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张慈田:五种学道资粮 内容: 五种学道资粮张慈田有一日,佛陀住在遮利迦,他的侍者弥希表示要到暗度村去托钵。 佛陀说,这正是时候。 于是弥希就动身到暗度村去托钵,托钵回来,吃过饭,走到金鞞河边去,并在河岸边休息。 那时候,他看见一处芒果林很幽静、适意,颇适合精进用功,内心想着:若佛陀允许的话,他将来此地精进禅思。 弥希回到佛陀的住处,向佛陀表示要到芒果林去精进用功。 当时只有佛陀一人在,佛陀要他稍待一阵子,等其它的比丘来了再去。 但弥希说,世尊已成办圣道,所该修的已修成,不用再累积修道资粮,而他尚须用功累积修道资粮,并再度要求到芒果林去精进用功。 佛陀再度回答,要他稍待一阵子。 但弥希执着马上要去,提出第三度要求时,佛陀就说:你要精进用功,我还能说什么? 做你此时该做的事。 弥希即起身,礼拜世尊之后,即前往芒果林,在一颗树下坐下。 当时是中午时分,他感觉有三种不善的思绪大量涌上心头,即:欲贪的意念、瞋恚的意念、伤害的意念。 他感觉这是很奇怪的事,原本以为在清静无人干扰的地方,就能迅速降伏贪、瞋、害之意念,但适得其反。 在黄昏时候,弥希回到佛陀住处,报告禅修情形。 佛陀告诉弥希,有五种方法能成熟未解脱的心。 第一、要有善知识、善友、善伴。 第二、守护比丘戒,完美地修持身口意业,见到小罪起危险之心。 第三、依身心状况,适时忆念少欲偈、知足偈、独居偈、离群偈、精进偈、戒律偈、禅定偈、智慧偈、解脱偈,解脱知见偈,以排除烦恼。 第四、努力精进排除恶不善法,修行善法。 第五、以智慧观察生灭,观察苦之消灭。 佛陀了解之后,自说到:庸劣且微细的念头,能令人滋生喜乐,令人团团转,从此生至彼生而不自觉知,这些庸劣的念头将被弃舍,不再遗留,圣者的心永不再为喜食所穿越。 (本文原文为《自说经》第四品第一弥希经)(《嘉义新雨杂志》第4期) 发布时间:2024-10-08 13:42:37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