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橘皮米粥 内容: 原料:橘皮 粳米 水 制法:先将橘皮晒干,碾为细末(不研煎取浓汁煮粥亦中),用粳米50克,水400毫升,入沙锅内,煮为稀粥,入橘皮末3~5克,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每日早晚餐,温热服食,5天为一疗程。 效用:橘皮为芸得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柑橘等植物的成熟果皮。 本粥是一家传验方,是用橘皮和粳米加水煮成,具有顺气、健胃,化痰,止咳的功效。 [适应症状]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多痰、胸膈满闷等症。 本品含挥发油、中机醇、川皮酮、维生素B1等。 药理证实,它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可使胃液分泌增多,胃肠蠕动加快,起健胃之效;同时,挥发油可以使呼吸道粘膜分泌增加,有利于痰液的排出,而起祛痰止咳作用。 说明:[论治解说]橘皮一般认为以陈久者较好,故又名陈皮。 味辛苦而性温,气芳香而入脾肺;与粳米为粥,其辛则散而行气滞,苦温燥湿祛寒;滞气行则脾自健,寒湿去则痰涎自消,故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药。 凡寒湿内阻,脾肺气滞所致之症。 均可服用。 用橘皮同米煮粥,也是古代医学家的食疗经验方。 如清代章穆《饮食辨录·卷二》中载:“橘皮粥。 用陈橘皮研末入粥,或漳州糖钱橘饼切碎同米煮,治脾气不运,食物作胀。 ”这样米药合和,不仅可以加强橘皮理气化痰之力,还可增强健脾养胃之效。 《本草纲目》中说,橘皮“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这说明其应用之广泛。 现用橘皮与米煮粥,正是取其“同补则补”的道理,因此,橘皮粥功在健脾养胃,燥湿化痰,信不巫也。 [注意事项]橘皮粥性温,适用于痰多咳嗽,对阴虚燥咳或干咳无痰的病人,不宜选用。 吐血患者忌服。 发布时间:2025-06-06 05:00:01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