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觉得自己在做好事,其实不一定是好事,为什么? 内容: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1. 修行要行所无事,不要有贪心,不要我想如何如何? 我想开悟,我想得神通了。 哪会这样快? 把种子种到地下,要等它慢慢长出来,时间到了,它自然成熟。 2. 修行,要把它看作各人的本分。 不需要贪,久而久之,功德自然圆满,菩提果也会成就。 本来应该成功的,贪多却嚼不烂,吃饭要一口一口吃,把一碗饭统统塞到嘴里去,挤到口里一点地方也没有,你说怎样吃? 嚼也嚼不动,更咽不下去。 吃饭是最简单的比喻。 这叫“贪多嚼不烂。 ”3. 修道的人,首先不要自私。 这不单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是要饶益全世界,要把自己放下。 不是想:我怎样怎样了不起! 而是要顾全大局。 4. 修道人,时时刻刻把生死问题挂在眉梢上,时时刻刻都要了生脱死。 5. 娑婆世界的众生,一举一动,都是贪,都是瞋,都是痴。 世界法,他用贪瞋痴去修行;出世法,他还是用贪瞋痴去修行。 修行,他贪着开悟。 坐了两天半的禅,想要开悟;修了两天半法,想要有神通;念了两天半的佛,便想得到念佛三昧! 你看这贪心多大,都是贪心鬼的表现。 6. 修道若是不能改过,就等于没有修道。 学佛法不能知过必改,等于没有学佛法。 所谓“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岁之非”。 知道以前所行所作有不对的地方,凡是有这种感觉的人,就是有智慧,将来前途有无量光明;若是不知以前之非,这个人就要糊涂一辈子。 图个虚名,就被客尘所迷,这种人多么可怜! 7. 出家修道人要发愿,发愿是精进修道,发愿是警惕自己改恶迁善,修道不发愿,等于开花不结果的树,无有是处。 若已发愿,最好天天再发一遍。 因为温故而知新,记得自己曾经发过什么样的愿? 应该要做什么事? 才不会发空愿,不会自欺欺人,也不会把所发的愿忘记了。 8. 我们人觉得自己在做好事,其实不一定是好事。 为什么? 因为种子不清净。 你以贪心来做好事,这就叫种子不净。 你以好胜心来做好事,这也是种子不净。 要怎么办呢? 就是要“行所无事。 ”做什么事,都是我们的本份,不要向外驰求,不要有所求觅。 9. 有了妄想,怎么办呢? 就要打扫干净。 用什么方法呢? 就用禅定。 禅定的功夫,能将妄想清理干净。 修禅定时,要用精进、忍辱来帮助。 然后再用布施,持戒来帮助,完成使命。 10. 一经忏悔,要发誓愿:“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以后绝不再犯,这才能消了罪业。 恭录自《宣化上人般若语库(一)春日莲华》 发布时间:2024-07-03 08:55:12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