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五(四) 内容: (二三)佛说长阿含第三分究罗檀头经第四如是我闻。 一时。 佛在俱萨罗国。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游行人间。 至俱萨罗佉? 婆提婆罗门村北。 止宿尸舍婆林中。 时。 有婆罗门名究罗檀头。 止佉? 婆提村。 其村丰乐。 人民炽盛。 园观浴池。 树木清凉。 波斯匿王即封此村与究罗檀头婆罗门。 以为梵分。 此婆罗门七世已来父母真正。 不为他人之所轻毁。 异学三部讽诵通利。 种种经书尽能分别。 世典幽微靡不综练。 又能善于大人相法. 瞻候吉凶. 祭祀仪礼。 有五百弟子。 教授不废。 时。 婆罗门欲设大祀。 办五百特牛. 五百牸牛. 五百特犊. 五百牸犊. 五百羖羊. 五百羯羊。 欲以供祀。 时。 佉? 婆提村诸婆罗门. 长者. 居士闻沙门瞿昙释种子出家成道。 从俱萨罗国人间游行。 至佉? 婆提村北尸舍林止。 有大名称。 流闻天下。 如来. 至真. 等正觉。 十号具足。 于诸天. 世人. 魔. 若魔. 天. 沙门. 婆罗门中。 自身作证。 为他说法。 上中下言。 皆悉真正。 义味具足。 梵行清净。 如此真人。 应往觐现。 今我等宁可往共相见。 作此语已。 即便相率。 出佉? 婆提村。 队队相随。 欲诣佛所。 时。 究罗檀头婆罗门在高楼上。 遥见众人队队相随。 顾问侍者。 彼诸人等。 以何因缘队队相随。 欲何所至。 侍者白言。 我闻沙门瞿昙释种子出家成道。 于俱萨罗国游行人间。 诣佉? 婆提村北尸舍婆林中止。 有大名称。 流闻天下。 如来. 至真. 等正觉。 十号具足。 于诸天. 世人. 魔. 若魔. 天. 沙门. 婆罗门中。 自身作证。 为他说法。 上中下言。 皆悉真正。 义味具足。 梵行清净。 此村诸婆罗门. 长者. 居士众聚相随。 欲往问讯沙门瞿昙耳。 时。 究罗檀头婆罗门即敕侍者。 汝速持我声。 往语诸人言。 卿等小住。 须待我往。 当共俱诣沙门瞿昙。 时。 彼侍者即承教命。 往语诸人言。 且住。 须我往到。 当共俱诣沙门瞿昙所。 诸人报使者言。 汝速还白婆罗门。 今正是时。 宜共行也。 侍者还白。 诸人已住。 言。 今正是时。 宜共行也。 时。 婆罗门即便下楼。 出中门立。 时。 有余婆罗门五百人在中门外坐。 助究罗檀头施设大祀。 见究罗檀头。 皆悉起迎问言。 大婆罗门。 欲何所至。 报言。 我闻有沙门瞿昙释种子出家成道。 于俱萨罗国人间游行。 诣佉? 婆提村北尸舍婆林。 有大名称。 流闻天下。 如来. 至真. 等正觉。 十号具足。 于诸天. 世人. 沙门. 婆罗门中。 自身作证。 为人说法。 上中下言。 皆悉真正。 义味具足。 梵行清净。 如此真人。 宜往觐现。 诸婆罗门。 我又闻瞿昙知三种祭祀. 十六祀具。 今我众中先学旧识所不能知。 我今欲大祭祀。 牛羊已备。 欲诣瞿昙问三种祭祀. 十六祀具。 我等得此祭祀法已。 功德具足。 名称远闻。 时。 五百婆罗门白究罗檀头言。 大师勿往。 所以者何。 彼应来此。 此不应往。 大师七世已来父母真正。 不为他人之所轻毁。 若成此法者。 彼应来此。 此不应诣彼。 又言。 大师异学三部讽诵通利。 种种经书尽能分别。 世典幽微无不综练。 又能善于大人相法. 瞻相吉凶. 祭祀仪礼。 成此法者。 彼应诣此。 此不应诣彼。 又大师颜貌端正。 得梵色像。 成此法者。 彼应诣此。 此不应诣彼。 又大师戒德增上。 智慧成就。 成就此法者。 彼应诣此。 此不应诣彼。 又大师所言柔和。 辩才具足。 义味清净。 成此法者。 彼应诣此。 此不应诣彼。 又大师为众导首。 弟子众多。 成此法者。 彼应诣此。 此不应诣彼。 又大师常教授五百婆罗门。 成此法者。 彼应诣此。 此不应诣彼。 又大师四方学者皆来请受。 问诸技术祭祀之法。 皆能具答。 成此法者。 彼应诣此。 此不应诣彼。 又大师为波斯匿王及瓶沙王恭敬供养。 成此法者。 彼应诣此。 此不应诣彼。 又大师富有财宝。 库藏盈溢。 成此法者。 彼应诣此。 此不应诣彼。 又大师智慧明达。 所言通利。 无有怯弱。 成此法者。 彼应诣此。 此不应诣彼。 大师若具足此十一法。 彼应诣此。 此不应诣彼。 时。 究罗檀头言。 如是。 如是。 如汝等言。 我实有此德。 非不有也。 汝当复听我说。 沙门瞿昙所成功德。 我等应诣彼。 彼不应来此。 沙门瞿昙七世已来父母真正。 不为他人之所轻毁。 彼成此法者。 我等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颜貌端正。 出刹利种。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生尊贵家。 出家为道。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此。 又沙门瞿昙光明具足。 种姓真正。 出家修道。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生财富家。 有大威力。 出家修道。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具贤圣戒。 智慧成就。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善于言语。 柔软和雅。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为众导师。 弟子众多。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永灭欲爱。 无有卒暴。 忧畏已除。 衣毛不竖。 欢喜和悦。 见人称善。 善说行报。 不毁余道。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常为波斯匿王及瓶沙王礼敬供养。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为沸伽罗娑罗婆罗门礼敬供养。 亦为梵婆罗门. 多利遮婆罗门. 种德婆罗门. 首伽摩纳兜耶子恭敬供养。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为诸声闻弟子之所宗奉礼敬供养。 亦为诸天及诸鬼神之所恭敬。 释种. 俱梨. 冥宁. 跋祇. 末罗. 苏摩皆悉宗奉。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波斯匿王及瓶沙王受三归五戒。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沸伽罗娑罗婆罗门等受三归五戒。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弟子受三归五戒。 诸天. 释种. 俱梨等。 受三归五戒。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所游行处。 为一切人恭敬供养。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所至城郭村邑。 无不倾动恭敬供养。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所至之处。 非人. 鬼神不敢触娆。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所至之处。 其处人民皆见光明。 闻天乐音。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所至之处。 若欲去时。 众人恋慕。 涕泣而送。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初出家时。 父母宗亲涕泣恋恨。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少壮出家。 舍诸饰好. 象马. 宝车. 五欲. 璎珞。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又沙门瞿昙舍转轮王位。 出家修道。 若其在家。 王四天下。 统领民物。 我等皆属。 成此法者。 我应诣彼。 彼不应来。 发布时间:2025-07-31 10:36:03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3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