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功德—南传法语精选(四) 内容: 1. 自净其心清除了杂染的心,无忧无虑、宁静、仁慈、具德。 当心明亮、已弃绝恶行时,就常保有自在。 人的修证成就,真正概要地说,就是达到心的宁静与和平。 2. 佛教的功德是弃绝恶行。 当我们戒恶时,就不再继续错了。 没有苦时,就有平静。 平静的心是清洁的心,无瞋、清明。 3. 要怎样使心清明? 透过了解它。 比方说,也许你想:「今天我心情真差,看什么都厌烦,包括柜子里的盘子。」也许你想把它们每个都给砸了。 看什么都糟,鸡、鸭、猫、狗你都厌烦。 任何人说什么都令你生气,即使看你自己的心,你也不满意。 这个苦从哪里来? 这种情形下就叫做「无功德」。 4. 如果你行了功德、善德,要把它保存在你的心里。 那是最好的储存地方。 或许你今天做的功德是好的,但不是最好的,把你自己的心造得好,这是最好的方式。 这样,你无论来这里、还是留在家里,都会找到善德。 在你的心里找到这个殊胜。 外在的东西,比如这个大厅,就好比树皮,它们不是树的心木。 ◎附录《法句经》功德回向诵文:1. 临难遇友为福,少欲知足为福;命终积德为福,离一切苦为福。 2. 在世间,孝敬母亲为福,孝敬父亲亦为福;在世间,敬奉沙门为福,敬奉婆罗门亦为福。 3. 持戒到老为福,确立信心为福;证得明辨为福,诸恶不作为福。 4. 可敬之业速行,自御其心避恶;缓行功德业时,心于恶中耽乐。 5. 他于此世欢喜,他于来世欢喜。 行功德者于两处皆有欢喜。 自见业行清净,他欢喜、快意。 6. 他于此世愉悦,他于来世愉悦。 行功德者,于两处皆有愉悦。 忆及:「我造了善业」,他为之愉悦。 重生于善趣后,他愉悦愈多。 7. 愿一切众生生活幸福,常离敌怨。 8. 愿一切众生分享我善行的福果。 发布时间:2024-04-21 11:07:13 来源:素食美 链接:https://www.sushimei.com/article/22750.html