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惟传法师: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3) 内容: 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3)空海(惟传法师)入深山。 住兰若。 岑崟幽遂长松下。 这是说一个解脱自在的人,他来到了大安心、大自在,生死已了。 所以觅道、求道、修道那些,对他来讲已经是不必了。 他已经来到了无修之修,大事已办。 所以他可以当个闲云野鹤啊! 入深山。 住兰若。 岑崟幽遂长松下,就是回归自然啦! 但这不是避世,不是逃避喔! 而是臣服大自然,跟大自然溶为一体,回归大自然。 不过,如果说一个人还没有真正了悟生死大事,就算你逃避到深山中去隐居起来,你的苦、你的不安都还是存在着,你不会洒脱、不会自在的。 那是一种逃避、一种避世,跟解脱者那种很安然、很自在的回归自然,那是不一样的。 悠游静坐野僧家。 阒寂安居实潇洒。 这是描述解脱自在的人,过着那种洒脱自在、返璞归真的生活。 对他来讲涅槃彼岸就在此岸,他已经是溶入涅槃解脱的世界;他已经是在极乐世界里面了。 因为他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所以他来到了无为、无学、无修、无证的境界。 觉即了。 不施功。 一切有为法不同。 觉即了,这就是说当你清醒明觉,了悟真理实相之后,你发现:哈哈!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当你看到法界对我们生命的重要、法界的实相之后,你会看到以前你是在海中凿河啊! 你会放下过去的颠倒梦想。 所以当你觉悟、彻底了悟这些实相之后,你会发现你是大事已毕,无所得,无所求啊! 不施功,你不必在那里还要布施啦! 求功德啦! 包括你的修行,也不必在那里练功夫了啦! 一切有为法不同,就是说你用尽各种有为法,十八般武艺你一直在那里玩、一直在那里修啊! 修啊! 但是不管你怎么修,一切有为法就是没办法让你体证到无为的世界。 所以要告诉大家的就是,一切有为法都只是方便法啦! 方便协助你清醒明觉的活在当下。 这样而已。 之后,你就要溶入无为法啊! 唯有你溶入无为,你才能够看到那本来就存在的真理实相。 法本自然啊! 这个法,法界这些,不是你努力拼命的修行修出来的。 所以到后来你所体会的,真的就是无所求、无所得,也无所失啊! 你没有失去什么;事实上,你也不会失去什么啦! 这就是觉即了。 不施功。 一切有为法不同。 住相布施生天福。 犹如仰箭射虚空。 如果你还在有为法的世界,着重在那些外相上面的布施,有条件、有所求。 这样的话,你行再多的慈善也只是一种求升天的福报,累积一些福报而已。 但是,这还是属于人天的善法。 那这些呢? 犹如仰箭射虚空,你累积了很多财富之后,再来你又会浪费掉你的福报啊! 势力尽。 箭还坠。 招得来生不如意。 如果你修的只是世间法方面的一些福报,那么你还是一样,会福尽还堕啦! 因为当你有很多的福报之后,你又会浪费掉,所以你会福尽还堕啊! 这就是世间法。 而世间法它就是福啊! 祸啊! 在那里不断地轮转。 你一直拼命地赚钱、赚钱,当你累积很多财富的时候,没多久,不是你本身垮下来;不然,就是你的下一代,把你那些财物挥霍殆尽啊! 争似无为实相门。 一超直入如来地。 跟大家讲的这种无为法呢? 这是现观啦! 现观大自然的实相啊! 无为实相门,你不必用种种方法,你只要保持清醒明觉来现观大自然的实相。 这样的方法,它是一超直入如来地。 那是很快速、很快速的直接切入,佛陀的心法、佛陀的本怀、解脱的核心啊! 但得本。 莫愁末。 如净琉璃含宝月。 如果你真的能够掌握到根本核心,从根本核心来切断那个我慢、切断烦恼,从根本核心来了悟生死大事,那你就是但得本。 莫愁末。 其他那些支流末节呢? 你就可以随缘了啦! 任运浮沉了啦! 如净流璃含宝月,你的清净法身呢? 内含法宝啊! 虽然好像没有在修行,但事实上,你的内心是充满着法喜、安详、解脱自在啊! 你内心里面是蕴藏着无价的法宝啊! 既能解此如意珠。 自利利他终不竭。 如果你真的能够了悟这个无上甚深微妙法;能够真的获得这样的解脱心法,当你真的解脱自在的时候呢? 你就能够自利利他终不竭啊! 真正的菩萨道是建立在解脱道上,你真的为法做见证,解脱自在,你就能够自利利他。 而且你也必然会大慈大悲愍众生,只要众生有需要、只要众生有苦,你不会吝惜、不会吝啬的。 江月照。 松风吹。 永夜清宵何所为。 江月照。 松风吹,是形容解脱者他跟法界大自然溶为一体,那种无事心安洒脱自在的生活。 永夜清宵何所为,因为解脱者他是来到无为的世界,潇洒解脱自在。 所以他是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不必在那里趋吉避凶了啦! 因为吉与凶对他来讲都已经溶入一体世界了。 佛性戒珠心地印。 雾露云霞体上衣。 一个真正解脱自在、潇洒自在的人,你表面上看他,好像咦! 奇怪,他怎么过午还在吃东西呢? 人家说不可以拿钱,他怎么拿钱呢? 众生会用一些戒条、戒相来衡量他。 但是,对一个解脱者来说呢? 他是佛性戒珠心地印啊! 也就是说他的内心是含有戒定慧的。 他得到的是戒定慧的精神核心,不是外表、外相。 所以你表面上看他好像不是很拘谨的在持戒,但是戒律对他来讲,那是心地印啊! 他都是从慈悲心出发,大慈大悲愍众生啊! 对他来讲没有所谓的贪、没有所谓的瞋;对众生他没有任何的瞋心,他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在《阿含经》里面,一样有讲到阿罗汉、解脱者他是怎么样? 常行诸善。 有没有? 他是来到那种常行诸善的境界啊! 对解脱者来讲,他是没有瞋心的。 雾露云霞体上衣,就是说一个人当他心与空相应之后,因为他的心胸是无边无际的,虚空不碍白云飞。 所以他在历缘对境里面,即使遭受各种的攻击、批评,或是阻碍、冷言、讽语这些呢? 都是怎么样? 像雾露云霞,都只是大地上、虚空中的一层薄膜。 对大地、虚空来讲,不会阻碍啦! 不会影响啦! 这就是说你的心量如果是无边无际、心安自在的话,你是不会被那些境界牵着走啊! 降龙钵。 解虎锡。 两钴金环鸣历历。 这是说一个人真的解脱自在为法做见证之后,开始弘法。 降龙钵。 解虎锡,都是表示弘法的过程。 两钴金环鸣历历,大家有没有看到像地藏王菩萨手持的那个锡杖,有的说是方杖。 唯有寺庙的住持,才可以持那个方杖(或称锡杖),那是代表弘法时威震八方,弘法的意思。 两钴金环,就是锡杖两边的金环,一直在那里鸣响,铃铃地作响。 那是一种弘法、法音的表徵。 降龙钵。 解虎锡。 两钴金环鸣历历,这都是在形容震法雷、击法鼓啊! 当你有无畏智之后,你会积极的去弘法,而在弘法的过程,你是威震八方啊! 因为你有无畏智,所以不管什么大师、大法王,什么再有名的大师出现,你都一样啊! 不会被一些外形吓倒,反而你一眼可以看穿他们有没有解脱。 这是骗不了人的啦! 你可以看透他的外表直达他的内心啊! 不是标形虚事持。 如来宝杖亲踪迹。 这就是说像我今天跟大家讲的这些法、这些解脱法呢? 好像是跟人家所讲的不太一样,但是要知道! 不是标形虚事持,这不是我刻意标新立异啊! 如来宝杖亲踪迹,这是佛佛道同,是古仙人道迹;是佛陀所亲自走过的解脱道。 不是我标新立异啊! 就好像说我们跟大家分享的,到法界去体悟大自然的法,看到现象界所跟我们展现的无常、无我的法印。 这些都不是我所创造、我所发明的,这些法也不是我个人的。 我所说的这些法,虽然跟时下一般法师所讲的有所不同,但这都不是我所创造的。 这是来自佛陀灵山的心声,而且是佛佛道同,真正解脱的核心啊! 你不相信,你可以去求真、求证。 真理,它是超越时空的。 当你去求真、求证,对或不对,你真的解脱自在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了! 不求真。 不断妄。 了知二法空无相。 真,我们把它用白天来比喻;妄,我们把它用黑夜来比喻。 这样大家比较容易了解。 不求真。 不断妄,就是说你不会去渴求白天赶快来,你也不会去希望黑夜赶快走,或是黑夜不要来。 那都是妄想啊! 因为不管白天或是黑夜,那都是法界里面自然的现象。 再来,还有一种就是说福跟祸、吉跟凶。 众生常常是在设法趋吉啦! 避凶啦! 求福啦! 避祸啦! 但是你这个吉、凶呢? 往往都是从自我出发去界定的。 你有自我的话,你就会界定出很多的吉、凶,然后你就会要设法趋吉、避凶,不断的追啊! 追你所要的吉;不断的逃啊! 避啊! 逃掉你所不要的凶。 你的人生、你的生命过得好苦啊! 有一天,当你看到整个法界是包含相反的两极生与死。 更深入的讲,法界里面没有所谓的生跟死。 当你了悟这些之后,看到整个法界它是如此的完整,而不是你过去梦幻世界所追求的完美,你的心会跳脱出原来二元对立的世界。 这时候,你会来到不求真。 不断妄。 了知二法空无相。 因为你过去用自我所界定的真或妄,那都是虚妄的。 而这二法呢? 空无相,也就是说它没有定相,你所认定的凶,它未必是凶;就算是凶,它也有可能变成吉。 你所求的福,它也有可能会变成祸,像老子就讲: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 有没有? 所以一个真正了悟真理实相的人,他是超越二元对立,不求真。 不断妄。 了知二法空无相啊! 无相无空无不空。 即是如来真实相。 这个含意很深喔! 无相,就是说你不执着有。 无空,就是说你也不执着顽空。 无相无空,那个空是讲顽空,你不会执着有,你也不会执着顽空。 无不空,是说你的心又能够与法界的空相应,溶入涅槃界的空。 能够做到这样的话,即是如来所体悟的真实相。 这样知道吗? 这个含意很深,大家要慢慢去体会无相无空无不空。 即是如来真实相。 我再解释一遍:无相,就是你不会执着现象界、不会执着有。 无空,你也不会执着断灭空、不会执着顽空。 无不空,就是你又能够溶入法界的空,心与空相应,溶入涅槃、空。 你能够做到这样的境界心与空相应,外相随顺缘起。 真的做到这样,即是如来真实相,那就是佛陀所证悟的真实相啊! 这个很深,也很重要。 心境明。 鉴无碍。 廓然莹彻周沙界。 你的心境原来是这么的粗糙,这么的混沌啊! 今天,透过禅修之后,你要让你的心渐渐的澄净下来;让你的心能够清醒明觉的活在当下,进一步让你的心能够与空相应,保持明觉,让心来到空、明、觉。 这时候,你就会是心镜明。 鉴无碍啊! 鉴无碍,就是你处处都可以见到法;处处都可以看到无上甚深微妙法。 廓然莹彻周沙界,而且这个鉴无碍,包括说你对众生的贪瞋痴我慢呢? 也是了了分明啊! 因为你的心是空、明、觉,所以你展现出来的是大圆镜智啊! 你与法界是一体的。 你能够处处见法,跟法界溶为一体,这就是心镜明。 鉴无碍。 廓然莹彻周沙界啊! 所以你的内心还有没有苦? 还有没有我慢? 还有没有烦恼? 还有没有不安? 对一位解脱者而言,他是很清楚的。 只是如果你的心不柔软的话,他没办法跟你讲。 万象森罗影现中。 一颗圆光非内外。 这就是说一个解脱者他的心因为都是与空相应,所以万象森罗,现象界的一切呢? 都映入他明觉的心中,也就是前面所讲的心与空相应,外相随顺缘起。 各种历缘对境、各种境界、各种人事物都会清楚地映现在他明觉的心中。 一颗圆光非内外,他就是一个大圆镜智,他的心是空、明、觉。 因为他与现象界的一切溶合为一体,然后又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所以他是非内非外,也就是无内无外啊! 豁达空。 拨因果。 莽莽荡荡招殃祸。 豁达空,是说一个人如果错误解读空,或是从文字上面去解读空;或是从禅相里面去解读空。 这样的话,你所体悟出来的会是断灭空、顽空喔! 这样,你就会拨因果,否定掉那些因果,然后莽莽荡荡招映祸啊! 就像有些修行的人在那里展现狂傲、狂禅、我慢,这就是豁达空。 拨因果。 莽莽荡荡招殃祸。 这样到后来还是自讨苦吃啊! 要知道喔! 如果你那个空,不是你真正体证到的空,你在那里跟人家讲空,那你只是在逞强、在表现你的我是、我能。 事实上,你内心的苦、内心的不安都还是继续存在啊! 弃有着空病亦然。 还如避溺而投火。 弃有,就是你否定现象界的存在。 着空,是你执着空洞的观念、执着顽空的观念。 弃有着空病亦然,像这样呢? 你所产生的疾病跟众生是一样的。 弃有着空,也可以说是修行人从文字上面去解读(错误的解读),然后否定现象界的一切,但又执着头脑里面知见上的顽空。 修行人如果落入这种情况的话,那跟一般众生所生的病是一样的啦! 只是避开了水,又投入火坑里面。 这样了解吗? 所以众生常常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不断地在那里跑啊! 绕啊! 跳啊! 不断地在那里奔跑,逃来避去。 有一句话说:扶得东来,西又歪。 众生常常在两边,一直在那里逃啊! 跑啊! 真正能够走在中道上不容易啊! 捨妄心。 取真理。 取捨之心成巧伪。 捨妄心,是你内心里面在抗拒黑夜;取真理,是你在那里贪求白天啊! 这也就是在上课的时候有跟大家讲过,你就在一体的世界里面,但是你却划分出你很多的要,也划分出你很多的不要。 你要的,你就一直去追;你不要的,你就一直的逃,这就是捨妄心。 取真理。 在这种追跟逃的境界里面不断的要,或不要的取捨之下呢? 取捨之心成巧伪啊! 取捨之心成巧伪,就是说你会变成过得很不自然。 你一直要追求完美的人生,你不容许丝毫的挫折、不容许丝毫的挫败。 就像你考试总是要求第一名,第二、三名的话,就一直在那里挫折、责备、痛苦。 你都要第一名,那别人怎么办? 你一直要求完美,你把自己钉在一个狭小的框框里面,知道吗? 所以如果你一直想要追求完美;想要成为一个完美的话,那你的人生会活得很苦,也会活得很假啊! 因为你不容许黑暗的存在;你不容许大便的存在。 但你要知道喔! 你如果不容许大便存在的话,你这朵莲花没办法灿烂的开出花朵啊! 这就是捨妄心。 取真理。 取捨之心成巧伪。 因为你有很多的造作,你会造作出很多表面修养的功夫,而那都不是真正的修行啊! 真正的修行,那是超越两端来到一体的世界,然后展现出来的就是潇洒自在、纯真。 你要做个真人啦! 你要返璞归真,你才会有善、才会有美啊! 如果你做的不真、过得不真,你不是个真人的话,你的善不是真正的善;你的美是有匠气、人为的美,不是真正的美。 法界是完整的啦! 学人不了用修行。 真成认贼将为子。 很多的修行人,因为不了解,然后一直用各种有为法要求神通、求感应。 求修行之后,让自己变得很厉害,可以把自己所不要的把它赶尽杀绝。 所以就去追求那些偶像、崇拜那些偶像。 因为他希望要有更多的神通、感应,然后就去追那些、崇拜那些,他认为能够教导他神通、感应的大师。 这样的偶像抓取,就是学人不了用修行。 真成认贼将为子。 你一直用有为法在构筑你的梦幻世界,你是一个小波浪,但是你不了解大海、不认识大海,你也不回归大海,你却去崇拜另外一个大的波浪,这就是学人不了用修行。 真成认贼将为子啊! 你这个波浪想要一直努力的修,修到将来,你就可以逃离这个大海吗? 损法财。 灭功德。 莫不由斯心意识。 你的自我意识常常会阻断解脱道。 知道吗? 所以跟你讲究竟的解脱,你会认为:这个没有什么啊! 这个不稀奇,不重要啊! 我要更高、更玄、更妙的啦! 就这样,你把真正的究竟解脱道呢? 把它阻断掉了。 灭功德,就是说你又去造很多的有为法造恶业、受苦报。 像这些呢? 莫不由斯心意识,你阻断解脱道、自断解脱道,然后造业、受苦,那都是由你这个不清不楚的无明所造作。 但这也都是你的无明实性即佛性、即法性,都是来自你的心意识,也就是说由你这一颗心,这颗妄想心、颠倒心所造作,当然也是你的自我在作祟啊! 你在自己阻断解脱道,或是造恶业、受苦果,那都是由这颗心而起,你要解脱也是要由这颗心出发。 所以你不要在那里捨妄取真,你的解脱,由无明转向明只是一个转念的过程啊! 知道吗? 它只是一个转念的过程啦! 是以禅门了却心。 顿入无生知见力。 所以,禅门怎么样呢? 修行如果要快,你就要针对虚妄的心,把那个二元对立的分别心,让它放下;让那个自我的妄想心,让它放下。 你能够放下自我,然后回到如实观、如实知、如实见的话,很快你就能够从法界去见法。 顿入无生知见力,很快你就能够体悟到不生不死的境界,了悟生死大事,溶入一体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5-04-03 13:09:01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7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