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二十五)婆须蜜多女寄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 内容: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二十五)婆须蜜多女寄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尔时善财童子。 大智光明照启其心。 思惟观察见诸法性。 得了知一切言音陀罗尼门。 得受持一切法轮陀罗尼门。 得与一切众生作所归依大悲力。 得观察一切法义理光明门。 得充满法界清净愿。 得普照十方一切法智光明。 得徧庄严一切世界自在力。 得普发起一切菩萨业圆满愿。 这时候善财童子得到师子频申比丘尼的大智慧光明的照耀,而开发其心,启发智慧。 他思惟观察,而见一切诸法的实性。 得了知一切言音的陀罗尼(总持)门。 得受持一切法轮的总持门。 得到与一切众生作所归依止住的大悲力。 得到观察一切法义理的光明门。 得到充满法界菩萨所发的清净愿。 得到普徧照耀十方一切法的智慧光明。 得到普徧庄严一切世界的自在神力。 得到普徧发起一切菩萨业的圆满大愿。 渐次游行至险难国。 宝庄严城。 处处寻觅婆须蜜多女。 善财童子渐渐次第向南游行而去,抵达险难国的宝庄严城之后,便各处寻觅婆须蜜多女。 这是寄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 善知识名为婆须蜜多,翻译为世友,或天友。 表示她随顺世事人天,而方便教化。 国名险难,表示逆行非道,下位不能行。 城名宝庄严,表示逆随世行,能生无尽功德藏。 城中有人不知此女功德智慧。 作如是念。 今此童子诸根寂静。 智慧明了。 不迷不乱。 谛视一寻。 无有疲懈。 无所取着。 目视不瞬。 心无所动。 甚深宽广。 犹如大海。 不应于此婆须蜜女。 有贪爱心。 有顚倒心。 生于净想。 生于欲想。 不应为此女色所摄。 此童子者。 不行魔行。 不入魔境。 不没欲泥。 不被魔缚。 不应作处已能不作。 有何等意而求此女。 在此庄严城里的人,不知此婆须蜜多女的功德智慧不可思议,所以就作这样想:「现在这位童子,看他很正经老实,诸根皆寂静。 他的智慧也非常清明了达,不迷惑、不狂乱。 他的眼睛能谛察观视一寻那么远,也不感到疲倦和懈怠。 看他的样子,一点也不执取执着,目视不瞬,看东西很冷静的,眼睛不随便乱看,亦不作轻佻不正当的动作。 他的心不为外物所摇动。 他的智慧甚深宽广,犹如大海一样。 他不应该对于婆须蜜女生出贪爱的心,或存顚倒的思想。 他应生出清净的思想,而不应生出欲念的妄想。 他不应该被婆须蜜女的美色所摄持。 这位童子,一定不修行魔所修行的行门,所以不应有淫欲的念头。 他不入魔的境界,不为爱欲的污泥所淹没。 他不会被魔的眷属所束缚,他不应该到这儿来找这女人。 他已经能不作淫欲的事情了,那么,他到这儿寻觅婆须蜜多女,有什么意思呢?」这些人皆存怀疑,而私下议论。 这是表示浅识致疑,故逆行难知。 其中有人先知此女有智慧者。 告善财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汝今乃能推求寻觅婆须蜜女。 汝已获得广大善利。 善男子。 汝应决定求佛果位。 决定欲为一切众生作所依怙。 决定欲拔一切众生贪爱毒箭。 决定欲破一切众生于女色中所有净想。 但其中亦有人,已经先知道此婆须蜜多女有大智慧,是一位圣人,这些人便告诉善财童子说:「善哉善哉! 善男子啊! 你现在乃能推求寻觅婆须蜜多女,你已经获得广大的善利益。 善男子啊! 你应该决定求得佛的果位,决定欲为一切众生作依怙的处所,决定欲拔除一切众生贪爱的毒箭,决定欲破坏一切众生对于美丽的女色中,所有的清净思想。 众生是顚倒无明的,以为美色是一种清净殊胜的东西,这好像将破铜烂铁当作金子似的,他们染苦为乐,而不知贪求美色将导至堕落苦痛的深渊。 你应帮助他们看破放下,远离爱欲,返本还原。」善男子。 婆须蜜女。 于此城内市廛之北。 自宅中住。 时善财童子。 闻是语已。 欢喜踊跃。 往诣其门。 「善男子啊! 婆须蜜多女,现在于此庄严城内,内廛的北边,自家屋宅中居住。」市廛,是表示喧杂。 北边是主于灭。 自宅,即毕竟空寂。 表示此婆须蜜女在欲行,处喧常寂,故在市廛之北。 这是菩萨大权示现,以甚深广大的智慧和慈悲,用权巧方便的法门来教化众生,令众生背尘合觉。 这时候善财童子听闻这话之后,欢喜踊跃,立即前往婆须蜜多女所住的屋宅。 见其住宅广博严丽。 宝墙宝树。 及以宝堑。 一一皆有十重围绕。 其宝堑中。 香水盈满。 金沙布地。 诸天宝华。 优钵罗华。 波头摩华。 拘物头华。 芬陀利华。 徧覆水上。 宫殿楼阁。 处处分布。 门闼窗牖。 相望间列。 咸施网铎。 悉置旛幢。 无量珍奇。 以为严饰。 瑠璃为地。 众宝间错。 烧诸沈水。 涂以栴檀。 悬众宝铃。 风动成音。 散诸天华。 徧布其地。 种种严丽不可称说。 诸珍宝藏。 其数百千。 十大园林以为庄严。 善财童子见到婆须蜜女所住的屋宅,非常广博庄严华丽。 每一道宝墙、宝树,及以宝堑(城壕),四周皆有十重围绕。 其宝堑中,香水盈满,金沙分布于堑池底。 有诸天宝华、优钵罗华(青莲华)、波头摩华(红莲华)、拘物头华(黄莲华)、芬陀利华(白莲华),皆普徧覆盖在水面上。 宫殿和楼阁,处处分布。 门闼和窗牖,皆相望间列,井井有条,美轮美奂,巧夺天工。 宝网和宝铎皆各处分施,处处皆安置旛幢。 有无量的珍奇异宝,以为庄校严饰。 瑠璃作为地面,众宝互相间错。 又烧一切沈水香,涂抹栴檀香,悬挂众宝铃。 风一吹动,而奏成音乐。 又分散诸天华,而徧布其地。 有种种严丽,非言语可以称说。 诸珍宝藏,其数目有百千那么多。 有十个大园林,以为庄严。 这是表示此婆须蜜女无德不具,故广显其严。 尔时善财见此女人。 颜貌端严。 色相圆满。 皮肤金色。 目发绀青。 不长不短。 不麤不细。 欲界人天无能与比。 音声美妙。 超诸梵世。 一切众生差别言音。 悉皆具足。 无不解了。 深达字义。 善巧谈说。 得如幻智。 入方便门。 众宝璎珞及诸严具庄严其身。 如意摩尼以为宝冠而冠其首。 复有无量眷属围绕。 皆共善根。 同一行愿。 福德大藏。 具足无尽。 这时候善财童子见到这位婆须蜜多女人。 颜面相貌非常端正严丽,色相圆满,皮肤是金色,眼睛和头发皆是绀青色,不长不短,不粗不细,非常适中均匀。 在欲界的人和天人,都不能和她比较。 她的音声美妙,众生一听到她的声音,便能发菩提心。 她的音声甚至超过一切梵天的清净音。 一切众生种种不同的言语音声,她完全具足,没有不了解通达。 她深深的明白了达字义,学问渊博圆满。 她能善巧谈说,讲话的艺术非常巧妙。 她得到如幻的智慧,入方便的法门。 有众宝和璎珞,以及一切庄严具,来庄严她的身体。 如意摩尼,以为宝冠,而冠戴在她的头顶上。 又有无量那么多眷属围绕着她。 她们皆共同种善根,同发一样的行愿。 她们皆具足无尽的福德大宝藏。 时婆须蜜多女。 从其身出广大光明。 普照宅中一切宫殿。 遇斯光者。 身得清凉。 尔时善财前诣其所。 顶礼其足。 合掌而住。 白言。 圣者。 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 云何修菩萨道。 我闻圣者善能教诲。 愿为我说。 这时候婆须蜜多女,从她的身体放出广大的光明,普徧照耀宅中的一切宫殿。 凡是遇到这种光明的众生,身上皆得到清凉舒适。 这时候善财童子往诣婆须蜜多女的面前,顶礼于其足下,然后合掌而住,说道:「大圣者啊! 我已先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可是仍未知道菩萨如何学菩萨行? 如何修菩萨道? 我听师子频申比丘尼为我介绍,说您圣者,善于诱诲一切众生,我愿您为我演说。」彼即告言。 善男子。 我得菩萨解脱。 名离贪欲际。 随其欲乐而为现身。 若天见我。 我为天女。 形貌光明。 殊胜无比。 如是乃至人非人等而见我者。 我即为现人非人女。 随其乐欲皆令得见。 婆须蜜多女即刻告诉善财童子说:「善男子啊! 我得到菩萨解脱,名叫离贪欲际。」离贪欲际者,凡夫染欲。 二乘见欲可离。 菩萨不断贪欲,而得解脱。 智了性空,觉了欲即是道。 像这样染而不染,方为究竟离欲之际。 婆须蜜多女又接着说:「我能随顺众生的欲乐,而为示身。 若天人见到我,我便示现为天女,形相容貌非常光明,殊胜无比。 像这样乃至人非人等众生见到我,我立即为他们示现为人非人女。 随顺他们的乐欲,我皆令他们得见。」若有众生欲意所缠。 来诣我所。 我为说法。 彼闻法已。 则离贪欲。 得菩萨无着境界三昧。 若有众生暂见于我。 则离贪欲。 得菩萨欢喜三昧。 若有众生暂与我语。 则离贪欲。 得菩萨无碍音声三昧。 若有众生暂执我手。 则离贪欲。 得菩萨徧往一切佛刹三昧。 若有众生暂升我座。 则离贪欲。 得菩萨解脱光明三昧。 若有众生暂观于我。 则离贪欲。 得菩萨寂静庄严三昧。 若有众生见我频申。 则离贪欲。 得菩萨摧伏外道三昧。 若有众生见我目瞬。 则离贪欲。 得菩萨佛境界光明三昧。 若有众生抱持于我。 则离贪欲。 得菩萨摄一切众生恒不舍离三昧。 若有众生唼我唇吻。 则离贪欲。 得菩萨增长一切众生福德藏三昧。 凡有众生亲近于我。 一切皆得住离贪际。 入菩萨一切智地现前无碍解脱。 若有众生,为淫欲的念头所缠扰,而来到我这个道场里,我便为他说法。 他闻法之后,则离开贪心和欲念,得到菩萨无执着的正定正受。 若有众生,暂时见到我,则离开贪心和欲念,而得到菩萨欢喜的正定正受。 若有众生,暂时与我说话,则离开贪心和欲念,而得到菩萨无碍音声的三昧。 若有众生,暂时执持我的手,则离开贪心和欲念,而得到菩萨徧往一切佛刹的正定正受。 若有众生,暂时升坐在我的法座上,则离开贪心和欲念,而得到菩萨解脱光明的三昧。 若有众生,暂时间观察我,则离开贪心和欲念,而得到菩萨寂静庄严的三昧。 若有众生,见我舒展身体或经行,则离开贪心和欲念,而得到菩萨摧伏外道的三昧。 若有众生,见我的眼睛瞬转,则离开贪心和欲念,而得到菩萨佛境界光明的三昧。 若有众生,抱持于我,这人不单没有贪欲,而且离开贪欲,得到菩萨摄受一切众生恒不舍离的三昧。 所以同一样的事情,圣人来作,就能离开贪欲。 而凡夫在这种情形之下,就会生出贪欲。 同样是一个人,可是圣人和凡夫是不同的。 所以婆须蜜多女虽然是女人,无论男人或女人,抱持着她,不但无贪欲,反而能断欲。 她继续说:「若有众生,唼我唇吻,则离贪欲,而得到菩萨增长一切众生福德藏的三昧。 凡是有众生,亲近于我,一切皆能得住于离贪际,而入于菩萨一切智慧之地,现前无碍的解脱门。」善财白言。 圣者。 种何善根。 修何福业。 而得成就如是自在。 答言。 善男子。 我念过去有佛出世名为高行。 其王都城名曰妙门。 善男子。 彼高行如来哀愍众生。 入于王城。 蹈彼门阃。 其城一切悉皆震动。 忽然广博。 众宝庄严。 无量光明。 递相映彻。 种种宝华。 散布其地。 诸天音乐。 同时俱奏。 一切诸天充满虚空。 善男子。 我于彼时为长者妻。 名曰善慧。 见佛神力。 心生觉悟。 则与其夫往诣佛所。 以一宝钱而为供养。 是时文殊师利童子为佛侍者。 为我说法。 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财童子问道:「大圣者啊! 您在往昔是种什么善根? 修什么福业? 而得成就像这样的自在?」婆须蜜多女回答说:「善男子啊! 我回想忆念在过去,有一位佛出世,名称为高行佛。 那时的王都城,名叫妙门城。 善男子啊! 那位高行佛,因为慈哀救愍一切众生,所以进入王城。 当此佛之足蹈于妙门城的门阃时,此城中的一切完全震动,忽然之间,变得广大宽博。 有众宝庄严此妙门城。 无量的光明,互相接递,光映照彻。 种种的宝华,散布在地面上。 诸天的音乐,同时一齐演奏。 一切诸天人,充满整个虚空。 善男子啊! 我在那时候,为大富长者的妻子,名字叫善慧。 我见到佛这种不可思议的神力,心里便生觉悟,而远离贪欲。 我便与我的丈夫前往到达佛的道场,以一宝钱而为供养。 那时候,文殊师利童子为佛的侍者,他为我说法,令我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在这儿施宝钱有两种意义:①一宝而能舍,故得离贪。 ②一钱虽微,以菩提心,故成就这样的自在。 在维摩经,佛道品第八中云:「菩萨示行贪欲,离诸染着。 ……示有妻妾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又说:「示受于五欲,亦复现行禅,令魔心愦乱,不能得其便。 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 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 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婆须蜜多女人于淫念之火,而不动心,犹如莲华出污泥而不染。 这是菩萨大权示现,用「以毒攻毒」的方便善巧法门,来引导众生走向觉悟之道。 善男子。 我唯知此菩萨离贪际解脱。 如诸菩萨摩诃萨。 成就无边巧方便智。 其藏广大。 境界无比。 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善男子啊! 我唯独知道这个菩萨离贪际的解脱门。 如果像一切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们成就无边善巧方便的智慧,他们的宝藏广大,所知道的境界无能比较。 而我怎能知道而演说他们的功德行呢? 你应再去寻访另外一位善知识。 善男子。 于此南方有城名善度。 中有居士名鞞瑟胝罗。 彼常供养栴檀座佛塔。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 修菩萨道。 时善财童子。 顶礼其足。 绕无量帀。 殷勤瞻仰。 辞退而去。 善男子啊! 于此处的南方,有一座城市,名叫善度城。 在此城中,有位居士,名叫鞞瑟胝罗。 他常常供养栴檀座的佛塔。 你可以到他那儿去请问:「菩萨如何学菩萨行? 如何修菩萨道? 他将为你演说。」这时候善财童子,向婆须蜜多女顶礼其足,向右绕无量帀,然后殷勤瞻仰善知识,依依不舍的告辞而退,再向南方去寻访下一位善知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发布时间:2025-07-06 08:32:25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30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