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语:这个法门才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正说的法门 内容: 【五浊之世,造恶之时,圣道一种,今时难修,其难非一。】这一段话是很感叹的话。 『五浊恶世』是佛在经上讲的我们现在这个阶段,就是释迦牟尼佛出现的时候,一直到佛的法运终结这一万二千年,佛叫它做「五浊恶世」。 三千年前那个时代,佛说这个名词,我们现代人想像很难接受。 如果释迦牟尼佛在今天讲五浊之世,我想我们每个人都点头,的确现在这个世间浊恶到了极处。 浊就是污染,我们从社会上来观察,现在大家晓得环境污染已经是非常的严重。 可是一般人还没有意识到人性的污染、心理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见解的污染,乃至於我们生理的污染,实在讲严重到极处了。 科学家已经提出警告,他说我们现在环境污染如果不能有效改善,这个地球上五十年之后,地球的环境不适合人类生存。 为什么? 将来水污染,水有毒,空气污染,呼吸也有毒,这个问题非常严重。 所以现在全世界每一个地方政府,都是极力在讲求环保。 有没有效果? 大家都看得到的,没有效果。 为什么没有效果? 佛法说的他不知道,佛法讲「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是什么? 正报是人性的污染。 所以,防止污染要从哪里做起? 从心理污染做起,如何防范心理污染、思想污染、见解污染,你要从这里做起,才能够生到效果,这是根本,环境污染是枝末。 我们看看,今天从根本上来讲,那不得了! 不但现在人不懂得防止,而且加速度在制造污染,什么东西? 电脑网路。 你们想想这个东西多可怕! 哪一家人有电脑,污染就到他家。 什么污染? 心理污染、思想污染、见解污染、精神污染,到你家了。 特别是小朋友,他不懂事,打开电脑,你以为他在干什么? 他在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污染身心的东西。 所以底下一代的人,科学家讲得没错,五十年之后,地球上不适合人生存。 太可怕了,浊恶到极处,浊恶到非常严重的时代。 『造恶之时』,人起心动念都造罪业,起心动念都是损人利己,都干这个事情,起心动念都是贪瞋痴慢。 《地藏经》上所说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都在造罪业。 『圣道一种,今时难修』,「圣道」是指佛法。 佛法这样东西,在现代这个时代,众生不容易修学。 『其难非一』,要想修行,有许许多多的困难,这是我们能够体会得到。 无论哪一个法门都不容易,因为任何一个法门都要断见思烦恼。 见思烦恼断了才能超越六道,妄想、分别断了,才能超越十法界,才能够证得一真法界。 所以佛说种种法门,在我们今天,这些法门我们只是羡慕而已,没有法子修学。 不但无法修学,甚至於我们想正确的理解它都不容易。 我们去研究探讨,往往把佛的意思错会、曲解了,还自以为是。 这是道隐法师在唐朝那个时代,距离我们现在一千三百多年前,他就有这样的感慨。 【特此一门。】在一切法门里面,『特此一门』就是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法门,这个法门特别。 【至圆极顿。】『至』是达到顶点,这个法门圆融,圆融到极处,绝不亚於《华严》、《法华》,《华严》、《法华》都是圆教一乘大经,不亚於它们。 『极顿』,这尤其是殊胜,顿是顿超,前面讲了,一生成就。 【而且由其简易直捷。】这个法门简单容易,直捷了当,这里面决定没有委曲之相。 没有委曲之相,他不必经历三乘,不需要多生多劫,这一生当中就能够达到究竟圆满。 所以他底下就下结论了。 【则出世之正说偏在斯经。】『出世』是讲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为一切众生说法,说种种法,说这部经才叫『正说』。 像我们读书一样,这是主修的一科,其他一切法门是选修,可选可以不选。 这个法门才是主修的法门,这个法门才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正说的法门,因为这个法门普度一切众生。 【一代所说归此经。】『一代』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都指归到净土法门,这是古德所说的,「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我们这个讲题就用的是「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一切经到最后总结,都结归在净土。 【如众水归於大海。】这一句是比喻。 中国是在太平洋的西岸,大陆上所有的河流,河水都向东流,都流入大海。 这里比喻把一切经比喻作江河,江河虽然多,后面都归大海。 把《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比喻作大海,所有一切水都流入大海,这意思就是所有一切经都归到净土。 这对於净土的赞叹有没有过分? 初学的同修,或者是不是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听到这个话很难接受。 你们修净土的人夸耀你们自己,所谓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会不会有这个情形? 不是的。 我们从整个佛法里面能够看到这个事实,那就是你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到最后的归宿,是《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 华藏世界是所有一切大乘法的归宿,华藏世界是一真法界。 你超越十法界,到哪里去了? 都归到华藏世界。 到了华藏世界以后那个情形怎么样? 华藏世界的佛是毗卢遮那,毗卢遮那的当首(左右手)是文殊、普贤,西方极乐世界是观音、势至,毗卢遮那的左右手是文殊、普贤。 你遇到文殊、普贤之后,这两位菩萨再劝你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拐这么大的一个弯,最后还是到极乐世界去,这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的,文殊、普贤在《华严经》末后都是发愿求生净土。 《华严》上我们看到的,「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他们那个时候真正谛信了,决定不再怀疑。 始终,始是初地开始,终是等觉,这里头包括十一个位次,从初地到十地、到等觉。 这十一个位次的菩萨,都是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的。 所以我们在这里得到一个证明,确实是无量无边的法门到最后统统归净土。 .. .我们经一打开都是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就好比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华严》、《法华》是序分,《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是正宗分,这个比喻是太难得了;换句话说,《华严》、《法华》不过是个引导而已,真正的归宿就在此经。 这是一千三百年前,日本的高僧道隐法师所说的,说得非常之好。 的确是佛的意思,他没有说错。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三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03 发布时间:2024-08-29 11:27:39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5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