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古鼎祖铭禅师悟道因缘 内容: 古鼎祖铭禅师悟道因缘杭州径山古鼎铭禅师,径山元叟行端禅师之法嗣,俗姓应,奉化人。 祖铭禅师幼时不食荤腥,颖悟持重,年稍长,勤奋好学,通百家之书,尤好佛典。 十八岁时,因为厌离世俗生活,往从金峨锡禅师学习出世法,二十五岁落发得度。 受具足戒后,祖铭禅师即开始游方参学。 他拜访过江浙一带很多大德,但是未能契入宗门之旨。 当时,元叟行端禅师在杭州灵隐寺当住持,法席兴盛。 祖铭禅师于是前往参礼。 一日,祖铭禅师入室,向元叟禅师请教黄龙见慈明之因缘。 [该因缘是一天晚上,晚参结束之后,慧南禅师入室,向慈明禅师(石霜楚圆)请益。 慧南禅师道:慧南以暗短,望道未见,此闻夜参,如迷行得指南之车。 然唯大慈,更旋法施,使尽余疑。 慈明禅师道:书记领徒游方,名闻丛林,借使有疑,不以衰陋鄙弃,可坐而商略,顾(岂、难道)不可哉! 于是便令侍者搬来禅床,请慧南禅师坐。 慧南禅师被慈明禅师的诚恳所感动,惶恐不安,坚辞不肯坐,并再三哀请慈明禅师为他开示。 慈明禅师道:公学云门禅,必善其旨。 如云放洞山三顿棒,是有吃棒分、无吃棒分? 慧南禅师道:有吃棒分。 慈明禅师一听,便板起面孔,说道:从朝至暮,鹊噪鸦鸣,皆应吃棒。 慧南禅师当即瞠目结舌,连连后退。 慈明禅师道:吾始疑不堪汝师,今可矣! 说完,慈明禅师便端坐不动,慧南禅师于是焚香作礼。 慧南禅师礼毕,慈明禅师又问:脱(倘或、或许)汝会云门意旨,则赵州尝言台山婆子,被我堪破,且那里是他勘破婆子处? 慧南禅师被问得无言以对,汗下如雨。 第二天,慧南禅师又入室请益。 才隔一夜,慈明禅师象变了一个人似的,一见慧南禅师,便指着他的鼻子,诟骂不已。 慧南禅师大惑不解,说道:骂岂慈悲法施邪? 慈明禅师道:你作骂会那! 慧南禅师一听,言下大悟。 后作颂,呈给慈明禅师,颂曰: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有来由。 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 慈明禅师一看,知道慧南禅师这次真正彻悟了,遂点头印可。 ]元叟禅师便问:只如赵州道台山婆子被我勘破,慈明笑曰是骂耶,你道二老汉用处,是同是别? 祖铭禅师道:一对无孔铁锤! 元叟禅师又问:黄龙直下悟去又如何? 祖铭禅师道:也是病眼见空华。 元叟禅师于是连声说道:不是! 不是! 祖铭禅师正要开口辩答,元叟禅师忽然大喝一声。 祖铭禅师当下便豁然大悟。 从此以后,祖铭禅师道誉日隆,与之交游者皆雅望之士。 虽然如是,祖铭禅师却更加谦抑自持,待人平实,深为僧俗二众所敬爱。 后来,有很多丛林都争相邀请驻锡,祖铭禅师皆一一婉言谢绝。 一直到大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祖铭禅师五十四岁时,才离开径山,出世弘法。 祖铭禅师先后住持过昌国之隆教、浙江之普陀、中天竺等道场。 一直到大元至正七年(1347),祖铭禅师才重新回到径山,住持法席。 一时门庭大盛,天下衲子,不惮步险,前来参礼。 于是,朝廷特赐祖铭禅师慧性文敏宏学普济禅师之号。 大元至正戊戌(1365)年,祖铭禅师将示寂,作偈辞世云:生死纯真,太虚纯满。 七十九年,摇篮绳断。 写完,便掷笔而逝。 春秋七十九岁。 发布时间:2024-08-15 08:39:19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4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