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慈舟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八) 内容: 己二结示佛力舍利弗。 极乐国土。 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阿弥陀佛功德是能持。 极乐世界是所持。 又阿弥陀佛功德是能庄严。 极乐世界是所庄严。 又阿弥陀佛为能成就。 极乐世界是所成就。 此结上明住处生处。 种种妙好庄严。 皆是阿弥陀佛因中所发大愿。 愿后所修大行。 称性功德之所成就也。 此经与华严同宗。 三世间为一身。 三世间者。 极乐是器世间。 众生是有情世间。 佛是正觉世间。 会三世间为一体。 故曰依正一如。 自他不二。 全佛即生。 全他即自。 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戊二合释能受所受二;己初约五根五尘明受用二;己二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庚初正明。 又舍利弗。 彼佛国土。 常作天乐。 黄金为地。 昼夜六时。 雨天曼陀罗华。 其土众生。 常以清旦。 各以衣祴。 盛众妙华。 供养他方十万亿佛。 即以食时。 还到本国。 饭食经行。 上是能所各说。 此能所合说。 先说能受用为五根。 所受用为五尘。 合下科耳根声尘。 为六根六尘。 天乐即声尘极乐境界根尘皆妙。 娑婆根尘皆粗。 心粗故。 根尘亦粗。 心细故。 根尘亦细。 常作天乐者。 此耳根对声尘也。 音乐即匏、土、革、木、石、金、丝、竹等八。 娑婆人间须人作。 极乐人间。 同此土天上。 故曰天乐。 不鼓自鸣故。 而且常鸣不息。 又异此土天上。 生西方人。 耳根得常闻天乐。 且极乐天乐。 八音中。 一一皆具八音。 音音皆演妙法。 闻者皆得法喜充满。 黄金为地。 即色尘地具七宝。 而以黄金为体。 昼夜六时。 雨天曼陀罗华。 亦色尘也。 生西方人。 眼根得常见之色尘也。 鼻之于花。 亦香尘也。 日分初中后。 名昼三时。 夜分初中后。 名夜三时。 故曰昼夜六时。 此就娑婆而言。 极乐常昼不夜。 以依正皆有光明故。 不假日月而分昼夜。 雨字读去声。 动词。 降下之意。 曼陀罗。 梵语。 此云适意。 又称白莲花。 上加一天字。 是自然义。 非人力种植所成故。 广本云。 花落满地。 有自然风卷去。 如是常卷常下。 其土众生。 常以清旦。 各以衣祴。 盛众妙华。 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者。 触尘也。 极乐国众生。 是十方国土念佛得往生者。 衣祴者。 盛花之器。 或衣具。 或包单。 生西方众生不是无事。 因得长寿。 不忙衣食住等。 正好修行。 故每当朝起。 手持衣祴。 将天曼陀罗花包起。 供养他方十万亿佛。 以他方不常有此花故。 供养十万亿佛土之佛。 是约娑婆至极极而言。 极乐至娑婆是东方。 余九方亦复如是。 娑婆众生。 士农工商。 争名夺利。 忙个不了。 极乐众生。 忙供佛拜佛。 忙六度万行。 并忙供养他方诸佛。 或谓念佛人求生极乐是消极。 其实以六度万行上供下化。 但不积极于争夺耳。 安得谓之消极。 此但云供养诸佛。 三宝举一即三。 以供佛求法必具僧众故。 又以花供养。 即摄一切供养。 如普贤广修供养中说。 即以食时。 还到本国。 饭食经行者。 味尘也。 朝起食时持花。 以神足供养十方诸佛已。 仍以神足回至极乐。 不废饭食经行。 饭上声。 吃义。 食去声。 所吃饭也。 彼土众生。 常以法喜为食。 偶然欲食。 即有天食从空中而来。 食毕撒手。 碗钵亦从空而去。 经行即运动以调身。 极乐所有一切果报。 皆由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大行所成。 五六七八九五愿。 成就五通。 其天耳。 乃不动得闻十方佛法。 上云神足往还。 盖约一面供佛一面听法说。 又廿三愿云。 承佛神力。 供养诸佛。 一食之顷。 不能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者。 不取正觉。 又廿四愿云。 诸所求欲供养之具。 若不如意者。 不取正觉。 有如是因。 故感如是果。 阿弥陀佛功德。 亦是众生念佛功德。 阿弥陀佛能摄众生功德。 众生亦能摄佛功德。 不过众生摄佛功德是分摄。 众生所有功德。 弥陀全摄。 发布时间:2024-05-09 11:05:55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