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般若净土中道实相菩提论》-因心第六 内容: 向云,拙谈净土尊重般若者,亦有莫大因缘也。 盖此因缘,非但对于净土法门关系甚大,实则对于佛教整个法门,关系极大。 何以故。 佛垂涅般时。 诸大弟子问,佛归涅般后,结集经藏,究竟以何为体。 佛言,以实相大般若为体。 盖佛所言,以实相大般若为体者,大有意也。 何以故,譬如药末,须以密糖和之,方能团成圆体。 诸佛如来菩提妙果,亦复如是。 无量劫来,修集种种功德妙行,全赖般若融和之力,方能福慧圆满成等正觉。 一切小乘外道,皆因不明般若真实理性,心外求法,如蒸沙作饭,缺少饭本。 是以历劫修持苦行,不能证果。 虽则净土法门。 世尊称为胜异方便,专仗佛力接引往生西方。 其余一切修学,皆可随力从缓。 然乃利根之士,欲得弘扬净土,法法圆融,事事无碍者,须假般若融和之力,方得现前受用也。 欲得明了,须分总别。 若据总相而论,般若乃生佛同体之慧命,天性相关故。 如按别相而言,更分能所而详述之。 今先据能念之心方面而论,般若即一切众生所述菩提之因心,成佛之根本故。 所谓菩提因心者,即如来藏心也,盖此如来藏心,广大无边,量同法界。 其中本来具有极乐国土,七宝庄严。 须知一一庄严,众生如来藏中,悉皆包含全体具足。 乃至十方诸佛微尘国土,一切依正色心,若色若空,若染若净,亦悉皆摄尽,了无遗余。 如镜中相,水中月,非离非合,非色非空。 是以古人云,弥陀者,乃众生心中之弥陀也。 须知自己如来藏心,具有二种般若。 一者实相般若,即如来藏心之用,以表修德也。 盖此实相般若体中,全属性德,本来内外平等,真实一如。 无自无他,离能离所。 虽则无自无他,离能离所,若欲自利利他,同归极乐,必须依此实相体中,更起方便妙用。 所谓方便妙用者,即种种修德也。 是以我等现今生信发愿,持佛名号,乃至兼修种种微妙净行者,一一皆依实相般若体中建立也。 因其一一皆依实相般若体中建立,故名方便般若也。 既知一一皆依实相般若体中建立,复当一一会归实相般若体中也。 是以古人云,依性起修,全修在性,又云,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不坏假名,而说实相者,此乃所谓善用般若,善谈般若也。 以上皆据能念之心方面论之,以下再论所念之佛也。 发布时间:2025-07-09 10:02:43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30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