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莲池大师答:经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方免此妨。 内容: 问:经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苦乐有于多种,应以四土简之,如《妙宗钞》说。 今若直言无二死苦,故名极乐。 但以寂光,失下三土。 以寂光净土方离二死故。 九品往生,唯上上品,方分离变易。 上中、上下,方离分段。 其余六品,二死全在。 岂二死在,不名极乐耶? 故须细释,方免此妨。 莲池大师答:多种苦乐,胜劣不同,自有钞文在后。 由同居以至寂光,四种显然,何谓不细释也? 今文总明无苦,故详举诸苦已竟,而以二苦结叹。 言莲华化生,则便离分段。 一生不退,则终离变易也。 然谓中、下六品,二死全在。 全之一字,死之一字,大为不可。 变易可说尚存,分段何云全在? 略说有三:一者,分段乃有质有碍,故有生死。 《大本》云:生彼国者,皆清虚之身。 安得有分段死也? 二者,只闻从莲华中生,未闻于莲华中死。 故此经云:及其人民,寿命无量。 《大本》云:若我成佛,国中有情,寿有齐限者,不取正觉。 智者大师云:生彼国者,即得寿命永劫,共佛菩萨齐等。 安得有分段死也? 三者,死必有生,未闻彼国有死此一华中,别生彼一华中者。 智者大师云:但生彼国已,即得无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生死业缚者。 安得有分段死也? 离生死苦,故愿求生。 生死同于娑婆,求生何益? 慈云忏主云:彼国无复生死。 无为居士云:彼国身非分段。 二公纵不足信,智者大师犹不足信乎? 若据伏惑、断惑,而曰未断惑者有分段死,乃此土修行则然耳。 岂不闻净土是带惑往生,故殊胜异常也。 如极乐与诸世界等,何智者云:释迦佛时,大有众生见佛,不得圣果者。 弥勒出世亦尔。 而独赞极乐也? 况极乐果报不可思议,毋以名相拘之。 发布时间:2024-11-10 14:19:46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6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