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鲤城曾林社区安福寺:见证佛造像“希腊风” 内容: 鲤城曾林社区安福寺:见证佛造像“希腊风”唐建佛寺院 历史悠久鲤城区南环路上有条岔路叫元福南路,这里属金龙街道辖区,沿路南奔,约莫1公里路就到了曾林社区。 再往前去,突然山路崎岖起来,红土路坑坑洼洼的,不太好走。 越过几道坎,蓦地冒出一片茂密林木和葱郁植被来,青翠黛绿迎风舞动,把突兀的岭也修饰出了妩媚之姿。 引路的曾林社区工作人员指着不远处山腰,兴奋地说道:“瞧,那就是安福寺! ”庙院一角徐徐展开,悠悠古风迎面而至。 虽无梵音,但已令人有静空之觉。 “这里是龙首山麓,紧挨的就是紫帽山了,”寺里的学明师傅笑着为我们介绍道,“常有人说这里既具世外桃源之韵味,又兼紫帽风光之绚丽,是个养生修性的好所在。 ”寺前路旁站着一古代“佛”字石碑,高两三米,中已断裂,后有修补。 车子停在院内,往上迈几步青石阶,有一畦小菜园,打着卷的茎蔓滚满了不大的田地,不久的丰收似乎可期。 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杨桃的淡淡香味,那清新的味道十分提神。 轻轻一拐弯,熟悉的红砖墙婀娜而来,墙裙则是白石砌成,绿草直铺到主殿前埕。 一块安福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和一块石造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静静立于草坪中,诉说着寺庙的非凡之处。 前埕靠近围墙处还有一口很大的青石缸,里面落满浮萍。 阳光洒落,寺院便倒映其中,直如幻境。 “安福寺始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仅比开元寺晚一年,是泉州地区较早的佛教寺庙之一,弥足珍贵。 ”鲤城区金龙街道社会事务办副主任刘德专告诉我们,“最初命名为安福院,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改为寺。 现存寺庙为清代砖木结构形制,系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建筑,代有兴废,近年重修。 ”与开元寺游人的络绎不绝相比,规模不大的安福寺显得有些寂寥。 或许是地处较偏的缘故吧,这所历史可以追溯千年以上的寺庙,并不为普通市民所熟知。 但在曾林一带,还有“上街落城,柯了(闽南语,人多拥挤的意思)安福寺”的俗语流传于世,却又侧面证明了安福寺过去曾有的繁华。 发布时间:2024-09-22 10:15:55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5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