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弥陀经:这十六个字把十方诸佛所有的佛法全都包括了 内容: 阿弥陀经:这十六个字把十方诸佛所有的佛法全都包括了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这十六个字把十方诸佛所有的佛法全都包括了,一法不漏。 「达」是通达,你真正能通达,通达是「信」。 旁还有个小字,这个小字的注解很重要,小字的注解是点醒你。 真正通达全事即理了,取与法性相应,理就是法性,就是真如,就是本性,取与它相应,不取也相应,取舍无不相应,所以说『一取一舍,无非法界』,这个「法界」就是《华严》里面所讲的一真法界,具足一体三身,圆融自在。 第一句就是‘全事即理’,事就是理,彼此不相妨碍,故表理事无碍法界。 凡夫看来,事理是对立的。 若伦理,则平等不二,同一体性;若论事,则万象森罗,千差万别。 于是误以理为空,事为有,空有对立,事理隔绝,于是便有碍了。 殊不知理事相即,本来无碍。 这四句下面‘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 ’等三句表事事无碍法界,奥妙精深,乃《华严》所独有。 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称为四法界。 至于‘全妄即心’呢? 妄者虚妄,指妄心,妄想,从妄想而出现种种妄境。 真者真实,指真心和真如。 为什么说妄即是心呢? 这又有一个比喻。 例如水与冰。 水表真如,冰表虚妄。 冰是从水冻结而成的,表示妄也是依真而起。 水可任意倒入种种形状的器皿,都相适应,毫无妨碍。 一旦成冰就不行了,就处处有碍。 冰与水有什么分别呢? 冰只是多了一点寒气,凝冻成冰了,消除了寒气,冰仍是水,可见妄即是真,本来无二。 ‘全修即性’者,修指修行,性指自性;又修指修德,性指性德。 本来是佛,这是性佛,乃自性本具之德,亦即《观经》的‘是心是佛’。 但修德有功,性德方面,所以《观经》又说‘是心是佛’。 《观经》这八个字,应一气读,不易分割。 既然‘作佛’,便是修。 但‘作佛’之心,本来是佛,既是性,所以说性修不二。 第四句是‘全他即自’。 自指自性,他指佛与众生,包括一切器世间与有情世间,一切世界的正报与依报都是他,前已说明也都是我自心所现。 所以说全他即自。 《华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所以自他不二。 以上这四句表理事无碍法界。 大乘经典都有同样开示。 例如《金刚经》说:‘所以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终日度众生是事,终日无度是理。 度而无度,无度而度,故理事无碍。 暑期中五台山通愿法师开示佛学院一学僧说:‘无众生’,也正是这个道理。 从事相看,众生如波,有生灭。 若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是水,并没有波,所以说没有众生。 发布时间:2025-05-19 09:35:20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