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修行应当讨论什么 内容: 本经叙述诸比丘们食后集在于普会讲堂论说世事,佛陀乃制止他们,并教敕诸比丘应当思惟少欲等十事之论。 因为此十事的功德乃能远离恶趣,而至于涅盘的。 故事出处:小乘阿含部第0539部增壹阿含经第四十三卷符秦三藏昙摩难提译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长老)正文内容: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个时候,众多的比丘,在吃食之后。 都皆集在于普会讲堂,都共论说如此之义,所谓其论,就是有关于衣裳、服饰、饮食之论,以及邻国、贼寇、战斗之论、和饮酒、淫泆、五乐之论,暨歌舞、戏笑、妓乐之论,像如是的,并不是出要之论,乃不可以称计之多。 那时,世尊用天耳听到诸比丘们各作如是之论,就到达普会讲堂之处,问诸比丘们:「你们集在这里,到底欲有甚么论说呢?」这时,诸比丘们向世尊说:「我们集在这里,所共论的乃为不甚么重要之事。」这时,佛陀告诉诸比丘们说:「止! 止! 不可以作如是之论。 所以的缘故就是:因为你们所论的乃为非义,也没有甚么能趋于善法之道。 不能由此论而得以修习梵行,并不能因此而得灭尽而至于涅盘之处,不能因此而得沙门平等之道。 这些皆为是俗论,并不是正趣之论。 你们已经离开俗家而修道,不应该一再的思惟败行之论。 你们如果欲论的话,就应该论说十事功德之论。 那十事呢? 如果为精勤的比丘的话,就是(一)少欲,(二)知足,(三)有勇猛心,(四)多闻能与人说法,(五)无畏无恐,(六)戒律具足,(七)三昧成就,(八)智慧成就,(九)解脱成就,(十)解脱见慧成就。 你们假如欲论的话,就应当论此十事。 所以的缘故就是:因为能润及于一切,能多所饶益,而得以修习梵行,而得至于灭尽-无为之处,也就是涅盘之要! 你们这些族姓子,已经出家学道,就应当思惟此十事。 因为此论,乃为正法之论,乃能去离恶趣的。 像如是的,比丘们! 应当要作如是而学!」那时,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发布时间:2024-06-09 10:35:31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