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行禅师:一行禅师与大衍历 内容: 在我国民间,普遍遵行的历法是夏历,由于此历法是农民一年四季安排农作时间的依据,所以又叫农历。 很多人知道夏历源于夏朝,但是,对于这一历法进行详细的序订和正确的修改的,则是一位佛教圣者一行禅师,这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自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年间)《大衍历》问世以来,直到明朝末年,我国历代每次修订历法都是以一行禅师创立的《大衍历》为基础。 《大衍历》还被日本引进,日本人民参照它来确定农事。 天文学家评价说,《大衍历》是这一时期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一行禅师是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俗姓张,名遂,盛唐初叶郯国公张公谨之后裔。 一行幼年聪敏老成,博通经史,尤其擅长天文和数学,青年时候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学者。 公元717年,一行禅师被唐玄宗召见进京,命令他考前代诸家历法,改撰新历。 为了使新历法与天象实际相符,一行禅师亲自制作观测仪器,坚持细心观察,纠正前人差错,终于于727年制订出精确性很高的《大衍历》。 当时,一位很有名气的道士邢和璞曾拜会过一行禅师。 邢和璞说:汉朝时,有位名叫洛下闳的曾造过历书,曾言800年内,必有一日差错,到那时候,必定会有圣人出世修正。 算算期限,今年已满,而一行禅师的《大衍历》已经造了出来。 由此而论,一行禅师岂不正是洛下闳预言之圣人吗? 宋朝的欧阳修在修删唐史时,凡是有关佛教的好事,都被他删除了。 但是,独对一行禅师的《大衍历》,他特别尊重而予以保留,并赞扬说:自太初至麟德历,凡二十三家,与天虽近而未详,至一行则详且密矣。 其倚数立法,固无以易也,后世虽有作者,皆依仿而已! 一行禅师的《大衍历》有52卷之多,被后人编入《唐书历律志》,成为一部圣典。 一行禅师的日历,以四时行序,是非常正确的。 对子以农为本的中国来说,《大衍历》无异是一部农民的下田工作指南。 就以我们日常所闻的那些节气来说,如立春、芒种、清明、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冬至等,顾名思义,一听便知道应该随什么时节该做些什么事情了。 现在,虽然科学发达了,很多时候人力能够胜天,但六十一甲子的循环定律,仍有其神奇的效验与吻合,如果我们能以这部历法为借鉴,防患于未然,也许可以将一些灾荒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发布时间:2024-08-18 11:07:22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