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如本法师答:受戒时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等四科门,南山律宗立此为戒四别,戒四别如何解释? 内容: 如本法师答:何谓戒法? 即泛指佛陀所制之律法,乃众生之轨范。 凡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梵语upasampanna)、三聚净戒、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等律法,通称戒法。 盖戒系圣道之根本,因依此戒(梵语sila),得生诸禅定及灭苦之智慧,得免没溺于生死海,故为解脱途径之一,南山律宗立此为戒四别中之一者。 何谓戒体? 即戒之体性。 旧译无作,新译无表。 指行者受戒后,于身所生防非止恶之功能。 亦即对戒法之信念与奉持戒法之意志。 戒体虽由作礼乞戒等作用而生起,但发得之后,即不假造作,恒常相续,故称无作;其外相不显著,故称无表。 何谓戒行? 谓持戒之行为。 受持佛陀所制之律法,能随顺戒体,动作身、口、意三业而不违法,称为戒行。 南山律宗立此为戒四别之一。 何谓戒相? 谓持戒表现之相状差别。 如持五戒(梵语panca silani)、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一一戒中各有差别,按其持犯之轻重,各有不同之相状。 一般指切切实实遵守戒律之相状。 此乃南山律宗所立戒四别之一。 发布时间:2024-06-17 12:36:14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4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