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一法师:管窥空性 内容: 管窥空性总是给别人讲解空性,这是个很忌讳的话题,很难讲得明白。 因为空性的含义很广,很难讲解得清楚。 佛陀讲了四十九年,最后说一个字也没有讲。 但有人问,又不能不讲。 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说空说有,这里我们举例简单讲讲。 佛教对事物的认识是这样的,一切事物是“缘起性空”。 缘者条件也,“缘起性空”就是一切事物因条件而成立(建立、生起、发生),其性质是“空”的。 这里的“空”的含义很广,空性也一样。 我们只能举例说明。 比如我眼前的电脑,它是由键盘、屏幕等等组件在有序的连接后而产生的。 各个组件、有序连接就是它产生的条件。 也就是说电脑是因为这些组件经过有序的连接形成的。 任何一个组件不能成为电脑,同样各种有序连接不成为电脑。 所以你详细地解说一下什么是电脑? 你解说不出来。 任何一个组件不是;连接不是;有序连接也不是,这就是它的空性。 “若言是无了了恒在眼前,若言是有处处求之不可见。 ”是由一堆的不相干,又相干的东西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组成。 世间的一切事物无不如此,换句话说你找不到一个事物是不要依靠条件而存在的。 而它的存在性质又是“空”的——所有条件的集合。 任何一个物质的存在也是因条件而存在,其性质是空的。 从微电子的立场来看,任何物质是由粒子排列而成。 量子力学把粒子分得无法分的时候,粒子表现为测不准。 也就是说,粒子一会儿表现为质量,一会儿表现为能量,所以测不准。 空气的粒子排列得稀疏,挡不住光线,在我们眼前表现为空。 金、木、水、火、土排列得密些,挡住(折射)不同数量的光线就表现出不同质地的东西。 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结构只能看到可见光的原因,而在超声、红外、紫外等射线下我们通过机器看到的影像就会有不同,这是因为挡住(折射)多少而定。 再小的粒子也不可能紧密排列,排列最紧的东西叫金刚(钻石)。 就算排列最密的金刚也是空隙多过粒子。 不管怎么排列都是有条件的,在温度、压力等条件变化的时候排列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即使条件不变,由测不准定律来看也是不稳定的。 所以物质过去不稳定、现在不稳定、将来不稳定。 这就决定了物质的特性——“空性”:随时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或者说所有形式的集合。 这就是物质的“空性”的一部分。 事件也是如此。 比如下了一场雨,有的人高兴,有的人悲哀,有的人痛恨,有的人无所谓,等等。 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而形成的,其它的“空性”我们这里先不说,只说人们对这场雨的感觉。 所有人们的对这场雨的感觉的集合就是这场雨的“空性”。 比如久旱的农民盼望下雨,所以一下雨就高兴。 而久涝的农民害怕下雨,所以就不高兴;再比如出租车司机下雨生意好高兴,也会因为路难走而不高兴;等等一切对立、分别所产生的矛盾感觉的集合,这就是这场雨在人们感觉中的“空性”。 所以我们如果认识到事物的“缘起性空”就能比较全面地看问题,不会因为自己的观点的片面性而妄自菲薄。 所以有人问赵州和尚:“二龙相争,谁是得主。 ”赵州说:“老僧只管看! ”任何事物有好的一面,也必然有不好的一面和不好不坏的一面,如此等等所有情况的集合,这就是“空性”的一部分。 赵州和尚离开了二元分别看问题,所以他的见地是最完整的。 我们常用功德天黑暗女来引导大家的企盼,希望大家能离开二元的分别来看问题,就是利用这个“空性”意思。 希望大家通过这些言句了解一些“空性”。 发布时间:2025-06-15 13:11:29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9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