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廿五(1) 内容: 宣化上人讲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廿五◎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编按】:一九六八年九月廿二日,九十六天的“暑期楞严讲修班”刚结束,上人宣布休息两个礼拜后,将继续讲解《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十月六日农历八月十五月亮最圆,在月光最圆的这天,上人继续讲解〈普门品〉至十一月九日农历九月初九,观音菩萨出家纪念日,全品圆满结束。 在这两个礼拜休息期间,上人曾简单地介绍观音菩萨的神通妙用,和感应事迹,给弟子们认识。 今将上人这段介绍收录于此,以符合当年的时序,也帮助读者对观音菩萨有更多的认识与信心,多接近观音菩萨,多向观音菩萨学习。 观世音菩萨在佛教里,是占很重要的地位的。 这观世音菩萨,有的人说他是中国的,有的人说他是外国的;有的人又说他是男人,有的人又说他是女人。 现在我告诉各位,这观世音菩萨,他也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外国人。 那么他是哪儿的人呢? 他是尽虚空、遍法界,哪个地方都是他,哪个地方也都不是他。 他是随类应现,众生应该以什么身得度的,他就示现什么身而为说法。 所以观世音菩萨没有一定的。 这观世音菩萨,他也示现佛身来度一切应该成佛的众生,也现菩萨身来度一切应该成菩萨的众生,也现天上的天王身来度一切众生,总而言之,这个众生应该以什么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是示现什么身,来给这一类的众生说法。 在佛教里,观世音菩萨各处去教化众生;所以,他要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先看这个众生欢喜什么,投其所好,所以他说什么法,这个人也都欢喜听,于是就把这个众生度了。 所以说,观世音菩萨也不一定是男身,也不一定是女身,他也是男身,也是女身,不过都是变化的。 观世音菩萨的本体,是如如不动的,和佛是一样。 并且观世音菩萨在很久以前,已经成佛了,佛号为“正法明如来”。 现在他化菩萨身来教化众生。 在佛教中,他现菩萨身;在外道里,他也现外道的身,所以往往有一位穿著白衣服的,在耶稣教里就说她是圣母。 其实,这位圣母是谁呢? 也就是观世音菩萨,去教化那一类的众生。 他示现那么一位穿白衣服的样子,一般的耶稣教就说这是圣母。 其实也就是观世音菩萨去显现,令这个众生来发心;无论早晚,都会令他明白佛法。 明白佛法之后,就要发菩提心。 这是观世音菩萨这种妙用无穷的一种不可思议境界。 “观世音菩萨”这几个字。 “观”是一种观智,能观的智慧;“世音”是所观的境界。 这能观的智慧,观这个所观的境界,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的境界、所有一切的音声。 这音声,有苦声、乐声,有善声、恶声,有好声、坏声,观世音菩萨观看世界种种的音声,他就遂心满愿──众生无论求什么,向观世音菩萨来祈求,那么观世音菩萨一定就遂心满愿。 所谓“一切众生若干种音,菩萨悉知悉见”。 无论有什么声音,这一位菩萨都知道。 为什么? 因为他一天到晚尽观世界的音声,观一观这地方有什么音声? 观一观那地方又有什么音声? 本来音声是听的,怎么他说“看”呢? 音声你能看得见吗? 你看不见! 观世音菩萨能看得见,像看雷达那个境界是一样的;因为观世音菩萨他那儿有雷达,每一个众生都有电波,你这个电波发出的什么音波,他都知道。 这是一个讲法。 还有一个讲法,因为观世音菩萨眼睛虽然说是“观音声”,也就是用眼睛可以听;这眼睛不单可以看,而且又可以听。 为什么这样子呢? 因为他有“六根互用”的神通。 一般的人,若修《法华经》,得到法华三昧了,或者得到六根清净这种境界,都可以六根互用,何况观世音菩萨呢! 所以观世音菩萨耳朵也能看、也会说话、又会吃东西,他眼睛会听、也会想东西。 这六根互用的境界,观世音菩萨很早很早以前就得到了,所以他观世音。 “世”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三世。 观世音菩萨观这一切众生过去世的因缘、现在世的因缘、未来世的因缘,观看这三世的因缘,然后应该用什么方法,去救度和教化这个众生。 观世音菩萨,用他所修行成就的这种神通去救度众生,所以这叫“观世音”。 那他为什么要管这么多闲事呢? 一天到晚就观“世音”,这又有什么用呢? 因为观世音菩萨放不下! 放不下你,放不下我,放不下他,放不下一切众生。 他看这一切众生,就好像他的小孩一样! 你看果涵,一天到晚抱著她的小孩;为什么? 她放不下! 观世音菩萨对我们这一切众生,也是这个样子,所以他要看看:我这小孩哭了没哭? 我那小孩笑了没笑? 我那一个小孩是不是很冻? 大约没吃奶吧? 一天到晚照顾我们这一般的小孩子。 说是:“喔! 那他是不是做一个褓姆呢? ”差不多! 有这种情形,但是可没有人给他钱;这是观音菩萨最吃亏的一个地方! 他因为放不下众生,所以他要观世音。 观世音,看见哪一个众生有什么痛苦了,他就要解除这个众生的痛苦;看见哪一类的众生有灾难了,他就要解除那一类众生的灾难。 所谓“寻声救苦”,你若有苦,只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那就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切一切都遂心如意。 但是这个妙法,一般人都不知道,所以在最危险的时候,也都想不起来念观世音菩萨。 你要是能在最危险的时候,想起念观世音菩萨,在火里边,火也烧不死你。 会不会烧坏? 也不会烧坏! 在水里,水淹不死你;你就不会游泳,也可以自自然然就到那浅的地方。 这是观世音菩萨的一种感应,只要在最危险的时候,你能念观世音菩萨,都有感应的,观音菩萨一定会来救度你;但是你要有一种信心,不要将信将疑的。 譬如你在一个火堆里,虽然你这儿念观世音菩萨,但又信不著观世音菩萨,“这念念观音菩萨,他就能来救我? 这靠不住吧? 没有这么灵感的事情吧? ”你这一生疑惑,他不会来救你了,因为你不相信! 你若一心相信:“我这儿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一定来解除我的这种危险。 ”甚至你遇到一只老虎,这老虎张开嘴要把你吃了,你这时候把眼睛一闭,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这老虎嘴也张不开了! 观音菩萨就有这个力量,它就吃不了你! “菩萨”是半梵语,具足叫“菩提萨埵”。 “菩提”就是觉,“萨埵”就是有情;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觉悟一切的有情;凡是你有这个情的,他都会令你得到觉悟。 又有一种讲法,是“有情觉”,是有情里边的一个觉悟者。 有情,就是一切有知觉性的,有感觉的,有气血的,这一些个有生命的东西,都叫有情。 观世音菩萨,他以前和我们是一样来著,因为他不怕这苦难去修行而觉悟了,是有情的众生里边的一个觉悟者。 也就是他以他这个觉悟的这种智慧,再来觉悟我们这一切的众生,所以叫“菩萨”。 菩萨,又有一个名称,叫“大道心的众生”。 大道心,他的道心最大了。 有大道心的众生,这就叫菩萨。 又有一个名称,叫“开士”,又叫“有上士”,名字很多。 观世音菩萨也就是这一类的众生。 在没有成佛以前,所有的菩萨也都叫众生。 不过他是众生里边一个觉悟的众生,而不是迷昧的一个众生。 迷昧的众生,他遇著一切境界就执迷不悟,遇著一切的事也都看不破、放不下。 观世音菩萨对一切的事,也都看得破、放得下,无所执著了,所以他觉悟。 不单自己觉悟,而且又能去觉悟其他的一切没有觉悟的众生,所以这就叫“观世音菩萨”。 这是观世音菩萨大概的意思。 有一首赞叹观世音菩萨的偈颂,这是说观世音菩萨简略的大概。 这首偈颂怎么样说的呢? 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朵朵红莲安足下 弯弯秋月锁眉头瓶中甘露常遍洒 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渡人舟“观音菩萨妙难酬”,观世音菩萨,他这一种神通、智慧、方便,一切一切的都是不可思议的。 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没有法子可以说得完,也没有法子可以讲得完。 “清净庄严累劫修”,观世音菩萨,他这种清净庄严的相好,是累劫所修,不是一生一世修来的,他是生生世世修福修慧。 在很多个大劫以前,他就修福修慧,才能有这种清净庄严的相好,相貌这么圆满。 “朵朵红莲安足下”,观世音菩萨,在他脚下站著那个朵朵红莲;他站在这个红莲华的上面,非常妙好。 “弯弯秋月锁眉头”,观世音菩萨,他的眉毛,弯弯的像秋天那个月牙似的;他这个相貌就生得非常地妙好、非常地圆满。 “瓶中甘露常遍洒”,观世音菩萨,他手里拿著净水瓶,就是那个净瓶;净瓶里所装的,是甘露水。 这甘露水,向我们每一个人的头上一洒,每个人就得到清凉──灾消罪灭,灾消病散──病也没有了,灾难也消了,罪也灭了,福就会生出来。 遍洒,是普遍的,任何人有什么灾难,观世音菩萨都可以去救。 “手内杨枝不计秋”,观音菩萨手里有个杨枝手,他用这杨枝蘸甘露水,这么一洒,啊! 这个地方就清净了,什么魔障也没有了,什么麻烦也没有了,一切一切都清净了;只要观音菩萨来给用这个杨枝,蘸着甘露水一洒,这个地方就平安无事了。 手内杨枝不计秋,不知道多少年了! “千处祈求千处应”,这观世音菩萨,不是一个地方求他,他来救一个地方;就有千处、万处、百千万处,有多少人求他,他都是遂心满愿,去帮忙这么多的众生,令你离苦得乐。 “苦海常作渡人舟”,在这茫茫的苦海里边,我们这世界就好像一个苦海一样;观世音菩萨常常地,他作渡人的这么一个船的样子。 观音菩萨这种的神通妙用、相好庄严,讲也讲不完的。 不过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大概的,对观音菩萨有少少的认识,以后好多接近观音菩萨,好多向观音菩萨来学习,学习观音菩萨这种的慈悲、这种的普门示现,来教化众生。 讲到这个地方,想起一个公案。 以前在中国,在上榆县,有一个商人,他什么生意都做,但是他信观世音菩萨,很诚心地念观世音菩萨、拜观世音菩萨,也念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有一天晚间,这个商人梦见观世音菩萨告诉他:“你呀,将要有一个灾难哪! 我现在告诉你几句偈颂,你记得,以后就会应验。 这个偈颂是:逢桥莫停舟,遇油即抹头;斗谷三升米,苍蝇捧笔头。 ”说完,观音菩萨就不见了。 这商人,把这四句也就记得明明白白,记得很清楚。 有一天,他把很多的货物装到船上,准备到另一个城市去卖。 这船在江中行驶著,遇著大雨,刚好正要经过一座大桥。 这个摆船的就要把船停到桥底下来避雨,免得下雨把这些东西都打湿了。 可是这个商人一想:“喔! 这个“‘逢桥莫停舟’”,现在正在桥底下,不要停舟啊! ”赶快叫这个摆船的:“快开船! 这个地方不能停! ”这条船一过这座桥之后,轰! 桥就坍塌了。 如果在桥底下停船,那时候连人带东西统统都会打到长江里去,都会没有了。 他想:“这观音菩萨真灵! 我没有在桥底下停舟,啊! 躲过这一个大难。 ”回到家里,向观音菩萨更拜多一些。 那么拜拜佛,忽然在佛前的油灯就跌到地上,洒了满地都是油。 他一想:“啊! 这不是‘逢油即抹头’吗? 现在是有油了。 ”所以他把洒在地上的油,都往自己头上抹。 等晚间休息,睡到半夜的时候,啊! 他闻到有一股血腥的气味,他醒了一看,骇! 太太被人把头给割下来,流了很多血,把床都染红了。 在半夜,他赶紧到他太太的父母亲家里去报告,说今天晚间,不知怎么的,你的女儿死了,不知被谁杀的。 他的岳父、岳母去一看,说:“这谁杀的? 一定是你谋财害命! 你信佛,你太太不信佛,你们两个人一定是意见不相合。 一定是你不欢喜她了,藉著这个题目,就把她杀死了,你才这么样子来报告我。 ”于是就告到县政府去。 到了县政府,县官审问也审问不出所以然,于是就要判这个商人谋杀的罪名成立。 县官正在拿著笔要判这个罪时,哦! 有很多的苍蝇就来把这个笔头都落满了。 这个商人就说:“喔! 真奇怪! 这真太奇怪了! ‘苍蝇捧笔头’。 ”这县官就问他:“你说什么奇怪奇怪的? ”他说:“我是信观音菩萨的。 之前,我在家里作了一个梦,观音菩萨告诉我四句话。 现在三句都应验了,所以我认为奇怪。 ”这个县官说:“三句是什么? ”这个商人说:“观音菩萨告诉我:‘逢桥莫停舟! ’我出外做生意,船刚好驶到桥底下,正赶上下雨,摆船的要停,我叫他不要停,一把船开过去那座桥,结果桥就坍塌了。 如果我在那儿停舟的话,船就被那个桥给砸烂了,连人也都没有了。 这是一样。 又,观音菩萨教我‘逢油即抹头’,遇著油,就往自己头上来抹。 我在家里拜佛,忽然油灯跌到地上,把油都洒了满地,我赶紧把这个油来抹头。 又,第三句是‘苍蝇捧笔头’,现在县官您想要判我罪名,苍蝇就来捧笔头来了。 这岂不是也应验了呢? 这个‘斗谷三升米’,我还不知怎么样。 ”这个县官一听,喔! 有这么个事情。 现在这个三样都应验了,就剩一样:“斗谷三升米”。 县官于是和他的参谋研究来、研究去,说:““斗谷三升米”,斗谷有三升米,岂不就是有七升糠? 有七升糠,喔! 这一定有或者姓米的,或者姓康的,或者叫米三,或者叫康七。 去找这个人,如果有,把他拿下来,审问。 ”于是派遣密探到乡下一调查,果然有个康七。 把这个人拿来一审问,发现原来这个人,和这商人的太太有一种不可告人的事。 他们两个人准备把这个商人杀了,以便好同住在一起。 这康七就在这天晚间杀人,他用手一摸头发,头上有油,他想:“这有油的头发,是女人头发擦油,男人不会擦油的。 ”所以他就把有油的头让过去,把里边那个没有油的头就给砍下来了。 这县官一审问,问明白了,于是就把康七定罪了。 由此之后,这商人一看,喔! 世界上的事情,因果很利害的。 以后也就出家修道,把世间一切一切都放下了。 由这一点看来,你只要对观世音菩萨有诚心,无论有什么灾难,他就会帮忙的,会有所感应的。 这一品,相信和各位都很熟的,都认识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是为大慈大悲的菩萨,与我们这一切的众生非常有缘。 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十种的因缘:第一,“药珠”;因为药珠,所以就说这〈普门品〉。 什么叫“药”呢? 就是药王树。 什么又叫药王树? 这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到山上去斩柴,斩回来一担柴,就担到街市上去卖,遇到一位医生。 医生一看他这一担柴里边放光,于是就把他这担柴买回去。 到家里把柴打开一看,里边就有一棵药王树。 这医生得到这棵药王树之后,无论任何的病,只要用这棵树在病人身上这么一碰,或者轻轻一打,无论什么病就好了;所以这个医生在这世界上救的人不知多少! 就因为这样,所以叫“药王树”。 “珠”是如意宝珠。 什么叫做如意宝珠? 如意,就是遂心如意。 说如不如你的意呀? 如我的意! 如你的意,也就是令你欢喜、满意,你所需要的东西,就满足你的要求,成全你的欲望。 你想要吃好东西,如意珠就现出有好的东西来,不用去买。 你想要穿一件最美丽的、人间最稀有的衣服,只要对著如意宝珠那么想一想,如意宝珠可以现出来你所欢喜穿的衣服。 甚至你想晚间要住一个最美丽的房子,这如意珠就可以现出房子来;这一夜住宿过后,第二天这个房子又回到如意珠里边去。 你想吃东西,如意珠所现出来的东西,也不会不够你吃,但是也不会剩,恰到好处;你想吃这么多,就现出来这么多,也不会多,也不会少的。 你穿的衣服,也不必预备一个衣服架子,只要把衣服脱下来,它又回到如意珠里边去,所以这就叫“如意”。 如意珠多大呢? 很小的一粒珠,你可以带到身上,随便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又不重,又不占地方,遂心如意,是妙到极点,所以叫如意珠。 如意珠说是这么样好,譬如男人想要一个漂亮的女人,能不能现出来? 女人想要找一个漂亮的男人,能不能现出来? 这个也没有讲。 你把我问住了! 我都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妙的作用。 总而言之,它叫“如意珠”。 因为这个,所以这〈普门品〉也就等于药王树,等于如意珠;你只要能诵念〈普门品〉,所求的事情也就能遂心满愿,满足你的要求。 但可不是说我今天念,明天就有功效。 这必须先打好一个基础,好像造楼房,先要打个地基;地基打不好,楼房也就没有法子建造了。 〈普门品〉虽然好像药王树和如意珠这么灵感,这么妙不可思议,可是你要先念〈普门品〉,天天念,念得观音菩萨认为你合格了,认为你是有这种诚心了,然后你就所求如意、遂心满愿。 不是说平时也没有念过,到时候就想要求感应,就有灵感了! 一定要你平时来用功修行,到时候就会有好像这药王树、如意珠,那样妙不可思议的境界。 所以这〈普门品〉就等于药王树、如意珠这样的微妙,不过你首先要去念。 有的人讲:“喔! 佛教里面有太多东西要学了! 又念〈楞严咒〉,又念〈大悲咒〉,现在讲〈普门品〉,又要念〈普门品〉了。 这么多功课,我们哪有这么多时间呢? ”你不需要很多时间,你只要一天少睡一个钟头,少讲一点没有用的闲话。 在佛教里,把“讲闲话”叫“舂壳子”;舂壳子,就是言其这个米有壳子,用舂米那个东西一舂它,把没有用的壳子都给舂去。 你少讲一点用不著的闲话,这些工作都可以做到的。 如果你不想遂心满愿,说我也无所求,也没有贪心,也没有嗔心,也没有痴心,我也不需要念这个! 那你根本就不需要念。 你不需念? 那就没有讲的了! 你不念也可以的。 你若觉得将来或者会遇到什么事情,想求观音菩萨或者需要佛来帮忙,那你就应该学多一点佛法。 佛法好像大海,你连一滴海水都还没有喝呢! 你就嫌乎多了? 那将来这么大一个海的水一定喝不完的。 不过,喝不完,只要尽你的力量,需要多少就用多少,佛法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取也取不完,用也用不完。 所以应尽你的力量来利用佛法。 这是因为“药珠”的意思,所以要说〈普门品〉。 第二个意思,叫“显密”;显是明显,密是秘密。 这言其你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时候就得到明显的感应,有时候就得到秘密的感应。 明显的感应,就是人人能看见,人人也都懂得。 譬如观世音菩萨救护众生,〈普门品〉上说:“设入大火,火不能焚。 ”《楞严经》上,观音菩萨述耳根圆通时也说“火不能烧”,“性火真空,性空真火”。 譬如大火焚烧的时候,你正在房里,房外边无意中起了火,或者邻居起了火了,这时候,只要你一心相信观世音菩萨,能诚心念观世音菩萨,真真地有信心,那么即使邻居的房子烧了,你的房子也不会烧的。 可是这要无意中的而不是故意。 如果你故意去点一把火,试试看这个房子烧不烧? 那是一定烧的! 为什么? 因为你是想试验观世音菩萨! 为什么你要试验? 就因为你信不真切,所以才要试一试。 好像你交一个朋友,想知道这个朋友对我是不是有真心? 是不是拾金不昧的好人? 于是等我这位朋友来了,就故意把这伍百块钱掉在地上,也不在那儿看著他。 他要是不好的人,就会把这伍百块钱捡起来拿走;他要是个好人,就不会把这伍百块钱给拿走了。 为什么你要试验你的朋友? 就因为你对这个朋友没有真正的认识,还不知道他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好人。 经上说的“念观世音菩萨,设入大火,火不能焚”,你不相信,想要试验倒是能烧不能烧? 如果这样,那你对观音菩萨根本就没有信心;既然你没有信心,观音菩萨也不会来管你这么多闲事的。 你烧你自己的房子? 那你烧就烧! 你想要跳海自杀去,“我设入大水,大水所漂,即得浅处,我看看得不得浅处? ”你以试验性质来推测观世音菩萨的这种神通妙用,那观音菩萨也不会管你这个闲事的,为什么? 你根本就没有信心! 所以你要是对菩萨没有信心,他是不愿意多管闲事的。 那么在无意之中,邻居著火了,你以真诚心念观世音菩萨,这火不会烧到你的。 你有意的,那就是对菩萨不相信,所以不可以试验的。 说:“那我若不试验,怎能知道究竟是真的或是假的? ”你知道是真的,又怎么样? 你不知道是真的,又怎么样? 你知道了,一天还是要吃饭、穿衣服,才能活著,那你何必又多此一举呢? “明显”,是人人都知道的。 譬如你邻居的房子都烧了,而你的房子公然就不烧,这岂不是“显”吗? 人人都知道:“啊! 那个人是念观世音菩萨有感应! 他信佛真是有点妙处! ”有感应了,这就是“显”。 又有秘密的。 譬如你应该有一个灾难,或者你应该掉到海里被水淹死,但无形中,观音菩萨就感应得令你不会遇著这种危险,令你这灾难没有了,这就叫“秘密”。 人人都不知道,你自己也不知道;你自己应该受的灾难,无形中就没有了。 或者这个人应该被火烧死,因为他信观音菩萨,观音菩萨默默中就把他这灾难给解除了,这样子,也是秘密的感应。 甚至你坐飞机,本来应该失事的;现在交通虽然方便了,但人死得也多了。 有的时候飞机失事,火车撞火车,就几十人、几百人,死很多人;这车与车、巴士和巴士撞,也就很多人死于非命。 在这种种情形之下,因为你念〈普门品〉,因为你念〈大悲咒〉,因为你信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在默默中,在冥冥之中,总而言之,就是人所不知道的,他就给你改变,化凶为吉;所谓“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逢著凶险的事情,就变成吉祥了! 遇著因难的事情,变成吉祥了! 人人都欢喜吉祥,所谓“吉祥如意、如意吉祥”,遂你的心、满你的愿,这你就吉祥了! 这是因为“显密”的关系,所以说〈普门品〉。 〈普门品〉也就有“显密圆通”,显也圆通,密也圆通,显密都得到圆通,所以这〈普门品〉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 这〈普门品〉有种种的妙用,〈大悲咒〉也有这种妙用。 我说一件感应的事情,就是由我东北发生的。 有一个种田的农人,也是很有钱的,到秋天,他就用车装著粮食到街市去卖;卖完了粮食,就带著钱回来。 在半路上,在前边大约有三华里路远,很多的土匪在那儿打劫。 这个有钱的财主看见了,这时候怎么办呢? 逃走? 在土匪的监视之下,也逃走不了;不逃走? 一定是被抢的。 于是他就念起〈大悲咒〉,赶车的车夫还照常往前去。 走到快接近这群土匪时,忽然看见从土匪里边走出来一个人,走到他的车前,对著车夫说:“你把鞭子给我,我给你赶车! ”然后就执鞭赶马车,从土匪旁边过去,这土匪好像没有看见一样,所以也没有打劫他。 等这些土匪看不见了,这赶车的人就把鞭子又交给这个叫“老板子”的──就是赶车的驭使,说:“你现在赶快走吧! 没有事了! ”这财主本来以为他从土匪中出来帮他赶车的,一定是土匪了,就说:“你今天对我这么好,你来救我,令我没有受到打劫! 请问你贵姓? 在什么地方住? 将来我好到你府上拜谢! ”这个人就告诉他说:“我的名字,就叫阿逝孕! ”你们各位念〈大悲咒〉时,在咒里边不有一句“阿逝孕”? 在那图片里,长两个翅膀那个护法,他就叫“阿逝孕”。 这个有钱的人一想:“啊? 谁叫‘阿逝孕’呢? ”当时他都忘了,忘了这个阿逝孕就是〈大悲咒〉的一句咒语,也就是一个护法。 等这位阿逝孕走了,看不见了,他才想起:“喔! 这阿逝孕不是〈大悲咒〉里面的一个护法吗? ”想起来了,再找阿逝孕,也找不著了,不知阿逝孕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所以这是〈大悲咒〉里一个很不可思议的境界! 如果这个有钱的财主想:“我念〈大悲咒〉试一试它灵不灵? ”阿逝孕也就不会来救他了。 这是因为他没有试验的心,只是一个“信”,相信〈大悲咒〉:“我念〈大悲咒〉就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果然就遂心满愿,没有被土匪打劫。 你们以后谁若遇到阿逝孕,你可以一手就把他抓住,不要叫他走了。 不要像那个有钱的财主,见著阿逝孕,又当面错过了! 所以你们记得,以后有遇著阿逝孕来救你们,你一手就把他抓住,看看他用什么方法能走得了? 第三,因为有“人、法”的这种因缘,所以才说这〈普门品〉。 这一部《妙法莲华经》共有七卷,共分为二十八品。 这一品文是二十五品,这一品,讲观世音菩萨这种神通妙用,不可思议的境界。 在前面讲到有“药珠”,有“显密”。 现在再讲有“人法”。 什么叫“人法”? 人,就是观世音菩萨;法,就是普门示现这个法。 观世音菩萨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所以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也可以说是个“妙人”。 他又说“普门示现,有求必应,无感不通”这种法,这叫不可思议的一种法;因为它不可思议,所以叫“妙法”。 既然是“妙人、妙法”,所以才可以够上“普门”这种名称,名实才能相符。 因为“人法”的因缘,观世音菩萨才说这〈普门品〉。 第四种,因为慈悲的因缘,所以观世音菩萨才说〈普门品〉。 什么叫“慈”呢? 慈能予乐;什么叫“悲”呢? 悲能拔苦。 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七种的难,解除三种的毒,应众生两种的求。 这七难,在后边经文里会详细说的,大略就是“水难、火难、风难、枷锁难、黑风难、刀杖难、怨贼难”等等。 解三毒,就是解除“贪、嗔、痴”这三毒。 应二求,就是应“求男、求女”这两种的求。 众生都有贪、嗔、痴这三毒。 若人多贪,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贪;若人多嗔,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人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这个贪,讲起来也很多。 嗔,讲起来也更不少。 这个痴,也不多,也不少;说它多也不算多,说它少也不算少。 我们就在这个不多不少,解释这一个“痴”。 什么叫“痴”呢? 简单的说,就是愚痴。 什么是愚痴? 就是没有智慧,不明白,见理不真。 见著那个理论不正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不知道究竟它为什么就是这样子? 这是一种愚痴,就是见理不真,见那个道理不清楚。 这个“愚痴”,就是中国王阳明学说所说的,是他没能“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这个人为什么没有去做呢? 就因为他不知道,所以他就不去做;他若知道,就会去做。 有的人就说:“有的人他还没有知道,所以他就不去做;他若知道了,就会去做去。 ”那王阳明就说,他知道了而不去做,那他还是没有真知道;他若真知道了,就一定会去做的! 王阳明在中国是一位很有名的学者,他的学说就是“知行合一”。 王阳明说,他若真知道了,就一定真会去实行;没有知道,所以他才不去行。 这也就是说,他若真明白了,就不愚痴,就不会做愚痴的事情。 他为什么做愚痴的事情? 因为还没有明白。 所以我说这是见理不真,见理没有见真的。 举出一个例子来讲一讲。 什么例子呢? 譬如这愚痴的人,他就想:好花常令朝朝艳 明月何妨夜夜圆大地有泉皆化酒 长林无树不摇钱这个贪花的人,他生出一种愚痴的心,怎么样啊? 他说:“我这朵花,永远都是这样鲜艳而不凋残,时时都这样开,天天都这么美丽。 ”那个贪玩月的人就说了:“明月何妨夜夜圆呢? 昨天晚间那个月是圆的,若是每一天晚间的月都是圆的,你说多好啊! 我天天到外面去看月,一看这种月光辉映灿烂,我也不必点电灯,天然的光辉,又省钱,这多好! ”这是不是愚痴的想吗?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 花开,这是生;花谢,这是花的落,也是花的死。 月圆,就有月缺的时候。 为什么月就有盈亏? 这是一种天道的循环,也就是表示月就属阴的,日头就属阳的;所以日头天天都是圆的,月就有的时候圆、有时候不圆。 男人就好像太阳似的,女人就好像太阴似的,她为什么仿照太阴? 女人有的时候这月讯每月来一次,来的时候,也就是满了;满了之后,女人的血又亏了。 所以女人以血为主,就属于太阴的。 这个太阴,它焉能每天晚间都圆的呢? 这是不可能,所以这是一种愚痴的想法。 好喝酒的人,他就想:“我每天去买酒,买威士忌,买白兰地,又很贵的! 若是在地上有一个水池子,就变成了酒池,这样的时候,我想饮酒就到那水池子里取一点酒来饮,这有多方便! ”还有贪钱的人,也就想:“我现在去做工,赚钱非常的因难! 如果每一棵树都变成摇钱树,树上都结有元宝或者美金,我想要用钱,就到那个地方去取,这有多方便! ”但是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都是愚痴的妄想。 还有最简单的一种例子,什么呢? 这个人也没有读书,甚至连小学都没入,中学那更不要提,他就想要得一个大学博士的学位。 你说岂有此理呢! 小学都没读,大学博士的学位怎能就这样给你呢? 他就寻思自己可以得到,这也是愚痴的。 还有一种人,他也根本没有种田去,到时候就想收谷,这都是愚痴妄想。 甚至于也没有买马票,到时候他想中头彩,这都是一种愚痴的想法。 可是这愚痴的想法,差不离的,一般的普通人,多数都有这种毛病。 那怎么办呢? 有这种毛病就应该把它改了。 观世音菩萨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这就是一种“大悲”;他又利乐一切众生,令众生离苦得乐,这是一种“大慈”。 因为大慈大悲的因缘,所以才说这〈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五,又有一种,是“福慧”的因缘。 福,观世音菩萨他所以能寻声救苦,分辨世间一切的音声──善声、恶声、苦声、乐声、是声、非声,这有真正的智慧。 他这种智慧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也是因为他普门的布施,以法施给众生,所以他就有福德庄严。 所以这是由于福慧的因缘来说这〈普门品〉。 第六,又有“真应”。 真,是观世音菩萨以他这种真身的妙力,来救度七难,解除众生的三毒,满足了众生的二种求。 这是以真身的妙力,又现三十二种的应化身,去教化众生。 所以有这“真应”的因缘来说〈普门品〉。 第七,说这〈普门品〉又有“权实”。 观世音菩萨以法身的力量,在默默之中,就是秘密之中,来利益众生,这叫“实”。 他又以三十二应化身来教化众生,这是“权”。 权,就权巧方便,也就是暂时用这个方法,不是永远用的。 又因为观世音菩萨以这权实的因缘,所以才说这〈普门品〉。 第八,还有一种因缘,叫“本迹”。 怎么叫“本”呢? “本”就是根本,“迹”就是踪迹。 观世音菩萨以他的法身而普度一切众生,他的法身是“本”,他以这应化身又去教化众生是“迹”。 迹,就好像我们人走路,就有脚走的踪迹。 观世音菩萨的法身犹如这一个月,他的这种迹,就好像“月照千江”似的。 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一个月照一切的水,一切水里的月,都是从这一个月的本身而现出来。 水里的月就是个“迹”,天上的月就是个“本”;这是以“本迹”的因缘,故说普门。 观世音菩萨以一个法身,而普现一切众生的心,令一切众生都改过自新、回邪向善、离苦得乐,究竟成佛。 讲到这个地方,有一个人就说了:“喔! 难怪我不改过自新,原来是观世音菩萨他没有现到我的心里来,所以我有什么过错也不愿意改。 ”譬如抽香烟的人就想:“我的香烟戒不了,大约观世音菩萨不加被我,不帮我的忙吧! ”好喝酒的人就说:“我想学佛法,可惜我这个酒戒不了,这大约是观世音菩萨的罪过,他不帮我的忙! ”于是对观音菩萨生出一种仇怨的心,说:“这观世音菩萨太不公道了! 为什么你帮忙旁人,不帮忙我呢? ”这可是愚痴上再加上一分愚痴,这是双料愚痴! 为什么观音菩萨不加被你? 就因为你不听观音菩萨的教化! 你听见“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就应该改过自新,应该冷静你的头脑。 所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你知道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算了,那么将来的事情,你应该往好做。 可是你明知故犯,就像头先我讲戒律,你若受戒,就应该守戒。 尤其你看这戒律的经,更应该守戒;如果你看了,知道这样是不对,你再去明知故犯,那就是罪上加罪。 所以责怪观音菩萨不保佑你,这是一种错误! 观音菩萨时时都想保佑你,可惜你把你心里那个门总是关著,不令观音菩萨进去,观音菩萨也只可以叹息说:“啊! 这个众生,真是可怜愍者! 是可怜的人哪! ”所以你不要怪观世音菩萨。 第九,还有一种因缘,叫“缘了”。 “缘”就是缘因,“了”就是了因。 怎么叫了因呢? 就是把这个因断了,也就可以说是明了这个因果的因。 我们现在来听经闻法,在这一个暑假的期间,这么起早贪黑,不舍昼夜。 早晨,路途遥远的,从四点钟就起身,到此地来参禅打坐、学习经教,甚至于在西雅图华盛顿的大学里,有的读博士、硕士也来学佛法,有的读学士的也来学佛法,可见知道佛法的重要。 为什么这些人要从华盛顿州这么老远来到这里学佛法? 也就因为要了这个因;听经,这就是了因的种子。 你有这个听经的因缘,这是“缘因”,也要有这种“缘”。 那么来这暑假三个月零六天,合起来就是九十六天;在这九十六天,吃饭也不知道什么滋味,喝茶也不知道什么滋味,睡觉也不知道睡醒了没睡醒? 那么做什么呢? 一心一意来学《楞严经》。 从早晨六点钟到晚间九点钟,其中有四个钟头的讲经时间,其余的时间,有的坐禅,有的自修,有的吃饭的时候,把这一天不知不觉就混过去了。 我相信每一个人,虽然有烦恼,也不会认为烦恼太重的;所以在这九十六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过去了还不要紧,这些学佛法的人,都觉得这佛法值得学,于是从华盛顿西雅图那里,搬到三藩市来了。 来,东西也都不要了,送给人了;有的一些个家俬,桌子、凳子,大约箱箱柜柜的这一些个──说“破家值万贯”,都很值钱的东西,这回都不要了,都来搬到三藩市来了。 现在我所知道的,这就有八、九或十几个,从西雅图搬到三藩市来;这位翻译的,就是头一名。 我知道他本来在西雅图读书,可以少读一段时间;现在转到三藩市柏克莱大学,又要多耽误一个时间。 这足见把佛法看得重,所以能这样子;这可以说是千里、万里来到这儿学习佛法、研究经典,这是美国的一种现象。 将来你们把佛法学明白了,度你们美国这些个同胞;免得我一天到晚,费很多力气,是讲一遍你们也不明白、讲两遍也不懂。 为什么呢? 我也不会讲英文;所以我讲中文,除非会中文的可以听得懂,不会中文的──好像果佑很诚心的,但是我这儿讲话,他看著是晓得看,不知道我说什么,所以这是很困难的。 现在你们把佛法学明白了,用英文讲起来,可以说是源源而来、滔滔不断、口若悬河,那是最好的一个办法。 因为观世音菩萨以这个“缘了”的因缘,所以才说这〈普门品〉。 第十种,还有一种因缘,叫“智断”。 观世音菩萨他以他的智德庄严,来教化众生;他有智慧的庄严,又有断德的庄严。 智慧,叫“智德”,智的德行;断,就是“断德”,断除一切种的无明。 这断德,又可以叫“福德”,因为他把无明断了,所以他有真正的福德庄严了! 好像佛似的,福也足了、慧也足了。 观音菩萨虽然是菩萨,但是他有福德庄严,也有慧德庄严,所以这叫“智断”,也叫“福慧”。 以上合起来,这共有十种的因缘,所以讲这〈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A1. 普门圆应(分二)B1. 问答显德 B2. 闻品获益 B1(分二)C1. 长行 C2. 偈颂 C1(分二)D1. 初番问答 D2. 次番问答 D1(分二)E1. 无尽兴问 E2. 如来垂答今E1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 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尔时”:就是当尔之时,什么当尔之时? 就是无尽意菩萨在法华会上,请问观世音菩萨得名因缘的时候。 尔时,也就是此时,就是这个时候;这个时候是什么时候? 就是说完〈妙音菩萨本事品〉后,现在要说〈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个时候。 在这法华会上,有一位菩萨,就是“无尽意菩萨”:怎么叫“无尽意”呢? 这有好多个意思;每个意思都是无尽无尽、没有穷尽的。 总起来有三种的无尽:(一)世界无边尘扰扰。 世界是无量无边的,我们不要以为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眼睛所看得见的、耳朵所听得到的,这就是世界的一个边际。 不是! 这个世界有无量无边那么多,有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此国土、他国土、无量诸国土,无量无边;所以才说:“世界无边尘扰扰”。 什么叫扰扰呢? 扰,本来是扰乱的意思;扰乱又是不定的意思,不定就是动的意思。 你看,在这个尘世有这些个尘,就是不清净!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尘的,你看太阳一出来,由窗孔射进太阳光,在光线的地方,你就可以看见很多尘忽高忽低、忽上忽下。 世界这么多尘,从什么地方来的? 溯本穷源,追究这个“尘”的根源──这很要紧的! 这个尘,是从每一个众生心里头来的。 尘怎么会从众生心里来呢? 因为众生心里妄想太多了! 这个“妄想”,就好像尘扰扰不安的那种样子。 你看! 我们所能觉察的妄想,就是很多很多,数不过来那么多;觉察不到的,那还不知道有多少妄想? 我曾经对你们讲过,在这一念中,就有九十个刹那。 刹那,就是很短的一个时间;在这一刹那之中,又有九百个生灭。 所以这世界无边尘扰扰啊! 这世界怎么有的世界? 也就是由我们众生“依真起妄”,由一念的妄想,而变成有山河、大地、房廊、屋舍,一切的世界就造成了。 (二)众生无尽业茫茫。 因为有世界,就生出众生来了;那么世界无边了,就有了无尽的众生。 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由很多种的因缘和合而生。 所以,就有“胎生”,是由父母怀胎生出来的众生;有“卵生”,就是由蛋菢出来的众生;有“湿生”,有“化生”。 怎么有的胎生? “胎因情有”,胎生就因为有这种爱情,所以就有了新生命;“卵以想应”,这个卵是由想而孵成的;湿生,由湿的地方,也会生出生物;化生,变化而生的生命。 大概的有这四种,详细说起来,有十二类的众生。 这叫“众生无尽业茫茫”! 众生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众生是从佛性那儿来的,所以才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可是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不是说众生就是佛了,不是说不修行就成佛了。 众生是从佛性这儿来的,一定要参禅学法,依照佛法去用功修行,这才能返本还原成佛了。 不是说众生现在就是佛,不要修行了! 这简直是一种邪知邪见! (三)爱河无底浪滔滔。 男女都讲“爱”,不单人类讲“爱”,就是异类──那个畜生,也执迷不悟著住到这个“爱”上,越不明理,越不懂道理,所以淫欲心非常重,时时刻刻都想行淫欲的。 若能清心寡欲──清净这个心,寡少这个欲念,这就离成佛不远了。 这个爱河没有底,越落越深、越深越向下落,就像那水波浪似的,滔滔不断。 海水为什么有波浪? 就因为我们人心里有波浪;我们人心里有波浪,就因为这个爱河有波浪。 这个爱,拉不断、扯不断,割也割不断,用再快的刀,想把情爱斩断了,也不容易的;但是你若真正有了智慧,所谓“慧剑斩情丝”,对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没有智慧的人,就掉入这个爱河里,越掉越深,掉到什么地方去? 深不见底;根本就没有个底,你说往什么地方掉? 掉得越掉越深、越深越掉;就是往下降,你说下到什么地方去? 总而言之,没有底;什么地方? 没有完的时候! 无尽意菩萨,要把这无边的世界都变成极乐世界,把无尽的众生都教化成佛,无底的爱河也把底给填上;因为这三种的意思,所以这菩萨就叫“无尽意”这个名字。 “菩萨”两个字是简称,具足应该说“菩提萨埵”;菩提萨埵,是梵语,中文的意思,“菩者觉也,萨者情也”。 菩提,是觉道;萨埵,是有情。 用所觉悟的道理,去觉悟一切有情;也就是我开悟了,我也想办法叫每一个众生都开悟,这叫“自觉觉他”。 那么菩萨又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菩萨从众生这儿来的。 菩萨原来也是个众生,和你、我现在的众生一样的,没有分别。 不过,他是众生里边的一位觉悟者,是有情中的一个觉悟者。 我们众生,就是有情的里边一个迷昧者,现在没有觉悟。 你如果今天觉悟,今天你就是菩萨;如果明天你觉悟,明天你就是菩萨。 觉悟什么? 觉悟这个无明。 你能以知道这个无明的来处,把无明破了,这就是“觉”;不能破无明,这就是“不觉”。 破无明才能显法性,无明没有了,爱河也就干了;爱河干了,智慧就现出来了,这就是“觉悟”。 菩萨是觉悟有情的一个人,也是有情中的一个觉悟者,这来回讲都可以。 菩萨又有一个名称,叫“大道心的众生”,他道心最大;又有一个名称,叫“开士”,他能以开众生的愚痴,而显现本有的佛性。 “即从座起”︰从他那个座位起身。 因为当时在这法华会上,佛一开讲《法华经》的时候,有五千退席──五千个比丘都不听佛讲经;这五千个比丘是什么比丘呢? 是增上慢的比丘,贡高我慢。 释迦牟尼佛一开讲《法华经》,说是:“我现在讲的,是真实的法门,不说权乘,只说实乘。 ”这五千个增上慢比丘一听,不入耳了,就不高兴,所以都跑了! 难怪我今年讲《楞严经》,有几个人就要跑要跑的,但是结果也没跑;不知道是被“捆仙索”给捆住了? 是被“罥索手”给绑住了? 所以以后也都没跑。 其实,若跑了也没关系,跑了,就是等于“五千退席”之类的;没有跑,就是没有退席的。 那么在这法华会上,当无尽意菩萨听佛讲完了〈妙音菩萨本事品〉之后,随著他就从他的座位上站起身来了。 为什么要站起来? 你看! 无论在哪一个大会场里,你想要说话,一定要站起来说话;不可以只坐在那地方,一举手,这我就有了问题了,不是这样子! 这太随便了! 无尽意菩萨想要讲话,他不单即从座起,并且还“偏袒右肩”︰这是表示“身业恭敬”。 我们现在所搭这个衣,受五戒的人所搭的是“缦衣”,出家人所搭的有“五衣、七衣、祖衣”。 这个衣,为什么露著右边这一个膀臂呢? 这也就表示“偏袒右肩”。 因为在我们这个地方天气寒冷的关系,里面要穿衣服,所以就把这个衣搭到外边,又有个钩环钩上。 中国的衣有钩环,在印度、暹罗、缅甸、泰国,都没有钩环。 为什么没有钩环呢? 他衣里边不穿衣服,所以不需要钩环;衣若滑下来,他也知道。 我们里面因为穿著衣服,若不用钩环的话,衣跌下来还不知道呢! 所以要用钩环钩著它;这也就是在中国的过去祖师,所用的一种方便法门,所以在中国这个衣,就这个样子。 “合掌向佛”:接著无尽意菩萨就合起掌来,对著佛,“而作是言”︰就作了这么一种的说话。 什么说话呢? 由“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 ”这段文,是结集经藏的时候,阿难所写的;由“世尊”这儿开始,这是无尽意菩萨所说的话。 “世尊”:无尽意菩萨称了一声,世尊! 世尊,就是世、出世之尊,世间和出世间的都尊重他。 无尽意菩萨称了一声世尊之后,就说“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观世音菩萨有这么大的威神力,他的慈悲愿力也这么大,能以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有十四无畏、十九说法、三十二应身,他是以什么因缘而叫“观世音菩萨”呢? 以什么因缘,就是他过去所修的什么行门呢? 他过去所习的是什么法呢? 这是无尽意菩萨请问佛,观世音菩萨得名的因缘,他为什么就叫这么一个名字呢? 什么道理? 就这么请问释迦牟尼佛。 下边是释迦牟尼佛答覆无尽意菩萨而说的道理。 E2. 如来垂答(分三)F1. 总答 F2. 别答 F3. 劝持名答今F1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佛告无尽意菩萨”这一句,也是阿难在结集经藏的时候,依照这文法写上的。 “善男子”以下,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话了。 “善男子!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善男子!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 若有,是假设之辞,就是“将有而未有”,现在还没有,将来或者会有。 将来或者有百千万亿那么多的众生。 无量,就是没有数量那么多;是多少呢? 百千万亿那么多的众生。 这一些个众生,包括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这十二类的众生,都包括在内了。 “受诸苦恼”:这个“诸”字,也可以当“多”字讲,也可以当作语助词讲。 怎么叫语助词呢? 这个“诸”字,就是指哪一个众生受苦,就是说的哪一个众生。 受,就是遭受到。 诸,也可以说是很多很多种的苦恼;那么用语助词,也就是每一个众生所受的那种苦恼。 这“苦”有多少? 大概有四种的讲法:一人受一苦、一人受多苦、多人受一苦、多人受多苦。 有“一人受一苦”的,譬如哑吧,他自己吃黄连──黄连是中国的药材,最苦最苦的。 哑吧吃黄连,自己受这种苦,但也不能告诉人,所谓“哑子吃黄连,自己有苦自己知”,只有自己知道,这是一人受一苦。 这“一人受多苦”,例如一个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就都有苦恼的,不是天灾,就是人祸;不是贼偷,就是火烧,所有世间的苦恼,他都尝遍了,一个人而遍历一切苦。 这是一人受多苦。 怎么叫“多人受一苦”呢? 就好像现在的南越那儿打仗,飞机炮弹去轰炸,死伤不知有多少。 在同一个国家里的众多人,受同一种的苦恼,这种苦叫“多人受一苦”。 又有一种的瘟疫流行病,很多人都受这种传染病,病得要死要活的,这个苦恼还没至于死,就病得非常痛苦;很多人都传染到这种病,这也是多人受一苦。 还有其余很多很多的苦恼,也都可以不必讲了。 “多人受多苦”,就好像有很多哑吧,都吃著黄连;这不一定吃黄连,其余的事情也都是一样的。 每一个人有“一人受一苦”,又有“一人受多苦”的;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苦恼的世界。 这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因为众生多,所以苦恼也很多。 究竟有多少种苦恼? 根本就是没有数量的,总括起来讲,有八万四千种苦恼。 那么,受这种苦恼时,怎么办呢? 我们谁都会受苦恼的,但我们要牢牢谨记,不要忘了这位观世音菩萨! 当我们受苦恼的时候,就应该“闻是观世音菩萨”:闻,是自己原来不知道的,好像美国人究竟有多少人听见过“观世音菩萨”这个名的? 你们数一数看,我相信,在全美国,能听到“观世音菩萨”名字的人,一百个里,连一个都不一定有的! 想一想! 不一定有,所以你不知道念观世音菩萨;现在闻著了、听见了! 闻,就是听到了,也就是明白了,也就是学习过了。 好像你们学习过《楞严经》,知道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有三十二应身,这种不可思议自在的神力,这是“闻是观世音菩萨”。 “一心称名”:要紧的,就是在“一心”这儿! 这个“一心”最要紧,你不要两个心,也不要三个心,也不要四个心。 你心越多,可不像你做功德似的,做得越多越好;你这个心若多了,越多越不好。 为什么? 你心越多,就越发散;一散了,就不专一;不专一,就不灵了,就没有功效了。 所以听见“观世音菩萨”,要一心称名。 我们做这功德,也是要一心,你不要生出一种怀疑,不要说:“啊! 我做这个工是不是有功德呢? 有功德,法师又不能给我看一看,这是不是真的呢? ”不要有这种怀疑心,要生一个真正的信心。 你为佛教来做工,这无形中,那功德一定是有的,但是你可看不见的;因为什么呢? 它太真了! 如果是假的,你可以看得见的;这真的东西,没有法子看得见。 如果你看得见,被旁人给抢去,怎么办? 你能看得见,旁人就可以抢的;看不见,所以土匪都没办法抢的。 你只要有功德,存到你的功德银行里,土匪怎么样都抢不去的。 所以这要一心,做功德也要一心;你若两个心称名,也不灵了,三个心更没有用了。 “观世音菩萨”︰观是观看,世是世间,音是音声;观看世间一切音声的这位菩萨。 “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即刻就观到他的音声,所有一切一切的苦恼,都得解脱了。 解脱,就是一切苦恼都没有了,都解决问题了。 那得到什么? 就得到快乐。 所以这个“解脱”,也就是得到真正的自由;那时候,无拘无束、无挂无碍,得到真真正正的自由。 F2. 别答(分三)G1. 约口业机明应 G2. 约意业机明应 G3. 约身业机明应 G1(分二)H1. 明七难 H2. 结叹 H1(分七)I1. 火难 I2. 水难 I3. 罗刹难 I4. 刀杖难I5. 恶鬼难 I6. 枷锁难 I7. 怨贼难今I1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这一段经文,是说的观世音菩萨救七难之中的火难和水难。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这个“者”字,就是念观音菩萨这个人。 若有,是现在还没有,将来是会有的。 所以说,假设有这样的一个人。 什么样的人呢? 持是观世音菩萨名。 持,是受持,就是不忘的意思。 也就是心心念念,都执持观音菩萨的名号;那么受持来称名,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所以无论哪一个人,想要解除这种七难的痛苦,先要常常恭敬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样的人,“设入大火,火不能烧”:这是说你平时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而不是说等到被困在大火里,才念观世音菩萨;不是现烧香、现念佛,不是说我今天有了灾难,今天才念观音菩萨。 所谓“闲时不烧香,著急抱佛脚。 ”闲著的时候,连佛前也都不上一支香的;著了急了,才来抱著佛腿,求佛来救你的难。 虽然你抱著佛腿,但是佛也不理你。 为什么? 因为你就是在平时根本就不修行,等到有难的时候才来求佛,这叫现烧香、现念佛。 可是又有一种人,他平时也没有烧香,也没有念佛;但是他有急难的时候,观音菩萨也一样救他,也一样来令他离苦得乐,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你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有前因、后果;在前世,或者他曾勇猛精进,拼命地用功,豁出命来念观世音菩萨,甚至于来做种种的功德。 因为他前生念过,有这种的善根;所以今生他虽然不念,观音菩萨也来救他,这是有远因的关系。 所以观世音菩萨救人,有远因,也有近因。 远因,就是在前生他所种下的因;近因,就是在今生所种下的因。 或者有人说:“我前生或者已种下因了,所以现在我不必念观音菩萨。 将来我有难时,观音菩萨也会救我。 ”可是这个我不保险的,你就是向我买保险,我也不卖的。 如果你今生就能诚心诚意念观音菩萨,那我可以买这个燕梳(“保险”广东话,insurance),你一定会得到感应的,将来你有什么灾难,观音菩萨一定会来救你的。 为什么你自己说你在前生念过? 你也没有宿命通,你怎么知道你一定念过呢? 你若真有宿命通可以的,若得了天眼通、天耳通也可以的。 你若不是现烧香现念佛,这样绝对有感应的! 所以说,你要是平时念观音菩萨,假使你遇著大火的话,火不能烧。 在中国,从前有一个人,他预备去到南海普陀山朝拜观音菩萨。 你说怎么样啊? 就有这么巧的事情,他刚上了船,正要去南海普陀山朝拜观音的时候,他的邻居眼瞅著就著火了;他的家人就跑来向他报告:“不好了! 你快回去! 不要去朝普陀山啦! 我们的邻居著火了,你要回来照顾啊! ”这个人说:“喔! 我为了想要去朝普陀山、拜观音菩萨,已经吃三年斋,现在我已经上了船。 家里著火,我要是下船,它应该烧也一样烧了;若不应该烧,观音菩萨会保护著我! 我就是不下去,它也一样不烧的。 我有这种诚心,我恁可自己家里被火烧了,我也要去拜观音菩萨! ”他家里著火也不管了,什么都不管了,就去拜观音菩萨。 他到南海普陀山朝拜观音菩萨回来之后,一看左右邻居,前后所有的房子,都被火烧了,唯独自己这间楼房,却没有烧。 由此之故,一般人就问他:“怎么挨著你这房子的都烧了,你这个房子不著呢? ”他说:“我就因为这次以最诚心去拜观音菩萨,烧就烧,我也不管它,什么都放下了! 这是观音菩萨的保护、观音菩萨的力量,所以令我这个房子都没有著火! ”这是“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由是菩萨威神力故”:因为什么而火不能烧呢? 这因为观世音菩萨有大威神力的缘故,所以火不能烧。 I2. 水难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若为大水所漂”:如果你平时常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若在无意之中,不是有心要试验观世音菩萨灵不灵,就去跳海。 如果你要试验观世音菩萨灵不灵的话,那绝对不灵的! 你跳海? 毫无疑问你是要死的! 为什么? 因为你存一种试验观世音菩萨的心。 观世音菩萨并不是学生,你也不是老师,为什么你要试验观世音菩萨? 因为你不相信观世音菩萨有这么大的神通,你信不真,所以才要试验。 好像我以前讲的,你对你的朋友没有真信心,所以你要试验他究竟是不是一个真朋友、是不是一个好人;或者你把几颗钻石,甚至于五克拉的钻石,放到那个地方,看看他偷不偷? 为什么你要试验他? 因为你对你这个朋友没有真认识,所以你要试验他。 那么你对观音菩萨呢? 也是! 为什么你要试验观世音菩萨? 也就因为你没有真信心,你才要试验;可是你这一试验不要紧,可是把自己的生命就牺牲了。 不要拿著自己的生命来开玩笑! 不要拿著自己的生命作赌注! “称其名号,即得浅处”:你常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在不知不觉中,不知怎么样子,就到一个浅处了。 在那个大海里,你也不知道怎么样就跑到海岸上去了。 所以,这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力量,而有这样子的感应。 I3. 罗刹难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这一段文,是说七难之中的“罗刹鬼难”,也可以说是“黑风难”。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这就是多,言其有这么多的众生。 这个世界的人,所贪的就什么呢? “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就贪这些个东西。 这一些个世间人,认为是宝了;其实这都是身外之物,你没有明白自性的真宝。 你贪外面这一些个珍宝,就是得到了,也没有什么大的用处;对你自性上是毫无关系,但是一般人都要求这个。 金,我们一般人都知道,每一个国家都欢喜这黄金,所以一般的老百姓也认为这是一种稀奇少有的贵重东西,于是就昼夜想法子去求金;乃至于国家互相战争,也是为著这黄金。 为什么人认为黄金这样的可贵? 就因为它最少,所以就出贵了! 如果黄金像土那么多,那么人也就认为它不值钱了。 所谓“缺之为贵”,因为少,所以人人就都贪了;你不贪它,就没有了,就得不到,甚至作梦都发了黄金梦,有的到非洲去掘金,有的到美国来掘金。 以前中国人说“金山、金山”,这儿金子最多,所以就跑到美国,专门为掘金来的。 在美国这儿,把金子淘完了,又跑去澳洲去。 美国这儿有“旧金山”,澳洲又出了一个“新金山”,人就跑去找金子。 在一两百年以前,中国人为了到美国这地方来掘金;找著金子的人也有,但是没找著的人更多。 找著的,人人都知道,没找著的那些个人,在大海里随水漂流而死的,相信很多很多的;不过我们现在这个时候,不知道过去这一些个经过。 因为当时交通不方便,新闻的消息也没有这样灵通,所以也就没有一种记载。 这都是遇著「黑风”之难,想去掘金,在海上被飓风一吹──以前都是小舟,没有大货轮船,就翻船了! 那么到澳洲新金山去掘金的人,也很多。 不但掘金的人,各处找银子的人也是同样这么多。 因为金子是头一等的贵重物,银子就是第二等的贵重物,所以银子也找。 又有琉璃,中国人叫“青色宝”,这青色的宝贝。 砗磲,是一种石,在那个石上,现出那么一道一道的痕迹──就一趟白的,一趟有透光的,好像车轮子走过去,在泥土留下一道车辙似的沟,所以叫“砗磲石”。 这种宝石,虽然看上去是有一道车辙沟,但是用手一摸它,却是平的,并没有沟,这是七宝之一。 玛瑙,这也是一种宝石,但是这种石头长得就像马脑子似的,里边有一条一条的血丝子;这个玛瑙石,在白色的石头上,就有一趟一趟好像血线似的,所以叫“玛瑙”。 在中国古老抽旱烟人,那个烟杆很长的烟袋嘴子,有钱人多数就用玛瑙造的,很名贵的,有的用玉石造的。 这些人也就是吃饱了饭,没有事情干,就想标异现奇,做一个特别的样子,表现自已也很特别;所以就惊奇好异,你做一个这样子的,他也就做一个那样子的。 有的用翡翠做的烟袋嘴,他们就互相那么竞赛:“喔! 我这个翡翠的烟袋嘴,这是真名贵啦! 真值钱了! ”向亲友就炫示,表示自己有钱。 你看这真是胡闹了! 这有什么用呢? 珊瑚,是一种珊瑚树,有的三尺多高的,我看见过有一尺高的样子。 这珊瑚树是什么做成的? 是在海里的一种虫子变的,这也是一种化生,变成一种植物。 这种植物像树的样子,但是它的质地好像玉石似的,非常的名贵。 在中国有个石崇,最欢喜和另外一个人来斗富贵;另外这个人是一个皇亲──就是皇帝的亲戚。 这皇帝就赐给他一棵珊瑚树,大约有两尺多高,因为是皇帝赐的,自然特别名贵。 这个皇亲请石崇到他家里去宴会,就摆出这棵珊瑚树给石崇看:“你看我这一棵树,这多名贵! ”你说石崇怎么样呢? 那珊瑚树,是有一种好像玉石的性质,石崇把这棵树拿起,就给摔碎了。 当时这个皇亲忧愁得不得了:“这是皇帝赐给我的,你怎么把它摔碎了? 现在一个钱也不值了! ”石崇说:“你不要担忧,不要紧的! 我赔你一棵! 你明天到我家去,随便你捡,愿意要哪一棵就拿哪一棵! ”到石崇家里,一看! 整个客厅里都摆满了三尺多高的珊瑚树! 这个皇亲一看,心想:“我虽然是皇亲,都没有你石崇这么样的富有! ”于是就选了一棵珊瑚树回去。 结果石崇以后也就因为太有钱,被斗争死了。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为什么死? 就为这个财;小鸟为什么死? 就因为这个食。 琥珀,是一种黄褐色透明的矿物,是松树脂所变成的。 黄色的琥珀,那是“金珀”,不过那种的年头还没有太长成。 真珠,是在蚌壳内生出的那种珠子。 “入于大海”:人因为想求这些财宝,就到大海里去找宝贝,海里的宝贝最多。 “假使黑风吹其船舫”:假使,这是一个比喻之辞,也就是“假设”。 假设什么呢? 黑风吹其船舫。 什么是黑风? 有人说,我知道! 是黑色的风! 不错,就是黑色的风。 可是这种黑色的风,每一个人都有,就是你面孔板起来时,面孔发黑了。 你面孔怎么发黑了? 就因为你发脾气。 你有脾气,那你就有黑风了;你没有脾气,那你黑风没有了! 什么是大海? 就是我们自性的性海。 “黑风”就是我们的无明,讲来讲去还是讲这个,没有旁的。 无明又有一个名,又叫“烦恼”。 你若生了烦恼,就是有黑风;若没有烦恼,在你自性那个大海里就风平浪静。 怎么才能“求宝”呢? 就到你自性里,去发掘你自性的宝贝。 当你想发掘你自性的宝贝,这时候就会遇到有魔障的;为什么会有魔障? 就因为自己的德行不够。 道德不够,功德不足,因为没有作功德,所以这种德行也就不圆满。 德行不圆满,所以才有黑风,就有魔障了。 你若是德大,那黑风就化了,化成祥云、祥和之气了。 在中国有这么两句话,说得非常好。 什么话呢? 所谓“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你修的道行若高了,就是龙见到你也盘起来了。 龙本来是一种很厉害的,它能翻江倒海、移山倒海。 龙若一用神通,可以把山都给搬家了,海也可以给搬家,所以龙势力很大。 可是你若有“道”,龙虽然有这么样的大神力,它不敢在你面前示威使的,也要老老实实地盘起来。 老虎虽然是凶的,你若是真正没有脾气了,那么老虎见著你,就变得像你所养的猫狗一样驯伏,向你摇头摆尾地欢迎,不咬你。 可是你要有这种道行,才能这样子;如果没有道,龙也不盘起来,虎也不卧起来。 “德重鬼神钦”,你德行要是够了,圆满了,就是鬼神见著你也都恭敬你,都向你叩头礼拜地来尊重你;可是你要德行够了才可以,德行若不够,那是不可以的。 所以最要紧的,就是要做德行! 这个“黑风吹其船舫”,就是吹你财宝的那个船舫。 “飘堕罗刹鬼国”︰罗刹鬼,就是啖精气鬼──吃人精气的那种鬼;这种鬼,是女的。 若在船上遇著黑风了,飘流到罗刹鬼国里去,如果在这个船上,“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其中甚至于只有一个人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这一切的人,甚至于有百千万亿众生,都不受罗刹鬼这种难了。 “以是因缘,名观世音”:以这种的因缘,这位菩萨的名字,就叫“观世音菩萨”。 讲到这种“德行”,是凡人类都应该注重道德。 人之所以和禽兽不同的地方,就因为有道德;如果不重道德、不讲道德的话,就和禽兽根本没有分别。 这个道德必须要你去实行,你若不做,根本也就没有道德可言。 在我东北的家乡,我有一个最好的朋友;这个朋友,怎么说是和我最好的呢? 因为他和我是同道。 怎么同道呢? 因为我在家的时候,曾给母亲守孝,他也是为母亲守孝。 可是他和我不同的地方,就是他没守孝以前是做强盗的;强盗,就是到处去打劫、强抢、绑票──把人绑去,和人要多少钱来赎这个肉票。 有一次,在抢劫的时候,和人打仗就受伤了;受伤之后,疗养了半年多,这伤也不好。 他这时候就发了觉悟心:“我大概是做错事了,所以这伤口总也不好。 ”于是就发愿:“如果我这伤能好了,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做土匪了! 我就到我母亲、父亲的坟上守孝去! ”他发这么一愿,这个伤没有几天就好了! 于是他就到坟上去守孝。 在守孝的期间,有很多很奇怪的事情发生。 现在单讲他为大众求晴,割肉祭天的事。 怎么叫为大众来求晴呢? 在他守孝的时候,连下了几个月的雨,天总也不晴。 他就想:“唉! 这把所种的谷都淹死了! ”于是他就求晴。 那么求晴,他要有点表现;怎么样表现呢? 他就向天来发誓:“如果在三天之内,雨不下了,我就把身上的肉割下来供天、供佛。 ”他一发这愿,很奇怪的,没有过三天,两天半,雨就停止了。 他要履行他这种的义务,于是在佛前,拿著刀把自己的肉就割下来──大约不太多,或者一、二两这么大的一块肉。 他把肉割下来之后,也昏死过去了;因为割肉太痛了,痛得就昏死过去,等一阵子,才又活过来。 正在这时候,双城县的县长刚好路过那个地方,一看,地上可就流得满地都是血,心想:“哦! 这个人把自己肉割下来干什么? ”以为他是发狂了。 经过一问,才知道他是为大众来求晴,所以割肉供养佛、供养天。 县官一听:“啊! 你这是最好了! ”对他印象特别好。 他割肉之后,不知从什么地方就飞来一只小鸟,这只鸟叫得很特别,叫声说:“多做德! 多做德! 做德多好! ”这只鸟就这么样叫,这个意思就是叫你多做好事。 你做好事,做得越多越好! 所以为什么我也不怕辛苦,白天陪著你们来做工,我一点时间也没有,也没有看佛经,晚间又来给你们讲经? 我也因为想要做多一点布施──给你们一点法的布施。 在美国,可以说是“法”最缺少! 所以我就再辛苦,我都给你们各位来布施佛法;再辛苦,我都不会罢工的,都不会停止的。 为什么? 不要说有这么多人听经,我所说的道理,就有一两个人听得真正明白了,我已经知足了,我已经有知己了,何况这么多人呢! 这么多人,天天来听经的人,都是我最知己的一种法友。 我虽然怎么样疲倦做工──人人做工都要疲倦的,都是辛苦的,我还是照常给你们各位来讲说佛法;不过这个工,现在做得已经有一点眉目了,就来要告一段落了。 I4. 刀杖难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这一段经文是说的“刀杖难”。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假设又有这么一个人,就是他在将要被人杀的时候;“称观世音菩萨名者”:他能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 怎么样呢? “彼所执刀杖”:彼,是指想要杀他的这个人。 所执,就是所执持的,所拿著的。 执刀杖,就是用手拿著刀杖;譬如用这个扇子作为一把刀,他拿著这把刀或者木杖,想要斩你的时候。 杖,就是棍子。 当你称念观世音菩萨,你说怎么样? “寻段段坏”:你这个脖子就硬过他那把刀! 本来是刀硬过脖子,可是现在当他一砍,这个刀砍到脖子上的时候,刀就断了。 若不信,你可以试一试! 看看你自己的脖子能不能有这样个坚固法? 这个刀一段一段地坏了,为什么能这样子呢? 就因为观世音菩萨有大威神力,令你这个脖子坚如铁石;所以他那把刀砍上就断了,不但断了一段,还断了很多段,左一段、右一段,甚至于这把刀就碎了。 “而得解脱”:就这样而得到解脱这种刀杖的难。 什么道理能解脱呢? 就是因为他念观世音菩萨。 有人怀疑:“念观世音菩萨,就有这样的灵感吗? ”嗯! 不但这样的灵感,比这个更灵感的事情,那更多! 只要你诚心相信,能以诚心念观世音菩萨,就会有比这个更灵感的事情发生的。 I5. 恶鬼难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这一段文,是解除夜叉、罗刹的诸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什么是三千大千国土呢? 因为三次言千;什么三次言千? 我们这个世界,有一个日、一个月、一个须弥山,有一四天下;这一四天下,就是南赡部洲、北俱卢洲、西牛贺洲、东胜神洲,这四大部洲。 这一千个须弥山、一千个日、一千个月、一千个一四天下,这叫一个“小千世界”。 那么再集合起来一千个小千世界,算一个“中千世界”;再集有一千个中千世界,这算一个大千世界;因为三遍言“千”,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里边的国土,有很多的国家、很多的地方。 假设在这三千大千世界里边,“满中夜叉”:都充满了这夜叉鬼。 夜叉,有飞行夜叉、地行夜叉、空行夜叉;这种夜叉是跑得快? 还是跑得慢? 他可以到处去,他跑得非常快! 就是现在的火箭也没有他那么快,所以叫速疾鬼,也叫捷疾鬼。 “罗刹”:就是啖精气鬼,他专门吃人的精气。 “欲来恼人”:这种药叉和罗刹都是专门到处害人的;好像你想发菩提心,他一定不欢喜,就故意给你添麻烦,而想出种种的方法来阻止你,不叫你修行,甚至叫你退心。 本来你发菩提心发得很勇猛的,可是他一来了,你就想:“唉! 修行做什么呢? 学佛法干什么呢? 都不要学佛法啰! 学佛法,你看! 我们没有什么好处啊! ”就令你生出一种疑信参半的心。 又这药叉鬼、罗叉鬼钻到你的心里边去,就叫你想:“我还是走了吧! 不要学佛法了! 我去到旁的地方,什么事情都很自由、很随便的;愿意跳舞就跳舞,愿意听音乐就听音乐。 学佛法学得这个也不可以,那个也不可以,这么多的不可以! 这个也不可以做,那个又不可以做,又不可以看戏,又不可以喝酒,又不可以抽烟! 你说这么多的事情,都不可以做的,这佛法学得越学越麻烦! ”这是谁这样想的? 这就是药叉、罗刹鬼来叫你这样想的。 你想要出家做和尚,他就教你想:“唉! 做和尚太苦啰! 一天到晚又要做工,然后吃得也不好,穿得也不好,又要做工做得很多,辛苦得不得了! 做和尚有什么用? ”有的人想要做比丘尼,这个药叉、罗刹也就来教你:“还是结婚好啰! 结婚,又有丈夫一天到晚陪著,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令你总不能发菩提心;这就是夜叉、罗刹他们的本事,专门破坏人修道的心。 “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这么多的药叉和罗刹,他们想要来恼人,给人添麻烦;可是他一听见能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这个名的人,“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你一念观世音菩萨,你就放光了;你一放光,那鬼想看你也看不见了。 因为他看你就像看电灯的光似的,睁不开眼睛了! 他眼睛都睁不开了,都看不见你,又怎么能害你呢? 他没有法子可以害得了你! 所以你要时时刻刻都要念观世音菩萨,才能有办法,才能有保障。 I6. 枷锁难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这一段文,是解除这杻械枷锁的难。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假使再有这么一个人,无论是有罪或没有罪。 就有罪、无罪,都包括在内,怎么样子呢? “杻械枷锁检系其身”:有罪的人,固然政府把你捉去了,给你戴上手捧子、脚镣子,披枷戴锁;无罪的人,是被冤枉的,或者被人诬告,根本自己就没有罪,政府也把他捉去,圈到牢狱里,给戴上手捧子、脚镣子。 杻、械、枷、锁,都是给犯人所戴上的刑具。 检系其身,就把你绑上。 “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在这个时候,要是能称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这些杻械、枷锁,种种的刑具就自然都坏了,即时就得到解脱了,得到自由了──枷也自动就开了,锁也自动就断了,杻也自动就破坏了;总而言之,无论什么刑具在身上,自动就会脱落的。 这种情形,我见过很多人都有这种的感应。 以前,我在南华寺的时候,遇到一个和尚,在日本侵华那时期,他被日本兵捉去,圈到监狱里,戴上手捧子、脚镣子。 他在监狱里,一天到晚都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念念念,念念不断,大约有一个时候。 一天晚间,忽然他所有身上的枷锁都自动掉落了、坏了,门也自动就开了,所以他就从这个监狱的门走出来,就跑了。 这是他亲身告诉我的,还有其他很多很多的这种情形,所以我知道这种事情是真实不虚的。 I7. 怨贼难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 勿得恐怖! 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 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 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这一段文,是解除这怨贼的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假设这三千大千国土里。 “满中怨贼”︰在这个三千国土内的任何一个角落里边,所有的怨贼。 怨,是怨恨;因为宿生与你有怨债,所以今生他就做贼来抢你的东西。 “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有这么一个做买卖的人,带领很多做生意的人,又带著很多非常值钱的宝贵东西,经过有土匪的地方。 那么遇著土匪,你有值钱的东西,那他一定要把你抢了。 “其中一人作是唱言”︰在这么多的商人之中,有一个人就对大家说这样的话,作这种的建议。 “诸善男子! 勿得恐怖”︰你们各位善男子! 各位好朋友! 各位兄弟──我们称“伙计”,就大家共同都是做生意的。 请大家不要恐怖骇怕! “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我们大家都应该一心,不要有二心。 一心做什么呢? 就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 为什么? 因为这一位观世音菩萨,能用他这种无畏的精神,来保护所有一切的众生。 “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现在我们所有这一切的同仁,若是能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我们现在遇到这些怨贼,应该就得到解脱,不会受土匪来打劫。 “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这一切做生意的人听见后,大家都一起发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称其名故,即得解脱”︰因为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缘故,果然就得到解脱了,没有被土匪所打劫。 因为这是特别灵感的,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发一种信心,不要生一种怀疑心! H2. 结叹无尽意! 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释迦牟尼佛,讲完以上所说的这一些个经文的意思之后,于是就叫一声“无尽意”:无尽意菩萨! 我所讲的“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他这种威德和神通的力量。 “巍巍如是”:巍巍,就是大的样子、多的意思。 巍巍,就是大,可大得很! 这观世音菩萨,他这种巍巍而大的神通,就像上边我所说的这个道理,也好像下面经文我所说的这个道理;他这种神通威德,简直是太大了! 说也说不完,讲也讲不尽的。 所以就用“巍巍”二字,来代表多而广大。 G2. 约意业机明应(分二)H1. 明三毒 H2. 结叹今H1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你就看这一段文! “若有众生”︰假设有这一类的众生,怎么样子呢? “多于淫欲”:他一边学佛法,一边生淫欲心;学的佛法越多,他淫欲心也越多越大了。 喔! 一天到晚总想这个淫欲、淫欲、淫欲! 想来想去,想得这个淫欲就像流水似的,川流不息;你说这个是糟糕吧? 这真是最坏的一种思想,最坏的一种行为,最坏的一种表现! 那该怎么办呢? 你不要忧愁、不要担心。 “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念,就是念诵;你只要能常常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可是,你单单诵念还不够,还要恭敬;怎么样恭敬呢? 就是给观世音菩萨多叩几个头,多拜观世音菩萨。 拜佛就是表示最恭敬了! 所以我们拜佛,一般人不懂这个道理,尤其那个外道的人,说我们拜的是木雕泥塑的,拜它做什么呢? 这个瞎眼睛人就说瞎话! 因为他没有眼睛,看不见佛这种光明遍照的境界,反而说这是木雕泥塑的,拜它干什么! 我们拜佛,就表示我们心里头的最恭敬,所以你要是想恭敬三宝,一定要天天拜佛,向佛顶礼叩头,切记不要生我慢。 “你看我,我有多大! 我比佛都大,我何必拜他呢! ”若这样子,就是错了! 所以若能常称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你那个淫欲心就脱离了、没有了! 说:“那可坏了! 我就欢喜淫欲,现在没有了,这怎么办呢? ”你若欢喜有,还一样可以有的,也不要担心的! 你若不欢喜有,就可以没有。 你若欢喜有,那你就不必念观世音菩萨嘛! 那一样有的,你还可以保持著。 所以你欢喜有,也有办法;欢喜没有,也有办法;观世音菩萨神通妙用,遂心如意的。 “若多嗔恚”︰嗔恚,就是一种脾气;脾气,就是烦恼;烦恼,也就是无明。 嗔恚好像火似的,所谓“星星之火,就可以烧去功德之林。 ”古人也说:“千日打柴一火焚。 ”意思就是你斩了一千天的柴,但你只需要很少的火,就可以把所有的柴都烧了。 这是形容我们在平时所尽做的好事──做道、做德,做了很久很久的;可是你这一发脾气,生了无明火,就把你所修的种种功德,也就都无形中烧去了。 什么样人欢喜发无明火呢? 就是欢喜发脾气,就是修罗! 每一个人都有四道,有的有佛道的,有的就有仙道的,有的又有人道的,有的有畜生道的,有的饿鬼道,有的就有修罗道。 这佛道的人,多数就慈悲;属鬼道的人,多数就是奸。 什么叫“奸”呢? 就是不吃亏,很狡滑的,不老实的。 你看那不老实的人,总是鬼鬼祟祟的,就和鬼作祟一样;作祟,也就是好像“欲来恼人”那个“恼”字差不多的意思。 若是在人道的人,就和每一个人都有缘。 若是由畜道来的人,多数贪心,贪而无厌,无论什么他都不怕多,越多越好,所谓“多多益善”。 那么修罗道来的,就好发脾气。 仙道的人,就愿意清闲。 现在这个“多嗔恚”是属哪一种? 属于修罗。 你看这个人动不动就发起脾气来,这个人就属于修罗性当权。 那么可以改变吗? 可以的。 怎么样能改变呢? 这部《妙法莲华经》,已详详细细地把这个法门告诉你了! 就是要你“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常念,就是时时刻刻都要念,没有一个时候间断的。 “不断”谓之“常”;就常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你若是能常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再能恭敬观世音菩萨;怎么恭敬法呢? 就是每到一个寺庙去,凡是有供佛的地方,或是有供观音菩萨地方,你都要叩头顶礼。 你叩头,不是说我今天顶礼,明天就不需要叩头了;或者我早起叩头,晚间就不要叩头了。 不是的! 若见佛的时候,就要叩头;给佛叩头、恭敬观世音菩萨,你这个脾气久而久之就没有了! 你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没有脾气了,就不会发脾气了,这很奇怪的。 你们每一个人不相信,我自己的经验我知道;我以前也很大脾气来著,说打人就打人,说骂人就骂人。 在我十二、三、四岁那时候,欢喜和人打架,无论你是多大的大人,和我在一起都要听我来指挥;不听我指挥,那我就往死了打,打得你降伏为止。 这叫什么? 这就是一种修罗性! 以后我学佛法了,知道有脾气是不对的,也就改了,也就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 所以我现在就受徒弟的气,我也不发脾气了。 有的时候,这徒弟来欺负师父,徒弟先发脾气了,现在这个做师父的,也修忍辱行,我也忍耐著;等他慢慢明白了,他就会知道错了! 你看一看! 以前我发人家的脾气,现在被徒弟来欺负我。 说:“哪一个徒弟? ”哪一个徒弟欺负我,就是哪一个! 你若没有欺负我、没有对师父发脾气,那就不算;你若发过,就会知道。 你看! 以前对人家发脾气,现在人家来对我发脾气,这也是一种果报。 谁叫我以前对人家发脾气来著? 所以现在收了一些个恶徒弟,专门欺负这个善师父! 可是这个善师父现在不发火了,把火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你不要追究,如果你一追究,我的火要是发上来,那更不得了了!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前边第一个讲的是“贪”,第二个讲的是“嗔”,现在是第三个,讲的是“痴”,这叫三毒;这三毒,把我们人的佛性都给毒得睡觉了。 为什么我们没有觉悟,一天到晚这么醉生梦死? 也就因为有这三种东西。 这第一个贪,就是贪淫欲。 本来这淫欲对自性上是最有害处的一种东西,可是一般人就都认为它是一种好的享受,所以尽做这种颠倒的行为,把你的自性、本有的佛性,一天就比一天盖上一些个尘垢,光明就不显现出来,这是贪淫。 这个“嗔”,是发脾气,和这个“淫”也是一样的;现在讲这个“愚痴”。 怎么叫“愚痴”? 愚痴就是觉得自己不愚痴,这就是愚痴! 认为自己是个聪明有智慧的人,实际上,你问他从什么地方来的? 将来到什么地方去? 他不知道。 从什么地方来的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也不知道;他说他自己是聪明人,你想这样的人是聪明、不是聪明? 来不知来,去不知去,但是他可不承认他自己是个愚痴人。 所谓“名利小事人人好,生死大事无人防。 ”在这世间上,一天到晚为这个名利小事──求名、求利,这是个小事──去奔波劳碌,甚至去害人,去杀人放火,不是为这个“利”,就是为这个“名”。 这个世界,你把所有国家的人都合到一起,有多少? 就只有两个人,一个就是求名的,一个就是求利的。 被这个名和利支配得颠颠倒倒,可是还不觉悟,从生到死,都这么挣扎;有的想求当官的,有的就求发财的,有的就求男女的,有的就求所愿意的这种快乐。 这种快乐没有享受多久,就死了;死了之后到什么地方去也不知道! 活的时候,总自命不凡,认为自己真了不起:“我的聪明最大,我的智慧也最多! 甚至在学校读书,我年年都考第一名! 无论做任何的事情,我都出人头地,都比人高一等! ”那么这是聪明了? 其实怎么样? 你本来的面目没有认识呢! 你就是再聪明,这都是假的,都是假聪明! 如果你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就不会觉得自己有智慧。 那么说觉得自己是愚痴吗? 也不觉得愚痴,也不觉得有智慧。 虽然表面上看来,你和一般人身体形状是一样的,可是你所抱有的思想和观念是明白的;明白什么呢? 明白一切一切都如幻如化、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 知道一切是作梦,知道一切是如幻的,你就不会贪著这梦里的荣华富贵,就不会贪图什么美色,争人我、逞是非、争第一,争名夺利都不会了! 一切都是无常的。 所以《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发布时间:2025-05-23 08:00:10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8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