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什么是业报?业报是什么意思? 内容: 佛教文化  业报指的是善恶业因所生的果报,佛教业报理论认为:众生所受的一切苦乐及生活环境等现实,都是由自己造的业所感召的果报,自作自受,业报通三世。 一、佛教业的意思是造作,泛指众生有意识的一切活动。 业一般多指身、语、意三业:1、身业是指身体所作,举手投足等所做的一切事;2、语业是指发声、说话、吟唱等;3、意业是指心所法中的思,包括审虑、抉择、思维、想象等意识活动。 由于身、语二业都由思发动,所以意业贯穿于身、语二业中。 从道德角度和所生果报的苦乐来看,业又可以分为善、恶、无记三业:1、善业就是对今生后世有益且顺于理的造作;2、恶业就是对今生后世有害且逆于理的造作;3、无记业就是不善不恶的造作。 业还有十善业、十恶业等说法。 佛教认为,由善、恶业会产生业力,其力量十分强大,其作用十分复杂。 二、佛教报就是一切众生在生活中,受宿生业力的影响支配。 推动着对于当前环境苦、乐、忧、喜以及不苦不乐等五种境况的领受,也就是常说的果报。 大凡世间一切的活动,有原因就有结果,有业力自然就有业力的反应,原因的结果就是果,业力的反应就是报。 果是对因所说的,报是对业说的,实际上业报就是果报。 三、因果报应   因果报应是佛教的因果理论和业报理论相结合而产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1、善恶业因必生同类果报。 即善业必得善报,恶业必得恶报,无记业不受报,善恶杂业得善恶杂报,无漏业得无漏果报,彼此不杂,丝毫不差;2、自作自受,不由他人。 即业因所生果报,必由造业者自己或自己的延续来承受,不能由他人替代;3、果依众缘,报通三世。 即业因虽必生果,但果报的成熟必须具备条件,若条件不具备,就得不到果报;又由于果报通于三世,未必报在今世,但不管相隔多少劫,终会有受报之时;4、业由心造,因果可由心回转。 即业力为自心所造,自心有自主性,而且业性本空,所以已造恶业之报可由修道或修善等消灭不受。 发布时间:2024-09-24 10:54:45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