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谕法师:《中论要解》第一卷--中论与般若 内容: 《中论要解》第一卷--中论与般若中论要解 作者:释智谕中论与般若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释智谕作解中者中道义也,中道义一法有多名,诸如毕竟空、圆成实性、诸法实相、法界缘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罗蜜我们知道,般若波罗蜜者,旨在明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如实知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 于有无所得,于空无所得。 因为有是因缘有,空是因缘空。 有与空既属因缘,故皆无自性。 有无自性,则有而非,非有而有。 空无自性,则空而不空,不空而空。 是以有不异空,空不异有,有即是空,空即是有。 全有即空,谓之真空,全空即有,谓之妙有,故称般若为妙智慧。 中道义亦复如是。 一切法系因缘生,因缘所生法,无有自性。 如实知一切法无性为性,便入圆成实性。 若执因缘生法定有自性,便成遍计执。 以遍计执故,落入诸邪见,广说有六十二种邪见。 龙树菩萨出,为破如是邪见,乃造中论。 故中论破见不破法。 因为诸法无所有不可得,云何可破? 然邪见虚妄非为实有,既非实有,当亦无有所破。 所谓破见者,欲令众生翻邪归正耳。 菩萨欲令众生翻邪归正,乃造中论。 定性有是常边,定性空是断边。 智者如实知,有是随缘假现,假现则无性,无性即空,故空是随缘无性所成。 有非空外有,空外有便是常边,空非有外空,有外空便断边。 离乎二边,假名中道。 虽云离二边,非是绝无性绝随缘。 当知随缘即是无性,无性即是随缘。 无性随缘,故虽空而非断。 随缘无性,故虽有而非常,故曰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 无性随缘名世俗谛,随缘无性名第一义谛,此所谓如来以二谛说法也。 吉藏大师亦云,不知二谛,是不知中论。 然无性随缘,则空边不可得。 随缘无性,则有边。 不可得。 空有二边既不可得,云何有中可得? 故云离二边契中道者,此说尚非究竟。 当知中道义者,离边不住中也。 如此方合般若之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之义也。 发布时间:2024-05-23 13:27:59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3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