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二转依号分第五十六 内容: 三、行分(一)迷真起妄生死因二转依号分第五十六当机请位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 世尊! 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为干慧之地? 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 诣何方所,名入地中? 云何名为等觉菩萨?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懵瞻仰。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 善哉! 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分义】此始为行分,示禅那妙行,令住圆定,定慧双融,历位修证。 即答阿难妙禅那之请。 前定分如得门而入,此行分如升堂入室之次第。 此当机请问修证位次。 干慧地者,谓欲爱干枯,根境不偶,即信前一位,为发足修行最初之因。 所谓渐次者,即最初干慧之前三渐次。 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至四加行,故名四十四心。 加上十地等觉,故成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妙觉乃涅槃之妙果。 二转依号佛言! 阿难当知,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世界众生,因妄有生,因生有灭,生灭名妄,灭妄名真。 是称如来无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转依号。 【分义】此正示二转依号。 先立一真法界如来藏性为生死涅槃之因。 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无世界众生者,是直指一心真源,永离诸妄。 以最初一念不觉妄动,因而有生,因生而有灭,因有生灭,故名为妄。 因灭生灭,即无生灭性,故名为真。 真妄因依,故有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是则名为二转依号。 此凡圣二路,皆由迷悟而立,本来无有。 二颠倒因阿难! 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诣如来大涅槃者。 先当识此众生、世界二颠倒因,颠倒不生,斯则如来真三摩地。 【分义】今返妄归真,只在即妄以明真,非舍妄以求真。 只在能识破众生世界二颠倒之因,颠倒不生,便是真三摩地。 二颠倒因者,即众生颠倒和世界颠倒之因。 一众生颠倒因阿难! 云何名为众生颠倒? 阿难! 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 迷本圆明,是生虚妄。 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 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 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分义】此示众生颠倒因。 妙性本明,圆照法界。 由于众生迷本圆明,性上加明而生妄见。 故言由明发性,性妄见生。 即前经言:所妄既立,生汝妄能。 谓由所发妄相遂起能见之妄见,则众生世界宛然,生死轮回因之而立。 故言从毕竟无成究竟有。 然而此无明妄见与所有众生世界,当体虚妄,如空中花,梦中物,本无所有。 即此无明与众生世界,本无所因而妄为所因。 能住之众生与所住之世界,本自非有,全体虚妄,了无根本。 此显众生世界本无。 本来无住,而建立众生世界之妄法。 此明众生颠倒。 生住心法,本无自性。 於此非生非住非心非法,而妄见有生有住有心有法。 从此虚妄展转发生,熏以成业,同业相感,而有生灭,从此非有而妄成有。 由是故有九界众生颠倒。 二世界颠倒因阿难! 云何名为世界颠倒? 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 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迁流不住,因此世成。 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变化众生,成十二类。 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触,因触有味,因味知法,六乱妄想,成业性故,十二区分,由此轮转。 【分义】此示世界颠倒因。 实相本来空寂,了无所有。 因能有之无明妄心,故吸四大外色而成根身器界为所有。 所谓所妄既立,明理不逾,故分段妄生。 因此东西南北妄成界限,故言因此界立。 以妄心无体,本无有因而妄认所因。 妄身本空无住而妄执所住器界,则妄心生灭迁流不息,而形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妄相。 故言因此世成。 由三世四方和合不思议熏变,故变化众生成十二类。 是故世界十二类生,皆因一念无明妄动,而有知声色香味触法六乱妄想。 由此六乱妄想生灭不停为缘,熏变成业性而为生死因,是故十二区分众生而为受生之果。 由此生灭熏变不止,轮转不休。 所以众生世界颠倒不息。 发布时间:2024-07-28 14:25:35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4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