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省庵大师:省庵法师语录 原叙 校勘说明 内容: 省庵法师语录[清]彭际清编订清凉书屋点校原叙校勘说明●卷上 杂著●卷中 诗作●卷下 注解省庵法师传年谱《省庵法师遗书》叙省庵法师《遗稿》,向有流通本,其弟子际本所录,而正因刻之者也。 其《净土诗》、《劝发菩提心文》、《涅槃会发愿文》,别为一录。 余从吴趋龙兴寺,得一钞本,亦本公所录,中多诗偈,乃刻本所未及。 寺僧安公,属余会三为一。 稍有芟汰,择其切要者登之。 既卒业,以授安公,刻行于世,而以师所注《云栖发愿文》、《东海若解》附之。 余读师《劝发菩提心文》,未尝不汗浃背、涕沾衣也。 昔我世尊始成正觉,叹曰:“奇哉奇哉! 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不能证得。 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吾一不解此诸众生,于妄想执著,何苦而不离? 于如来智慧,又何惮而不证? 卒乃舍父逃逝,长劫漂流,甘为客作贱人,而不知反。 此无他故,不觉而已矣。 菩提心者,即觉之异名。 才觉则现前妄想执著,全是如来智慧。 盖如来智慧无体,以众生妄想为体。 众生妄想无体,以如来智慧为体。 如水成波,全波是水。 从本以来,毕竟当住无余涅槃故。 然而觉与不觉之分,断不可以自瞒自昧者也。 于此瞿然而思,砉然以解,则菩提心之发,自有沛然莫御者。 此心既发,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又何用他求哉! 师生当像季之余,因瞻舍利,顿发大心。 其生平行在《梵网》,志在西方。 发而为言,披肝露胆,一片血诚。 救焚拯溺,不足为喻,真末法之精进幢也! 昔善财童子遍参知识,首于文殊所,得根本智。 继见德云,复闻念佛法门。 其卒也,普贤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观师之志事,抑何与华严大士不谋而合辙欤! 或言:菩提心者遍一切处,何有智者,愿东愿西? 答:大心凡夫,初入法界,未证无生忍,一经胎狱,便昧宿因。 何如托质莲台,永离分段,闻法得果,分身普应,上事诸佛,下度众生,直至泥洹,更无退转。 其为利害,较若天渊矣。 且汝谓菩提心者遍一切处,然则自东而西,譬如一臂之伸屈。 顾于一体之中,乐其屈,不乐其伸也,可谓智乎? 呜呼! 师今往矣。 虚空有尽,我愿无尽,师之心其何穷已矣! 读斯录者,有能志师之志,行师之事者乎,即谓师现身说法可也。 余当布发承足,以诸香花而散其处。 乾隆五十一年元日,净业学人彭际清谨撰。 《省庵法师语录》简体标点本校勘说明张景岗居士省庵法师十五岁剃度出家,二十四岁圆戒,兼通世典,淹贯经教,二十八岁得灵峰四世天台正宗记莂,二十九岁参禅开悟,随即闭关阅藏,精修净业。 后往阿育王山瞻礼释尊真身舍利,发心启建涅槃法会,率众供佛礼忏。 在三十五岁至四十四岁的十年间,每年二月十五的佛涅槃日都在阿育王山如期举办庄严隆重的供佛法会,因此名播海内,江浙缁素弟子倾心归仰,法筵盛况超过诸方。 后退隐仙林寺,不出户庭,力修净业。 不久受请主持梵天寺,开净业堂,与众同结三年念佛长期。 师屏绝诸缘,纯提净土,人称永明大师再来。 在梵天寺三年念佛期满,师决意来年四月十四日长往乐邦。 至期集众念佛,自在往生,世寿四十九,可谓悲猛极矣! 师住世时,其多种著述即已广为流通。 师往生后,除《劝修净土诗》、《劝发菩提心文》、《涅槃会发愿文》有三种合刊,及《西方发愿文注》、《东海若解》各有单行本流通外,其余遗稿由弟子际本辑为《思齐大师遗稿》,弟子正因募刻流通。 至乾隆五十年(1785年),彭际清居士于龙兴寺得际本师所录之抄本,内有诗偈为刻本所无,于是将师遗稿重加编订,择要合编为上下两卷。 其上卷收文、偈、赞、铭、序、说、传、规约等,卷下为诗作,卷后附以《西方发愿文注》、《东海若解》,名《省庵法师遗书》,次年初刻行于世。 道光十九年(1839年),画禅寺主持涌公,依彭本重刻,居士贝墉校勘。 清朝咸同间屡遭兵燹,其版既不存,书亦罕觅。 有海云禅师偶于友人处得之,张耕根、陈守源等居士乐助之,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刻。 其本为《卍续藏》所收,名《省庵法师语录》,惜其讹字稍多。 扬州藏经院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又以其本为底本重刻,稍正其讹,但大多依旧。 此次简体标点本的校勘,以中华佛典宝库Linden善知识向清凉书屋提供的《卍续藏》所收《省庵法师语录》两卷、《东海若解》一卷的扫描图像文件为底本,以国家图书馆分馆所藏扬州藏经院光绪二十六年本参校。 其中《劝修净土诗》、《劝发菩提心文》以印光法师增订的《净土十要》本为准,仅个别处依照《卍续藏》本。 《西方发愿文注》则据金陵刻经处民国十年本校订,笔者并作有白话释文,收于清凉书屋编校的《西方发愿文专题》。 原本分上、下两卷,后附《西方发愿文注》、《东海若解》。 此次点校,将全书分为三卷,除以原两卷为卷上、卷中外,而以原附两种注解为卷下,并以律然撰《省庵法师传》及笔者撰《省庵法师年谱》作为附录,名为《省庵法师语录》。 其中原目次中的《八苦诗》,本为《劝修净土诗》第101~108首,《回向偈》亦属其最后之回向,均不应单列,故在目次中删去。 又《寸香斋诗》原以叙为诗题,因其字数过多而改此名。 《西方发愿文注》增列科目于前。 又其原内文科目,“总结”列在与“忏悔三障”并列之“发愿”下,而行文“利他”后始有“总结二愿”,故将“总结”上移至与“自利”、“利他”并列。 其余校改,有详细的校勘清单提交给中华佛典宝库。 标点本为避免烦琐,一般不再列出。 《省庵法师语录》简体标点本的版权为清凉书屋所有,教内流通无限制。 最新电子版本将在“清凉书屋”网站首先发布。 2002年11月5日记于北京清凉书屋 发布时间:2024-05-06 14:18:05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