 如是二处和合中无。 若离如是因缘和合。 更无别法。 以如是故无有自体。 无自体故我言一切皆无自体。 空义则成。 如此言语无自体空。 诸法如是无自体空。 是故汝言。 汝语空故不能说空。 是义不然。 又复有义。 偈言:若因缘法空 我今说此义 何人有因缘 彼因缘无体此偈明何义。 汝不能解一切法空。 不知空义何能咎我。 如汝所言。 汝语言空语无自体。 无自体故不能遮法。 此法若是因缘生者。 生故得言一切法空。 得言一切皆无自体。 以何义故。 知因缘生法无自体。 若法一切皆因缘生。 则一切法。 皆无自体。 法无自体则须因缘。 若有自体何用因缘。 若离因缘则无诸法。 若因缘生则无自体。 以无自体故得言空。 如是我语亦因缘生。 若因缘生则无自体。 以无自体故得言空。 以一切法因缘生者自体皆空。 如舆瓶衣蕃等诸物。 彼法各各自有因缘。 世间薪草土所作器水蜜乳等。 将来将去及举掌等。 又复寒热风等障中诸受用法。 因缘生故皆无自体。 如是如是我语因缘和合而生。 如是得言无有自体。 若无自体如是得言无自体成。 如是空语世间受用。 是故汝言无自体故汝语亦空。 则不能遮诸法自体。 是义不然。 又复有义。 偈言:化人于化人 幻人于幻人 如是遮所遮 其义亦如是此偈明何义。 如化丈夫于异化人。 见有去来种种所作而便遮之。 如幻丈夫于异幻人。 见有去来种种所作而便遮之。 能遮化人彼则是空。 若彼能遮化人是空。 所遮化人则亦是空。 若所遮空遮人亦空。 能遮幻人彼则是空。 若彼能遮幻人是空。 所遮幻人则亦是空。 若所遮空遮人亦空。 如是如是我语言空。 如幻化空。 如是空语。 能遮一切诸法自体。 是故汝言汝语空故。 则不能遮一切诸法有自体者。 汝彼语言则不相应。 若汝说言彼六种诤彼如是遮。 如是我语非一切法。 我语亦空诸法亦空。 非一切法皆悉不空。 又复汝说。 偈言:若语有自体 前所立宗坏 如是则有过 应更说胜因此偈。 我今答。 偈言:言语无自体 所说亦无体 我如是无过 不须说胜因此偈明何义。 我此语言。 以因缘生非有自体。 如前所说。 自体不生故得言空。 如是得言此语言空余一切法悉皆是空。 如是空故我则无过。 若我说言此语不空余一切法悉皆空者。 我则有过。 我不如是是故无过。 理实不得语言不空余一切法皆悉是空。 我以是故不说胜因。 若语不空余一切法皆悉空者。 可说胜因。 是故汝言。 汝诤论坏语则有过。 应说胜因。 是义不然。 又复汝说。 偈言:若谓如勿声 是义则不然 声有能遮声 无声何能遮此偈。 我今答。 偈言:汝言勿声者 此非我譬喻 我非以此声 能遮彼声故此偈明何义。 此非我喻。 如何人言莫作声者。 彼自作声以声遮声。 声非不空我则不尔。 语言亦空遮法亦空。 何以故。 譬如彼声能回此声。 我不如是。 我如是说。 一切诸法皆无自体。 以无自体故得言空。 何以故。 若无体语回无自体。 则一切法皆成自体。 如言勿声声能遮声。 如是如是无自体语遮无体法。 若如是遮无自体者。 则一切法皆成自体。 若有自体则一切法皆悉不空。 我说法空不说不空。 譬喻如是。 偈言:如或有丈夫 妄取化女身 而生于欲心 此处亦如是此偈明何义。 如化妇女实自体空。 如或丈夫于化女身。 生实有想起于欲心。 彼虚妄取诸法亦尔。 彼或如来如来弟子声闻之人。 为回彼人虚妄取心。 或是如来神威之力。 如来弟子声闻威力。 化作化人。 如是如是语空如化。 如化妇女无自体空。 法如是空。 取法自体能遮令回。 如是如是以此空喻能成空义。 我则相应非汝相应。 偈言:同所成不然 响中无因故 我依于世谛 故作如是说此偈明何义。 若汝或谓如勿声者因同所成。 何以故。 以因不离一切诸法无自体故。 非彼声响而有自体。 以因缘生故无自体。 若无自体汝说声有能遮声者。 彼义则坏。 又我所说不违世谛不舍世谛。 依世谛故能说一切诸法体空。 若离世谛法不可说。 佛说偈言:若不依世谛 不得证真谛 若不证真谛 不得涅盘证此偈明何义。 如是诸法非是不空。 一切诸法皆无自体。 此二无异。 又复汝说偈言:汝谓遮所遮 如是亦不然 如是汝宗相 自坏则非我此偈。 我今答。 偈言:若我宗有者 我则是有过 我宗无物故 如是不得过此偈明何义。 若我宗有则有宗相。 若我有宗有宗相者。 我则得汝向所说过。 如是非我有宗。 如是诸法实寂静故。 本性空故。 何处有宗。 如是宗相为于何处宗相可得。 我无宗相何得咎我。 是故汝言。 汝有宗相得过咎者。 是义不然。 又复汝说偈言:若彼现是有 汝可得有回 彼现亦是无 云何得取回说现比阿含 譬喻等四量 现比阿含成 譬喻亦能成此偈。 我今答。 偈言:若我取转回 则须用现等 取转回有过 不尔云何过此偈明何义。 我若如是少有法物。 则须现比阿含譬喻如是四量。 复有四量。 我若如是取转回者。 我则有过。 我既不取少法转回。 若我如是不转不回。 汝若如是与我过者。 是义不然。 若现等量复有量成量则无穷。 汝如是义不能咎我。 又复有义。 偈言:若量能成法 彼复有量成 汝说何处量 而能成此量此偈明何义。 若汝意谓量能成物。 如量所量。 现比阿含喻等四量。 复以何量成此四量。 若此四量更无量成。 量自不成。 若自不成能成物者。 汝宗则坏。 若量复有异量成者。 量则无穷。 若无穷者则非初成非中后成。 何以故。 若量能成所量物者。 彼量复有异量来成彼量。 复有异量成故。 如是。 无初。 若无初者如是无中。 若无中者何处有后。 如是若说彼量复有异量成者。 是义不然。 偈言:若量离量成 汝诤义则失 如是则有过 应更说胜因此偈明何义。 若汝意谓。 量离量成。 所量之物为量成者。 若如是诤量成所量。 汝则有过。 有物量成有不量成。 若如是者应说胜因。 若说胜因则可得知。 何者量成何者不成。 汝不能示如是分别。 义不相应。 此我今说。 如有人言。 我所说量自他能成。 而说偈言:犹如火明故 能自照照他 彼量亦如是 自他二俱成此偈明何义。 如火自照亦能照他。 量亦如是。 自成成他。 我今答彼。 偈言:汝语言有过 非是火自照 以彼不相应 如见闇中瓶此偈明何义。 彼量如火自他能成难不相应。 何以故。 非火自照。 如初未照闇中瓶等不可得见。 以火照已然后得见。 如是如是。 若火自照。 初火应闇后时乃明。 如是得言火能自照。 若初火明则不得言火能自照。 如是分别火自他照义不相应。 又复有义。 偈言:又若汝说言 火自他能照 如火能烧他 何故不自烧此偈明何义。 若汝说言。 如火自照亦能照他。 如是如是自照照他。 如是如是既能烧他应自烧。 而实不见有如是事。 若说彼火自他能照义不相应。 又复有义。 偈言:又若汝说言 火能自他照 闇亦应如是 自他二俱覆此偈明何义。 若汝说言。 火自他照能却闇者。 闇何以不自他皆覆。 而实不见有如是事。 若说彼火自他照者义不相应。 又复有义。 偈言:于火中无闇 何处自他住 彼闇能杀明 火云何有明此偈明何义。 火中无闇火处无闇。 云何名为明能破闇。 若彼火中如是无闇。 何处有闇火能破闇。 若当无闇可破灭者。 云何而得自他俱照。 此我今说。 若如是者非火中闇非火处闇。 如是如是火自他照。 彼火生时即能破闇。 如是火中无闇火处无闇。 如是火生能照自他。 此我今说。 偈言:如是火生时 即生时能照 火生即到闇 义则不相应此偈明何义。 若火生时能自他照义不相应。 何以知之。 如是初火不能到闇。 何以知之。 若未到闇不能破闇。 若不破闇不得有明。 偈言:若火不到闇 而能破闇者 火在此处住 应破一切闇此偈明何义。 若汝意谓。 火不到闇能破闇者。 火此处住则应能破一切世间所有处闇。 何以故。 俱不到故。 而实不见有如是事。 若俱不到。 云何唯能破此处闇。 不破世间一切处闇。 若汝意谓。 火不到闇而能破闇义不相应。 又复有义。 偈言:若量能自成 不待所量成 是则量自成 非待他能成此偈明何义。 若汝意谓。 量与所量如火成者。 量则自成不待所量。 何以故。 若自成者则不待他。 若待他者非自成故。 此我今说。 若不相待何不自成。 若待于他则非自成。 此我今说。 若量不待所量之物为有何过。 此我今说。 偈言:不待所量物 若汝量得成 如是则无人 用量量诸法此偈明何义。 若汝意谓。 不待所量而量得成。 则无有人用量量法。 有如是过。 若何等人须用量者。 不待所量而得有量。 若不待成彼得何过。 则一切法皆不待量。 若一切法不待量成。 彼得何过。 成得言成未成叵成。 以无待故。 若汝复谓。 待所量物量得成者。 如是四量皆有待成。 何以故。 若物未成云何相待。 物若已成不须相待。 天得未成则不待物。 若已成者更不待成。 如物已作无作因缘。 又复有义。 偈言:若所量之物 待量而得成 是则所量成 待量然后成此偈明何义。 若所量物待量而成。 是则以量成彼所量。 何以故。 所成非成量成所量。 又复有义。 偈言:若物无量成 是则不待量 汝何用量成 彼量何所成此偈明何义。 若汝意谓。 不待彼量所量成者。 汝今何用求量而成。 何以故。 彼量义者为何所求。 彼所量物离量成者。 彼量何用。 又复有义。 偈言:若汝彼量成 彼所量成者 是则量所量 如是不相离此偈明何义。 若汝意谓。 待所量物是故有量。 畏有前过。 汝若如是量所量一不得相离。 汝若如是量即所量。 何以知之。 所量成量所量即量。 量成所量量所量一。 偈言:若量成所量 若所量成量 汝若如是者 二种俱不成此偈明何义。 若汝意谓。 量成所量见待量故。 所量成量见待所量。 汝若如是二俱不成。 何以故。 偈言:量能成所量 所量能成量 若义如是者 云何能相成此偈明何义。 若量能成所量之物。 彼所量物能成量者。 量自未成因缘不成。 云何能成所量之物。 又复有义。 偈言:所量能成量 量能成所量 若义如是者 云何能相成此偈明何义。 若所量物能成彼量。 彼量能成所量之物。 所量未成因缘不成。 云何成量。 偈言:为是父生子 为是子生父 何者是能生 何者是所生 发布时间:2025-08-17 11:41:14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3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