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焚身保寺 以报佛恩 (唐 释住力) 内容: 焚身保寺 以报佛恩 (唐 释住力)唐朝扬州长乐寺释住力,俗姓褚,河南阳翟县人。 态度稳重,对人谦逊,声望很高,僧俗中都知道。 在寺院兴建一座高阁,两旁建楼,设计精妙,得大护法的布施,当年便完成。 全寺三百多人,皆大欢喜。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他捐献全部净财,用檀香木刻佛和二菩萨像,刻成供奉在阁内。 至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隋朝政局崩溃,僧俗人等多流亡在道路上。 他发誓用生命守护殿阁。 这时寺内人烟断绝,他过着最艰苦的生活,历时两年。 虽是年老体弱,但愿力坚定,尽管房屋朽坏,四围火烧,他口中念诵不断,双手到处修补,旁观的都叹息,强盗也被感动,甚至还帮助他维修。 唐朝建国,大弘佛法,原来的僧众又来投靠,县城房屋多被烧毁,只有这所寺院得到保存。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江南的军队首领辅公佑拥兵割据,企图反叛唐朝,命令将所有寺院撤迁到江南去。 住力一再写信请求,自愿在阁前焚身,以保全寺院。 当时辅公佑正准备独立,并不理睬他的要求。 住力对弟子们说:"我们无量劫以来,都是贪爱执著,不能舍身来报佛恩。 我现在准备在佛前焚身,不忍看见佛像渡江。 你们预备干柴,我好焚身供养。 我死后,佛像必定渡江,衣物等都装入像中。 哀恳佛力加持,一切可望改变。 "便用香水沐浴,向西方结跏趺坐,自焚而死,世寿八十岁。 时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十月八日,火熄灭后,他依然合掌坐着。 当他焚身时,有无数喜鹊叫声凄惨,在他头上向右绕了七圈才飞走。 他死后,佛像果被迁往南方,但殿阁得免遭毁坏,法宝和僧众都得以保全。 他的弟子慧安,智颐对师父的恩义较重,再加甥舅的情谊,在寺内为他树立一块高碑,由东宫庶子(太子宫内的官员)著名书法家虞世南撰文并书写。 现在佛像已请回寺内,至今仍供奉在阁中。 (出《唐高僧传》) 发布时间:2024-10-09 08:36:50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5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