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基本知识 -蕴处界 六、诸门分别 [7]善等三性门 内容: [7]善等三性门:几善? 几不善? 几无记? 谓十通三性;七心界,色、声、及法界一分。 八无记。 三性就是善性、不善性、无记性。 十八界中,有十界通三性,即七心界、色界、声界,及法界一分。 七心界就是六识界和意界。 色声二界通三性,非约它的自性说,而是约能发动色声的心说的。 如《显扬圣教论》第十八卷说:色非自体有善恶性,随能发心假说善恶。 法界一分,即相应法中除去唯一性的善十一、本惑六、随惑二十;指所余的遍行、别境等,故说言一分。 八无记性,即眼等五根和香味触八法,唯是无记性。 法界中所除的善十一和本随惑,如其所应配善恶可知,故论中不说。 问:色声香味触五种,同为色法,为什么色声通三性,香等唯无记呢? 答:成善恶的身语两种表业,唯色声二界,身表业即色,语表业即声,约表示能发心的善恶,故假说色声通于三性。 实际说来,一切有漏位中,色声等五法皆唯自性无记,在无漏位一切唯善。 发布时间:2025-06-30 11:05:49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30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