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修行忏悔的人,要明白忏悔的方法 内容: 《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天竺三藏菩提灯 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I2. 正示忏悔法(分二)J1. 明忏仪 J2. 明忏期J1(分二)K1. 广明昼时佛事 K2. 略示夜时佛事K1(分九)L1. 明严净道场 L2. 明香花供养L3. 明清净三业 L4. 明称名敬礼L5. 明说罪忏悔 L6. 明发劝请愿L7. 明发随喜愿 L8. 明发回向愿L9. 明称念名号今L1“善男子! 欲修忏悔法者,当住静处,随力所能,庄严一室,内置佛事,及安经法,悬缯幡盖。 ”这是第二科,正示忏悔法;指示明白忏悔的方法。 正示忏悔法又分出两小科:第一,明白忏仪;修忏的这种仪式;第二,明白忏的期限、期间。 在第一科明忏仪里边,又分出二小科:第一科,广明昼时佛事;讲昼三时的佛事;第二科,略示夜时佛事;就是晚间忏悔的佛事。 现在是第一科,广明昼时佛事。 在这第一科里面,又分出九个意思来:第一,指示明白严净道场。 第二,指示明白香花供养。 第三,指示明白清净三业。 第四,指示明白称名敬礼;称赞佛名菩萨名顶礼。 第五,指示明白说罪;忏悔说罪,就是发露自己的罪。 第六,发劝请愿;发这个劝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请愿。 第七,指示明白发随喜愿。 第八,指示明白发回向愿。 第九,指示明白称念名号。 有这九种意思,所以这叫广明昼时佛事。 现在这是第一科,明严净道场,指示明白严净道场。 “善男子”:地藏菩萨叫一声善男子。 “欲修忏悔法者”:想要修行这忏悔这一种佛法的这样人。 “当住静处”:应该住到一个清净的地方、不吵闹的地方。 “随力所能,庄严一室”:我们供养严净道场,本来是越庄严越好,但是也要随你自己的力量;你力量要是办不到,就不必勉强来做。 在你随着你力量所能办到的,庄严一个房间。 “内置佛事,及安经法,悬缯幡盖”:房间里边供上佛像,和安上佛经,或其他佛法,并悬挂着用丝、或者绸子、缎子做的宝幡、宝盖。 L2. 明香花供养“求集香花,以修供养。 ”这第二科,就是指示明白用香花供养。 “求集香花,以修供养”:求,就是各处去找。 自己没有,可以找一点香啊花啊,来修供养十方三宝,和地藏王菩萨。 L3. 明清净三业“澡浴身体,及洗衣服,勿令臭秽。 ”“澡浴身体,及洗衣服,勿令臭秽”:澡,就是洗身;浴,就是沐发;澡浴就是沐浴。 所谓“斋戒沐浴,可以事上帝”,在儒教里头也讲这个。 孔子他说的斋戒,斋什么呢? 戒什么呢? 斋戒你这种欲念、斋戒你这种不清净的思想。 你沐浴身体,也要沐浴你那个心,令心也清净了,和把衣服也都洗干净了它,没有邋遢;不要令这个衣服,或者身体上有一种臭气或不干净的东西。 这是第三科,明清净三业;指明白要你清净三业:你身也要清净,意也要清净,口也要清净。 身清净,就没有杀、盗、淫;意清净,就没有贪、瞋、痴;口清净,就没有绮语、妄言、恶口、两舌。 L4. 明称名敬礼“于昼日分,在此室内,三时称名;一心敬礼过去七佛及五十三佛。 次随十方面,一一总归,拟心遍礼一切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象,浮图、庙塔,一切佛事;次复总礼十方三世所有诸佛。 又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法藏。 次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贤圣。 然后更别称名,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 ”这是第四科,指示明白称名敬礼;称念十方的佛名字,敬礼十方佛、十方法,和十方僧。 “于昼日分,在此室内,三时称名”:白天叫昼日分。 在白天的时候,在净室里面,整整十二个钟头,就称念佛和地藏菩萨的名号。 昼三时,就是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夜三时就是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 这是在印度分昼夜六时,我们现在是分十二个时辰,昼夜是二十四个小时;那么它这一分,就是我们现在的四个钟头。 “一心敬礼过去七佛及五十三佛”:专一其心地顶礼过去七佛,又顶礼这五十三佛。 主要是要一心。 你这拜佛忏悔,都要一心,不要有两个心;不要拜拜佛又打妄想,拜拜佛又想东想西的。 过去七佛,你们拜药师忏的人,都知道过去七佛了。 “次随十方面,一一总归”:以后又随着十个方向,一一总起来归依十方诸佛。 “拟心遍礼一切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象、浮图、庙塔、一切佛事”:拟心,也就是把这个心摄到一起;摄到一起,没有两个心。 这也就是专一,一心礼敬的意思。 专一其心地普遍敬礼一切诸佛的色身,和十方诸佛的舍利、佛像、佛寺或者佛塔。 色身,就是佛住世的时候的佛身。 舍利,是佛入涅槃了之后烧出的舍利。 形象,就是金银铜铁,或者木,或者是纸画的佛像。 浮图,是道场、宝塔之类。 那么在这个昼三时,大做一切的佛事。 “次复总礼十方三世所有诸佛”:其次又当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这是佛宝。 “又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法藏”:又要专一其心。 你来摄心到一处,遍礼十方一切法藏。 这是法宝。 “次当拟心遍礼十方一切贤圣”:其次又应该用你这个心,专心致志地遍礼十方一切贤圣僧。 这是僧宝。 “然后更别称名,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顶礼三宝之后,你更应该另外称扬地藏菩萨的名号,顶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这个大菩萨。 L5. 明说罪忏悔“如是礼已,应当说所作罪,一心仰告:唯愿十方诸大慈尊,证知护念;我今忏悔,不复更造。 愿我及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无量劫来,十恶、四重、五逆、颠倒、谤毁三宝、一阐提罪。 复应思惟:如是罪性,但从虚妄颠倒心起,无有定实而可得者,本为空寂。 愿一切众生速达心本,永灭罪根。 ”这是第五科,明说罪忏悔。 怎么叫说罪呢? 比如我做什么坏事了,我要说得详详细细的,不要笼笼统统的;不要这么好像说又不说,不说又好像说。 这样子就不是说罪! 这要坦白,坦白你所造的罪。 比如我杀过一个人。 要说:“我杀过某某人,姓什么、叫什么,在什么地方,因为什么我杀了一个人,我现在要忏悔! ”要说得清清楚楚的,不能就单单说我以前杀一个人,也不说他的姓名、也不说为什么杀这个人的因缘;这就叫不坦白。 又说:“我以前偷过东西,我现在要忏悔! ”那么偷过什么呢? 你不说清楚了,这也叫不坦白。 你或者偷人的一只鸡,就说因为什么因缘,我偷了一只鸡。 或者偷了人家一只狗,或者偷了人一只猫,在什么情形之下,这要说得清清楚楚。 对佛、对法、对僧来忏悔说罪,不可以说一半、留一半,那一半我不说那么清楚;说那么清楚,佛、法、僧都知道我这个罪业太清楚了,那怎么办? 那你不说清楚了,你罪业就不能灭得清楚。 你必须要说得清清楚楚的,才能消灭罪业清清楚楚的。 那么在十方三宝的面前,在地藏王菩萨的面前,要这样说罪忏悔。 那么有的时候你造了什么罪,若对大德高僧来忏悔,也是一样的,也是要把说犯罪的因缘说得清清楚楚的:“我现在知道错了,我要改悔了! ”这叫说罪忏悔,又叫发露忏悔。 发露,就是一点都不隐瞒、不藏的,都把它说出来。 你无论造了什么罪,你若能坦坦白白的,把它详详细细说出来,都可以消灭了。 你若不坦白,就是光这么说一句:“我犯了杀戒了、我犯了盗戒了! ”那不算的。 “如是礼已,应当说所作罪”:像前面这么顶礼十方三宝,然后称名我地藏菩萨之后,你应该说明了你所做的罪。 你做过什么罪业就说什么,说得清清楚楚的。 “一心仰告”:就是专一其心仰对着佛、对着三宝,来告诉三宝,告诉地藏王菩萨。 “唯愿十方诸大慈尊,证知护念”:我现在唯独愿意十方诸佛来证明我所做的罪已经忏悔了,来拥护保护着我,常常地想念我。 “我今忏悔,不复更造”:我现在是用真心忏悔,不会再造这个罪业了。 “愿我及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无量劫来十恶、四重、五逆、颠倒、谤毁三宝、一阐提罪”:愿意我自己和十方法界的一切众生,很快地就把无量劫以来所造的十恶、四重、五逆、颠倒、谤毁三宝、信不俱,把这种种重罪都除灭了。 十恶,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瞋、痴。 四重,就是杀、盗、淫、妄:杀生、偷盗、邪淫、妄语。 五逆,就是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坏合和僧。 颠倒,我做了这么多颠倒的事情,造颠倒的业;我又谤佛、我又谤法、我又谤僧;说我不信佛,我也不学佛法,我又不信僧了;没有信心的人,佛也不度了。 那么现在忏悔了! 。一阐提,又称阐提,就是信不俱,没有信心了。 “复应思惟:如是罪性,但从虚妄颠倒心起,无有定实而可得者,本为空寂”:你忏悔完了,你又应该想:我以前所做这些罪业,它的性本来是空的,这些个罪就都是从虚妄、颠倒、无明这个心生出来的,没有一定实在的体可得,本来是空寂的。 罪性本空,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你罪从心生起,所以要用心来忏悔这个罪。 “心若亡时罪亦无”,你心若把你所造的罪业都忘了,那时候你的罪也没有了。 “心亡罪灭两俱空”,你心里忘了你过去所造的罪业,那个罪也就灭了,这两者都空了。 “是则名为真忏悔”,这就是真忏悔。 但是心不容易忘的。 你好像你偷了人的东西,始终在你八识田里忘不了;你若杀了人,更不容易忘。 总而言之,你做的坏事你想忘了它:“不要记得它,不要记得它! ”也不容易忘,越想忘越想起来;过了很久很久的时间,甚至于这一生也忘不了。 “愿一切众生速达心本,永灭罪根”:我现在愿一切众生很快地就通达心的本体,明白自己的真心,把一切罪根都消灭无余了、没有了。 恭录自《占察善恶业报经》浅释 发布时间:2024-09-02 10:22:55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