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奘法师:但尽凡情 别无圣解 内容: 但尽凡情 别无圣解君子之过,如日月之蚀,一会儿就过去了。 小人之过,过在文过饰非。 忏悔的道理就在这里。 忏悔,而后业障消除,智慧生发。 否则,文过饰非就离“行直”越来越远了。 “护短心内非贤”,那么心内一定有恐惧。 “日用常行饶益。 ”“饶益”什么呢? 培育我们心中的戒定慧,完善我们的人格,完善我们修行的道体、道气、道用。 “成道非由施钱。 ”但这绝对不是说你建庙就建庙,你印经就印经,跟我无关。 永远不要偏执一边,都要随缘地该做的要做,该行的要行。 有心法,有行法,心行不二。 所谓性相不二,理事如如,这样才能“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合十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心要? 否则,只见到性,见不到相,只懂得心,不懂得行,那就不是性相不二,理事如如了。 只有理没有事不行,只有心没有行也不行。 这两者要完美地结合。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听到这些,大家是否感觉到天堂就在我们的眼前了? 没有什么玄的,也没有什么更深奥的。 “师复曰:‘善知识! 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 ’”这是了义、最上根乘的,它不是说成菩萨道、二乘道,是“直成佛道”。 “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 众若有疑,却来相问。 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尽管《六祖坛经》说起来是十品,实际上每一品都是一个独立的篇章,都可以指导我们见性成佛,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找到自己在修行佛法上的安身立命之处。 发布时间:2024-06-26 12:46:07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4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